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98例治疗体会
2020-04-22韩红甲李小顺焦向宁
韩红甲,李小顺,马 江,焦向宁
(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临床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肝、脑、心、肺、肾疾病称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一般实施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等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疗效不够理想。本文特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取得成绩较好,现进行以下整理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以“信封盲抽法”将其纳入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患者年龄71~89(77.4±2.1)岁,病程2~12(5.7±1.2)年;研究组患者年龄7 0~9 0(77.6±2.3)岁,病程1~13(5.9±1.3)年。二者基线资料差异微小,可比性高(P>0.05)。组内患者均符合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病理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细则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施予患者如下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实施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患者手术部位,于患者下腹部作一切口并切开其膀胱颈,对内部前列腺实施剥离并取出,将膀胱颈切口缝合,留置导尿管后逐层将手术切口关闭,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研究组施予患者如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分别将电切镜功率和电凝功率设置为160 W和800 W,截取患者石位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借助电切镜对患者的膀胱、前列腺以及输尿管双侧开口情况进行细致观察。若有前列腺侧叶增生情况,则于患者增生腺体的12点方位设置标记沟,有前列腺中叶增生则在增生腺体7点钟方位设置标记沟;根据患者实际前列腺增生情况按“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实施切除。患者的电切伤口通过电凝止血,完成导管留置后统一使用甘露醇(浓度5.0%)在低压状态下对其膀胱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指标:①观察互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观察互比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Qmax(最大尿流率)。
标准:(1)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命体征完全正常,病情完全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生命体征有效改善,病情稳定极少出现并发症]、无效[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且存在并发症,生命体征异常]。(2)IPSS评分总分范围为0分~35分,0~7分为轻度症状;8~19分为中度症状;20~35分为重度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借助SPSS 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加强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以t和x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构成。
2 结 果
2.1 互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9%(显效28、有效19、无效2)>参照组的81.6%(显效19、有效21、无效9),组间有差异P<0.05。
2.2 互比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Qmax
研究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Qmax均更优于参照组的,组间有差异P<0.05,如表1示。
表1 互比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Qmax
3 讨 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在排尿障碍所有表现中最突出,手术治疗可以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情况,从而缓解患者症状。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和激光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能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相关,本次研究也取得了较理想成绩: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Qmax均更优于参照组的,组间有差异P<0.05。但该术式实施过程较复杂,可能使患者出现电切综合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精准界定切除部位和深度;术中保证充足的灌洗量、开阔的视野并迅速止血;对高危人群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
综上所述,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障碍,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