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工作

2020-04-21王梅冯敏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区

王梅 冯敏

摘 要:在倡导全民阅读,构建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献信息服务,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区;文献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2

一、引言

列宁曾提出过,城市建设要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达到每走10到15分钟就有一座图书馆。据调查,“目前,我国社区图书室数量少,发展缓慢,管理体制落后;社区图书室未达到国际图联规定的每1.5km半径内平均2万人左右要有一座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2册的标准;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少。”部分社区图书室遭遇“冷落”,社区图书工作亟须“输血” “活血”。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笔者认为,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必要性分析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其社会服务理念比较开放、服务对象广泛、服务内容多样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们以健全的法制体系为依据,“凭借其齐全的功能、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资源、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服务,成为公众学习、研究和生活的有力帮手,极大地发挥了信息资源在国民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深入社区服务,对于居民、社区、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居民的知识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年居民需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深入社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广泛提供科学学习、职业素养、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文献服务,可以拓宽居民的眼界视野,加强居民的知识储备,提高居民的能力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提高。

(二)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可靠的、积极的文献信息服务,可以为社区图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形势下促进社区图书事业的发展。优秀的图书资料是社区居民的精神食粮,可以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净化社区居民的心灵,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启迪社区居民的思想,充实和引导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三)推动自身的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与社区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既可以发挥馆藏文献资源的社会效益,提升学校和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还可以在与社区单位、居民交流互動的过程中,获取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反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图书馆也可能从社区获得各种珍贵藏书,形成一种资源共享的关系,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同时,在开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高学校和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有研究者曾以北京城市社区图书室服务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服务信息不全,更新频率过低;服务场所布局不均,场地得不到保障,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识和设施标准;图书资源主题单一、更新缓慢,数字资源建设滞后,开展活动缺乏新意;服务时间过短,借阅管理和信息统计缺乏统一规范;缺少服务标准与评估机制等。”相反,高校图书馆在为社区开展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却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一)馆藏资源优势

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校图书馆已发展成为一所藏书丰富的综合性图书馆,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截至2018年12月底,我校共有各种纸质图书期刊387.7万册、电子图书167万余册,电子期刊72.2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92个。涵盖了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能满足全校师生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需求。引进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编、流通、阅览及行政办公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建立了馆藏书目数据库。此外,还收藏了大量有关教学科研、中外历史文化、经典名片等方面的光盘,以及自建的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学位论文、精品课程、考研辅导、教师教育等特色数据库。这大大拓宽了社区居民的文献信息选择范围,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

(二)专业人才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责任心强、学科齐全、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管理、检索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很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指导社区居民进行信息的检索和获取。同时,和其他图书馆(室)相比,高校图书馆还有一大批热爱图书工作、精力充沛、能力较强、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社区开展服务,既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可为社区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三)技术设备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为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传播与利用提供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移动图书馆”和校园VPN的研发利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IP的限制,使读者可以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地获取所需信息。这使工作人员能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海量的、及时的、高质量的相关远程信息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传播速度。

(四)所处地域优势

高校一般都与城市社区相毗邻,社区居民到高校的交通很便捷。我校图书馆有狮子山校区图书馆和成龙校区图书馆。狮子山校区地处成都市中环,成龙校区位于龙泉驿区大面新城,两个校区附近都是城市高度密集住宅区。这些小区的管理水平较高,距离相对较近,交通十分便利,有开展社区服务的天然优势。同时,还有成都市高新区总部经济港坐落在成龙校区旁边,附近的商业写字楼陆续竣工,各大企业、公司相继入驻,对商业、管理、科技等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四川师范大学的工科、理科等专业,主要分布在成龙校区。图书馆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牵头开展与相关学院的合作,深入社区进行服务,对社区经济体将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工作经验优势

长期以来,我校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改进服务态度,增设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积累了丰富的读者服务经验。同时,开通网页咨询、QQ咨询、微信咨询、E—mail咨询以及日常的当面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并利用远程控制软件,为读者远程演示讲解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上,不少老师经过长期锻炼,具有丰富的交流艺术,这有助于更好地和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的对策性分析

开展社区服务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需要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保证社区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一)开展宣传动员是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条件

走进社区,开展文献信息服务,需要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让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明确文献知识在促进个人提高、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员特别是广大党员同志,应坚持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开展党员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宣传图书信息、推广“移动图书馆”、共建社区图书室等方式,为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二)开展调查研究是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基础

由于两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社区用户的信息需求也不同。所以,服务方向与内容的制定、服务时间与方式的选择,都有赖于真实有效地对社区居民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类别、信息获取途径、计算机水平,以及最想获得的信息类型等进行调查研究。图书馆还应征集具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教师以及学生队伍,遴选出有能力、有经验、有热情服务社区的人员,指导读者协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等学生群体,采用微信、问卷、访谈及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和需求差异,深入分析本馆开展社区服务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及时调整措施。

(三)开展特色服务是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破解社区图书室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需要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应立足学校校情和社区区情,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相结合,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适应大众移动化、碎片化、休闲化的阅读习惯,可通过编辑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子,建立QQ群、微信群等通讯方式,开展面向社区读者的咨询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可结合社区生产、生活的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专题服务。如舉办信息检索专题讲座,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借阅权限,由馆员推荐优秀读物,引导深度阅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技能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合作交流是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纽带

同为图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可与社区图书室紧密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高校图书馆可协助社区图书室加强建设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协助设置服务项目、制定发展计划、培训图书馆员,分享社区服务调查数据。同时,与社区管理部门联合建立流动图书站,捐赠部分社区居民需求较大的图书报刊,或利用社区图书室的地理位置,挑选部分专业书籍,将图书在各社区图书室流动起来,满足社区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员还可以带领师生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图书室轮岗工作,充实社区服务队伍。

(五)开展总结评估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

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将社区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总结社区服务是否满足了居民的信息资源需求,是否促进了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是否提升了学校和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对于取得的重要经验和突出成绩,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广。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深入社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对于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图书馆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具有馆藏资源优势、专业人才优势、技术设备优势、地域优势和工作经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延伸服务的关系,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广泛宣传、深入调研,不断拓展和社区图书室的合作空间,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服务,更好地促进社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尹桂平,张曾昱.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路径探索[J].出版广角, 2019(11):83-85.

[2]肖烨.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 (4):89-91.

[3]佚名.国外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J].成才与就业,2014(7):64.

[4]王瑜.北京城市社区图书室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庞峰伟.社区图书室如何“忙”起来[N].四川日报,2013(12).

[6]卢滨玲.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1):103-105.

[7]周世辟.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3).

[8]郑晓映.浅析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J].图书馆杂志(5):59-60.

[9]姜勇.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可行性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5):87-88.

其他作者简介:

冯敏,男,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档案馆学。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