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论述中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者
2020-04-21罗建华杨艳芳
罗建华 杨艳芳
[摘要] 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深度解读与多维阐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突出的实践性,重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重要代名词是共产主义,精髓是实事求是,理论力量源泉是科学性。同时,他也对何为马克思主义者问题进行了深度阐发,认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前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范式是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制定政策的方式与特征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理论姿态是敢于在错误思潮面前亮剑,最重要的任务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相关论述的指引下,结合时代特征深度再思如何培育马克思主义者的难题,必须认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的结合中锻造马克思主义者,积极鼓励潜在的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1-0047-10
何为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问题,是历久弥新的永远无法完结的一项重大课题。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不间断地获得实践主体的关键,亦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持续焕发强大生命力的实践问题。邓小平作为具有非凡胆略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从实践上深刻地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也从理论层面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界定和阐述。邓小平关于此问题的相关论述和阐释是我们继续深化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引和理论参照系。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解读与多维阐释
邓小平对何为马克思主义以及应以何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是在反复思考并不断与其他党的领导人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更是明确意识到此前我们党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存在某些不够完整、准确的方面。由此,邓小平在党的历史上再次郑重地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从而引发了众多党内干部、理论专家对此问题的审思和讨论。不仅如此,邓小平本人也对此问题作出了诸多重要的思考、判断与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突出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既表现为理论体系本身就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得以拓展,又表现为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力,还表现为它始终强调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地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①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那里就已经明确了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理论体系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真理性要素的多寡问题必须由实践加以检验。后来,这一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得以继承和发展。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却曾出现这一基本标准都受到质疑的情形。1978年5月以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l一文问世之初被不少人指责为“毒草”,甚至有人认为此文是反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所幸后来该文章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
1978年7月22日,邓小平同有关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明确肯定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②,由此所引发的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在解放人们的思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积极支持,如若将其放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坐标来看,其重大贡献主要在于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使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具备的实践性特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得以彰显。
(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阐述过,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邓小平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完成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方能使其理论自身获得信仰主体。他曾无比深刻地说道:“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①一种理论体系倘若只是具备某种逻辑正确性而不能够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能够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那么它就理应被束之高阁乃至被抛弃,因为它不具有真正的理论生命力——改变现实世界的巨大能量。邓小平求真务实精神的呈现并不局限于他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就连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时候,他也是从一种较为务实的思维方式加以展开的。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本身就是立场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并为其呐喊乃至奋斗终生,即明确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并设法帮助他们改变命运。而且,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发了关于打破旧世界的思想,也指出无产阶级在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之后就必须尽可能地发展生产力。因此,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及其首要任务的解读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切中要害的。实际上,邓小平甚至曾直截了当地指出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1981年12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副书记、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维托里诺·科隆博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贫困不等于马克思主义。”②在邓小平看来,如果马克思主义完成不了发展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任务,其理论辐射力和影响力就大大被削弱,最终会失去其吸引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是共产主义
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③与部分党的早期领导人一样,邓小平将共产主义视作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尽管共产主义从根本上讲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社会理想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由此我们在透视邓小平的馬克思主义观时,不仅仅要关注以马克思主义为关键词的各类文本,还必须同时关注他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概念的阐发和论述。
譬如,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共产主义是最人道的,保护绝大多数人。”④结合邓小平将共产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的相关论断,我们便不难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眼里是一种人道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运用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保护绝大多数人,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断探索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也为打破旧世界而主张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甚至曾采用较为激进的话语断言“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①,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采取暴力革命却也是消除广大人民群众身上的压迫与束缚力量的非替代性路径,因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道主义思维和实践。而且,从其终极目标层面看,马克思主义的确是要彻底解放全人类的,因而说它是人道主义的也不无道理。
(四)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不断地给新的实践主题予指导,并在此基础上释放其理论能量——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主体改变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其理论生命力来源恰恰就在于它能够持续不断地指导人们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②正如邓小平所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从来不是一味抽象地坐而论道、故作高姿态,而是十分注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深入分析问题范式。
与活的灵魂相比较而言,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则是在使其理论生命力永不枯竭的同时,确保其科学性永不丧失、革命性永不减弱的维度。毋庸赘言,马克思主义作为向实践敞开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丰富的内容难以用三言两语进行准确概括。因此,那些试图用几个简单的词句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加以描述的想法与做法几乎都是徒劳。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却相对较为确定也并不十分复杂,对其加以概述亦是比较容易的。如众多学者所知,邓小平就曾使用极为简洁和朴素的言语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加以准确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③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明确指出,由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诸多维度的实质性内在联系,是民族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拓展与丰富,因而其精髓也是实事求是。而且,邓小平也曾多次明确强调自己就是“实事求是派”④,这也体现出了邓小平的一种理论自信,即坚信自己是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源泉是科学性
科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力量释放,必定要通过掌握理论的实践主体才能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若要源源不断地释放其理论力量,就必须不间断地获得其信仰主体。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不仅自己及早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会不断增多。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①依邓小平之见,马克思主义凭借巨大的吸引力以持续获得信仰主体和实践主体的根基,就在于这一理论体系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
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②马克思主义不但借助其突出的科学性准确地解释了世界,更为改变世界作出了非替代性的重要贡献,而且它仍将继续改变世界。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布满荆棘、充满曲折坎坷的,因为长期以来不乏贬低乃至否定这一理论体系的思潮。但是,马克思主义却能够不断地在众多挑战与论争中优势胜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真理性。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改变现实世界的理论力量,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这一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绝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理论表述之中,而是更多地呈现于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深刻地指出:“以邓小平自己的做法来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有着极深透的科学的历史的理解,他善于摆脱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果断地拨开意识形态的迷雾,直达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实质。”③换言之,准确透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要梳理和研读他的相关论述,更要考察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实践范式,即既要看他的相关言论,还要看他的实践内容与实践范式,而且后者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维度。
二、邓小平论述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及其特征
何为马克思主义与何为马克思主义者,是两个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的重大问题。一般而言,弄清何为马克思主义是界定何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根本前提。但是,一位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界定与相关阐述却又会从另一个侧面呈现出他对何为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在邓小平著作的各类文本中,我们能够看到诸多关于何为马克思主义者问题的解答与论述,这些论断不仅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科学的,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真理的耀眼光芒,因而必定还能够对我们在新形势下重新思考何为马克思主义者问题产生多重启迪。
(一)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前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一个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往往会更加坚定。但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却又是一个人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①如果没有众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实践主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法想象的。而且,很多革命家恰恰就是在纷飞的战火中得以浴火重生,最终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正如习近平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②既然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与挑战的精神支柱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经受得住理論与实践重重考验又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必备素养,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成为了共产党人使自己修炼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范式是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
为大多数研究者所熟知的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曾在其名著《矛盾论》中明确指出,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方法加以解决。③同样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邓小平,无疑是这一基本原则最优秀的继承者、阐发者和丰富者之一。例如,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对于人权问题,历来有自己的看法。”①在邓小平看来,我们在处理人权问题时不应当按照西方的观点和所谓的统一标准,而是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产生相应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式。又如,1979年10月1 5日,邓小平会见费里克斯·格林、德里克·班以安率领的英国知名人士代表团并接受电视采访。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像宗教这样的问题不是用行政方法能解决的。”⑤尽管采用政治宣传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中国共產党的一大优势,而且这一优势在革命运动进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政治或行政的办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与矛盾理应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实践范式。
(三)马克思主义者制定政策的方式与特征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力量,既取决于其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又有赖于其继承主体和丰富者的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精准理解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科学践行与积极作为。作为中国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邓小平坚信,真正能够作用于现实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必定是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之下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抽象、空洞和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①因此,他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制定自己的政策,同样也要尊重别的国家、别的党的实际。”②无论是革命策略,还是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加以制定和不断完善。
(四)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姿态是敢于在错误思潮面前亮剑
从马克思、恩格斯所留下的海量的论战性著作便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丰富和完善过程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理论自我生长过程,而是历经无数坎坷的崎岖里程。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本身就不是躲藏于书斋之中自说自话的纯粹理论家,而是善于将科学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革命家,也是善于和错误思想、思潮论争与博弈的伟大思想家,还是勇于向各种理论权威宣战的思想斗士。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与各种类型的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对抗、较量与论战中生成的。
既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如此,那么作为其后继者又当如何?关于此问题,邓小平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答案。他指出:“我们要结合建设祖国的实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克服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他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③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借助科学理论滋养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更要敢于在错误的思潮尤其是妄图颠覆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面前,以激昂的姿态积极亮剑和发声。
(五)马克思主义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直接决定了这一理论体系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和拓展,这一特征不是后来的继承者强加于它,而是在理论体系创始人的话语中就已指明了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这就是说,背负于马克思主义后继者身上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将具体结论和论断不断加以重复并烂熟于心,而是在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努力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以实质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对此问题的把握是极为准确和深刻的。他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②邓小平所要表达的意思十分明确,不仅是那些只会记忆和背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纯粹理论家不能够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就连那些只顾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于现实实践之中的践行者,最终也难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自觉地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为己任。
三、深度再思如何培育马克思主义者的难题
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实践进程中持续不断地培育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或许比弄清何为马克思主义以及何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更具挑战性,因为理论层面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是一回事,而真正能够从实践层面加以落实却是另一回事。因此,准确回答何为马克思主义以及何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仅仅只是培育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也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以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为重要借鉴,并以新时期呈现出的新特点为基础和依据,培养出一批经得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能够实现的。
(一)认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实践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才加以支撑,而在各类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才中,马克思主义者当属中流砥柱,因为没有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指导人民群众的现实实践,便难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也就难以保证我们当前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巨大成就能够得以巩固。难能可贵的是,邓小平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明确强调:“在青年中发现和培养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③邓小平认为,党和国家理应在学习能力强也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群体中,发现具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潜质的人才并加以引导和培育,并且必须将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落实。
或许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样,必须是顶天立地、功劳盖世的伟人,是集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伟大人物。实则不然,积极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要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克隆”出与他们毫无差别的伟人,而是要传承他们的科学思想与本真精神。更何况,“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①。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也并不是一定要把常人所难免的七情六欲都彻底清除掉,甚至也不意味着他们身上就没有任何缺点和毛病,因为马克思本人也并非十全十美。无需赘言,认为马克思毫无缺点的想法只是神化马克思的一种特殊呈现形式,是极其错误的,必须加以摒弃。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新时期根据新情况培养出一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的结合中锻造马克思主义者
特定的历史境遇与时代背景不仅是催生科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条件,亦是铸就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基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展开新的实践、迎接新的挑战,更需要紧密结合这一时代特征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代、解决新难题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正如邓小平所言:“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②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的科学结合,是一个难以找出终极答案甚至是永远无法完结的课题。因此,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资源与精神实质解决新时期的新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首先,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断涌现出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为“准马克思主义者”们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范本”,因而需要不断回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路径和特殊履历。比如,俞吾金指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以如椽之笔勾勒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而且以自己的立身处事为榜样,为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塑造了一种新的人格形象。”③这种“新的人格形象”其实就是果敢、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形象。其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抽象阅读,而是练就于改变现实的社会实践,只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问题的生动实践中才能够产生马克思主义者。再次,能否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乃是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试金石,而且这种检验显然需要长期地、反复地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积极鼓励潜在的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意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致力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难,难的是真正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不断拓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①马克思主义者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努力,不能只是从个别字句的更换和细枝末节的完善上人手,不能止步于原有的具体观点和结论的不同表述——停留在“新瓶装旧酒”的低级伎俩与花招层面,而是要以十足的勇气和胆量突破原有的具体结论与论断,甚至连那些多次被实践证明其真理性的结论也可以被纳入到质疑的问题域当中,进而以全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必须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體系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决定的,也是由其难以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所规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②受历史与时代局限性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准确预测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情形和形势。今天的中国及其所处的宏观国际背景,都早已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能够想象的状况。因此,如继续以马克思、恩格斯原有的具体的观点阐释、解决当今中国的现实难题,不仅会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的释放,更会有碍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进程,进而有可能失去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体。因此,众多潜在的马克思主义者,即大量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必须致力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