页岩气水平井暂堵球运移坐封机理
2020-04-22许明标
张 峰,荣 莽, 许明标
(1.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武汉 430000;2.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武汉 430100)
近年来,中国商用页岩气开发力度逐年加大,水平井射孔压裂成为主要工艺手段[1-3]。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热演化程度较高、储集物性以及含气性好、以及良好保存条件和可压性等特点[4]。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有利、页岩厚度大,各项参数良好,页岩气勘探开发应由“正向构造”向“稳定向斜”进行拓展,其中木杆、高桥、永盛、大谷堆等 4个稳定向斜区是下一步页岩气勘探与突破的最有利区[5],同时配套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暂堵投球技术通过套管内投放大粒径暂堵球封堵射孔炮眼,暂堵后分流液体,实现储层逐级改造,使液体流向未改造区域,压裂形成新缝,增大储层改造体系。暂堵材料具有水溶性,一定时间溶解后可解除对炮眼封堵,不影响储层后期开发动用。暂堵投球可以实现对套管炮眼封堵,快速提高储层液体动压力,促进裂缝复杂化[6-7]。熊春明等[8]研发的可降解暂堵球能有效封堵炮眼,迫使压裂液进入未压开层位,实现分层分段改造,现场实例以小尺寸暂堵球与暂堵剂为主,未探讨大尺寸暂堵球作用机理。方裕燕等[9]在室内开展了炮眼暂堵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明确了暂堵球坐封炮眼,小颗粒暂堵剂架桥,纤维聚集承压,且排量越大越容易封堵,该研究室内模型与涪陵采用射孔尺寸不同。郑志兵[10]对暂堵球封堵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排量、密度差、封堵孔眼数、液体黏度对效率的影响,提出排量和孔眼数直接影响暂堵效果,推导方程为单颗粒模型。蒋炜等[11]针对重复压裂暂堵球进行的室内测试结果表明,现场暂堵球可承压70 MPa,耐温至150 ℃,满足页岩气水平井施工要求。雷林等[12]针对武隆区块常压页岩气开发进行簇间暂堵优化,直径13 mm暂堵球在130 ℃下抗压强度为60 MPa,15 h后开始溶解,3~5 d完全溶解,投球数量为理论有效孔眼数的1/2,现场施工投球后泵压平均升高10~34 MPa。
任岚等[13]建立页岩气水平井增产改造体积评价模型,匹配微地震产生非对称储层改造体积(SRV)体积,发现井组仍存在较大的未改造区。李彦超等[14]认为部分压裂段不产气,1/3左右射孔簇不出力,有二次改造和重复压裂的潜力。微地震井中监测垂向定位精度比平面定位精度高,对长水平井水力压裂实时成像,可以指导现场施工,优化工程参数[15-21]。刘尧文等[22]对涪陵页岩气田井联合微地震监测进行分析,统计焦页4X井数据得大部分为倾角大于60°的高角度缝,段间出现干扰,微地震波及体积与单段产能预测值拟合度较高。
目前对投球暂堵工艺在页岩气水平井中应用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多集中在暂堵转向工艺理论可实施性、暂堵剂缝内暂堵转向、材料室内性能评价以及微地震改造效果分析,而对多颗粒、大尺寸和分级投放暂堵球的工艺缺乏研究,尚无法准确描述暂堵球运移规律及坐封效果的研究,导致现场施工无法确定投球作用位置与有效性。因此,考虑颗粒属性与液体流态,建立暂堵球三维离散元素模型(DEM)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欧拉模型耦合计算方法,获取工艺参数关联特性,并以微地震数据验证投球改造效果,以期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液体流动形态
页岩气储层改造中的措施液多为减阻水和胶液,作为固相颗粒运移的载体,液体流型和流态直接决定了暂堵球运移规律。涪陵地区页岩气压裂施工时,多采用主管汇安装投球立管,将暂堵球一次性泵送至井内,颗粒经直井段套管、水平段套管和射孔段,最后坐封炮眼。因此对暂堵投球工艺的研究应分阶段研究,即水平段运移和炮眼段封堵。
1.1 水平套管内液体流态
涪陵地区页岩气井水平段多1 000 m以上,采用分段射孔水力压裂改造工艺,为迅速压开裂缝,常采用减阻水大排量泵注,单段液量可达3 000 m3以上,因此,液体流经水平段及炮眼处流速、压力分布与常规油井不同,重力作用对固相组分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低速流动下,支撑剂和暂堵球极易发生沉降导致分布不均。
图1 水平套管内液体流速分布
采用CFD欧拉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套管外径规格139.7 mm,内径118 mm,长度100 m,入口流速20 m/s,液相为浓度0.04%减阻水,计算结果图像比例调整后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壁面效应导致近管壁处出现明显剪切应力区域,分子间摩阻增大,流速变小,液体效率降低。由于现场液体体系中减阻剂为线型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间摩擦系数小,发生团聚,在管道中央形成稳定流核,流核内速度差异小,是暂堵球和支撑剂运移主要区间。结果表明为有效承载固相颗粒,应适当提高液相黏度,以减小层流区和过渡区空间尺寸,提高中心流核占比,保持液固两相流速度平稳[23]。
1.2 射孔段液体流态
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射孔多采用螺旋射孔,每段4~8簇,孔密多为16 孔/m或20 孔/m,射孔弹直径9 mm。为研究射孔段流体形态,建立模型为5 m/3簇/42孔的套管,采用N-S方程进行计算,获取不同流速下炮眼处切面流态对比(图2)。
图2 射孔炮眼段液体流速分布
计算结果可知,轴向方向炮眼处液体分流作用明显,不同流速下流速分布非线性变化。小排量时可见上游炮眼分流幅度大,而大排量时下游炮眼分流幅度较大。
前后炮眼进液差异性明显,趾部附近炮眼流速降幅明显,液体流动性差。通过提高液体流速对趾部炮眼的作用效果有限,即实际措施改造过程中,段或簇内炮眼进液差异导致改造效果不同,液体更易进入前端炮眼实现改造。低黏液体进液通道具有选择性,因此需要优化射孔密度、数量、簇数及簇间距。
1.3 长水平段多簇射孔液体流态
长水平段内流体经过圆管段减速后依次进入各簇,各簇分流效果与簇间距、簇数相关。建立长水平段射孔模型,模型参数:长度100 m,3簇射孔,孔密16孔/m,每簇16孔,簇间距23 m。各簇炮眼处设置自由边界,自左向右为定义1~3簇,通过观察各点绝对流速对比液体效率。计算结果图像比例调整后如图3所示。
图3 三簇射孔段内液体流速分布
由图3可知,过炮眼后液体流速明显降低,每簇炮眼处对液体能量损耗50%以上,自由流动状态下,提排量对第3簇流速影响较小,截面平均流速均小于6 m/s,表明深部储层液体波及效率降低。
取入口流速16 m/s的套管进行统计,各簇上游设置监测点,统计过流截面内流速分布。如图4所示,靠近远端的射孔段流速较低,过流液量和压力降低,改造效果可能较差,投球暂堵应尽量提高该区域作用效果。
图4 三簇射孔段内每簇截面流速分布
改造过程中,由于地应力差异、液体摩阻和射孔效果差异,每簇裂缝开启和进液扩缝的程度不同,尤其是段长近200 m,7~9簇大规模施工时,簇间进液差异加大,近端优先现象明显。建立长水平段射孔模型,模型参数:长度100 m,3簇射孔,孔密16孔/m,每簇16孔,簇间距23 m,自左向右为定义1~3簇。控制各簇流出液体质量占比,模拟各簇不同开启程度,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三簇射孔段内每簇液体差异化分布
由图5可知,第3簇未充分开启情况下,套管趾端流速极小,固相颗粒极易沉降。假设封堵第1簇部分炮眼之后,开启第3簇裂缝,第3簇进液速度缓慢增加。计算可知,对前端第1簇部分封堵,不能有效提高井眼深部改造效果,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第1簇改造充分前提下,对上游炮眼进行高效率封堵。井筒暂堵转向,充分引导液体流向井眼深处,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改造,才能获取更好改造效果。
2 暂堵球运移沉降规律
水平井投球暂堵工艺近几年得到应用,长水平段单段多簇投球、水平井重复压裂中,暂堵球作用位置都无法判断,工程设计仅仅依靠施工经验,缺乏理论认识和依据。
2.1 水平套管内暂堵球运移
暂堵球在套管内运移有多种可能,有学者认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排量大,液体减阻率高,雷诺数大,湍流强度大,暂堵球会随压裂液高速运移,重力作用对暂堵球影响极小,暂堵球通过进液炮眼处迅速被抓持,形成坐封。这种观点认为暂堵球具有流量选择性,即流量较大的孔先坐封,水平段内射孔密度、孔数、簇间距和簇数对暂堵球坐封影响较小。基于此观点,长水平井老井可采用投球工艺进行逐级封堵,重复压裂。但工程实践表明,长度超400 m水平段改造采用投球暂堵工艺未取得理想效果。暂堵球在水平套管内运移可能有多种形式,管内中心流核区域运移,或沿套管内壁下缘运移。
图6 水平套管内暂堵球运动平均速度
建立CFD和DEM液固耦合模型,模拟套管外径规格139.7 mm,内径118 mm,长度100 m,入口流速20 m/s,液相为浓度0.04%减阻水;暂堵球密度1.5 cm3/g,直径13.5 mm,数量20颗。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暂堵球团聚进入管汇,管内压力增加,发生弹射后瞬间提速;受限于流体阻力,暂堵球速度降低,空间分布差异,暂堵球沿管壁分散;颗粒运移10 m后散开,暂堵球之间作用力可忽略。
暂堵球沿管壁运移稳定后平均速度17~18 m/s。因此,采用暂堵投球转向工艺可能存在方向选择性,不同排量下暂堵球运移速度有相对稳定值。
2.2 射孔段暂堵球运移
炮眼处局部水头损失较大,流速变化剧烈,暂堵球在炮眼处受各方向力作用,无法进行单颗粒简化模型计算。采用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进行模拟计算,跟踪暂堵球颗粒运移路线,能够大致了解炮眼处液体拖拽力对暂堵球的影响。计算不考虑暂堵球在套管内轨迹形态,在套管入口中心位置释放颗粒,跟踪颗粒速度位移变化,射孔数量为16,考虑重力,暂堵球密度1.5 g/cm3,排量阶梯提升,出口自由流出。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射孔炮眼处暂堵球运移轨迹
由图7可知,暂堵球在不同排量下均发生有效沉降,表明重力作用强于炮眼吸引力,固相颗粒均呈现明显的液体速度关联特性。排量大于5 m3/min后,颗粒可直接穿越该簇射孔,无法有效坐封,即5 m3/min排量是暂堵球有效坐封临界值。暂堵球发生沉降靠近炮眼后,可直接坐封,由此推理暂堵球有效坐封前提为靠近管壁下缘。
因此,固液两相流中,大颗粒暂堵球速度逐渐降低;颗粒受重力作用沉降后,可能沿管壁下方炮眼处逃脱;预测长水平段内,发生沉降沿管壁运移封堵。
3 工程实例分析
3.1 投球暂堵施工效果
为获取暂堵投球后储层改造效果,采用微地震技术同步压裂工艺能够直观获取地层压裂扩缝事件位置,了解工艺效果。实例选取川东南平桥区块焦页1X-HF井,靠近平桥断背中段东翼斜坡区,自上而下钻遇三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下统小河坝组、龙马溪组;奥陶系上统龙马溪组,地层层序正常。焦页1X-HF井试气段长1 510 m,垂深2 700 m,水平段穿过多个中弱斑点状曲率。图8所示为焦页1X-HF井周边页岩露头,储层三向应力较低,易于单簇起裂与裂缝延伸。焦页1X-HF井采用多簇投球,在优先进液簇充分改造的前提下进行二次改造。
图8 武隆黄莺乡龙马溪组页岩露头
图9 压裂施工与微地震时间对应关系
微地震测试数据结合现场投球暂堵工艺进行分析,对比第9段、第10段事件位置、强度和差异性。监测事件与施工过程对照,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排量14 m3/min下进行投球,投球后未降排量,到位后泵压迅速上升,瞬间升压幅度5~10 MPa,投球后平均施工压力较投球前明显增大,表明暂堵球长时间有效坐封,射孔段导流通道减小,压裂加砂后微地震时间集中出现,多在中砂阶段,事件强度差异较大。
3.2 投球暂堵段内空间展布
采用多簇螺旋射孔完井的页岩气水平井,改造效果受地应力方向、曲率和断层等因素影响,改造效果差异性明显。暂堵球坐封位置为井筒炮眼,不同于暂堵剂缝内暂堵转向机制,井筒内固相颗粒运移封堵规律差异明显。暂堵球方向选择性必将导致部分炮眼依然进液,导致簇内炮眼不均匀进液。图10所示为第9段、第10段施工的微地震事件平面展布图。
洋红色事件为投球前监测结果;深绿色为投球后事件响应
由图10可知,第9段采用6簇射孔,投球前微地震事件多分布于段内中部射孔,事件分布较为平均,事件点包络面面积较大;投球后可见靠近A靶点方向前3簇大量事件发生,波及面积较小,表明投入暂堵球后液体效率作用于前3簇,6簇射孔时作用空间具有选择性。第10段采用8簇射孔,投球前微地震事件多发生于中后部射孔,事件集中于近井带,分枝缝扩展不明显;投球后事件同样发生于靠近A靶点前4簇,暂堵投球后液体多进入前4簇进行二次改造,后4簇未发现事件点,表明该区域未改造。
投球暂堵平面展布上的差异受暂堵球运移速度影响,这与前文研究暂堵球坐封有效排量5 m3/min相对应,即14 m3/min排量经过炮眼分流后,管内流速降至临界值时,暂堵球采会封堵起效。为了解暂堵球在垂向上作用差异,取垂直于轴向做切面,以套管轴线与切面交点为圆心,绘制微地震事件垂向分布圆,如图11所示。
洋红色为投球前事件;深绿色为投球后事件;圆心紫色为套管
由图11可知,第9段采用6簇射孔,事件波及最大直径100 m,投球前事件沿100°、280°对称分布,呈两翼缝分布,在井筒垂向附近事件点较小,表明垂向应力作用下缝高受限,缝长延伸充分;投球后事件延伸方向和投球前相同,表明投球暂堵后液体未发生转向,多沿原裂缝进行延伸。采用6簇射孔,投球后事件波及半径小于投球前,表明投球前改造较为充分,投球后以提高缝网复杂度为主。
第10段采用8簇射孔,事件波及最大直径75 m,表明通过增加簇数实现加密,提高了近井带改造面积,但裂缝延伸距离有所减小。投球前事件分布与第9段类似,穿行层位相近,地应力分布大致相同;投球后在时间波及半径增大,表明投球前改造以近井带为主,投球后前4簇充分进液使得原有裂缝系统得以延伸,缝长增大,SRV得到提升。
因此,井筒投放暂堵球后改造效果与簇数关联性较强,以坐封50%有效炮眼设计理论指导下,簇数越多,投球后改造的空间差异性越明显,即增加簇数将导致缝长延伸不足,投球后改造多集中于前端炮眼。
4 结论
首次建立离散元素法与计算流体力学固液耦合模型,研究长水平段与炮眼处暂堵球运移特性,并结合实时微地震数据对改造效果进行监测分析,得到较好的验证效果。得到以下结论。
(1)管道中央流核是暂堵球和支撑剂运移主要区间,适当提高液相黏度可提高中心流核占比。低黏液体进液通道具有选择性,因此需要优化射孔密度、数量、簇数及簇间距。对前端第1簇部分封堵,不能有效提高井眼深部改造效果,因此,应在保证第1簇改造充分前提下,对上游炮眼进行高效率封堵,井筒暂堵转向,充分引导液体流向井眼深处,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改造,才能获取更好改造效果。
(2)受限于流体阻力,暂堵球速度降低,空间分布差异,暂堵球沿管壁分散,暂堵球之间作用力可忽略。采用暂堵投球转向工艺可能存在方向选择性,不同排量下暂堵球运移速度有相对稳定值。5 m3/min排量是暂堵球有效坐封临界值。暂堵球有效坐封前提为靠近管壁下缘,预测长水平段内发生沉降沿管壁下缘运移封堵。
(3)投球后平均施工压力明显增大,表明暂堵球长时间有效坐封。采用6簇射孔,事件波及最大直径100 m,投球前微地震事件多分布于段内中部射孔,分布平均,投球后事件波及半径小于投球前,表明投球前改造较为充分,投球后以提高缝网复杂度为主。采用8簇射孔,事件波及最大直径75 m,投球前微地震事件多发生于中后部射孔和近井带,分枝缝扩展不明显,投球后前4簇充分进液使得原有裂缝系统得以延伸,缝长增大,SRV得到提升。增加簇数将导致缝长延伸不足,提高了近井带改造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