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新闻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关键少数”

2020-04-21贾艳玲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键少数社交媒体

贾艳玲

摘 要:正在进行的传播媒介变革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发声在理论上成为可能。2019年,我国网民利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近乎百分之百,手机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渠道。本文通过对传统新闻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对新闻把关作用的分析发现,尽管商业媒体、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曾经的信息垄断,并获得了多数用户,但传统媒体仍然是最主要的信息源,同时正是这“关键少数”,担负着虚假新闻过滤器,舆论引导主力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交媒体;关键少数;虚假信息;职业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03

一、引言

2019年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可见,通过手机收发信息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另据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的调查,54%的受众更倾向于通过算法的推送(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谷歌等)接收新闻,只有44%倾向于依靠新闻编辑和记者,例如通过报社的网站和Email。而且35岁以下的受众,前者的数字为64%,后者只有34%。[1]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真的能取代媒体编辑和总编辑,为用户型读者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么?

当下,无论是看数据,还是分析海量案例,尽管多数人已经基本不看报纸,电视和广播的收看收听率大幅度降低,但人们所消费的新闻信息源头仍然主要是传统媒体。这里说传统媒体似乎不太准确,因为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发展了新媒体平台,在这里,说职业新闻媒体可能更准确些,相对那些不是由传统媒体主办的新媒体我们称其为商业媒体。在传播的另一端,原来的“受众”已被“用户”一词替代。不过,对新闻传播来说,用读者型用户来定义似乎更贴切些。

笔者认为,社交网络时代,职业新闻媒体虽然相较商业虽尚未发展出当年媒体暴利年代的赢利模式,也缺粉丝,但在信息传播领域绝对是“关键少数”。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专业的职业新闻媒体当把关人

细究下来,若没有职业新闻媒体为商业媒体打工,人们获得信息的质量、数量与真实性将大打折扣。

第一,互联网为海量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但公众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几近绝望的信息黑洞。选择什么,不选什么,左右为难。此时,专业的新闻媒体价值便显现出来,区分不同对象,筛选出读者应知和必知的信息,是现实需要,也是存在的价值所在。

面对无任何规律可言,紛繁杂乱无法计算的海量信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普遍患上了信息强迫症,手机不离手不离眼的人遍布各个角落(手游等是例外)。信息强迫症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信息越多,人们越是感觉不确定和不安全,为了不与可能有用的信息擦肩而过,人们强迫自己不断关注,不停搜集所有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时代的人已经逐渐成了 “食信息动物”[2]。信息泛滥的严重社会后果是:在信息之海中沉浮的人们在辨别真假信息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

互联网同时也是谣言的温床,在充斥不实信息的社交圈,不乏怀念传统媒体的人。与社交媒体的公民记者相比,传统的大众媒体新闻把关人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并且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背负道德乃至法律责任。信息泛滥时代,公众更需要类似的把关人来理一理思绪。

第二,云计算,大数据虽然已广泛应用,但尚不能精准划分使用者,机器的选择很难真实反映用户需求。以现有各类头部客户端和公号为例,它们在信息划分方面附带产生了一种负效应:窄化用户视野。当下,我们几乎每个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人都体会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的力量。只要下载APP(智能手机用户不用APP的人几乎不存在),就要接受个人信息被共享的条款。算法主导的媒体逻辑把人们圈禁在自己的“过滤气泡”中,即搜索引擎给我们的只是它认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各种APP的大数据应用愈到位,我们就愈被分配进自己偏好的信息世界里。目前云计算器的智慧只是基于我们既往阅读经验和习惯来推荐,这就出现了一个极为吊诡的现象,虽然每个人同一网址打开后页面显示都不同,貌似为每个个体量身定做,但我们却像穿上了紧身衣,因为被规划所以视野反而越来越窄。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客户端划分用户喜好的数据本来就是不真实的,如用户只是偶然点开了被嵌进的链接便被视为这类信息的消费者。另一方面用户常会不小心点中一条暧昧信息或强推信息,大数据就此会用这类信息一直纠缠这个偶然手滑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圈禁的感觉或许因为舒适和方便最初受欢迎,但互联网标榜的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理论上的存在,终有一天,人们会打破这种被划分,走向自由的世界。

第三,读者型用户的选择有时并不是真实的选择,媒体要主动形塑他们的需求。媒体设置内容时,需要多大程度考虑读者的想法?几乎所有媒体都在说,以读者为本,做读者喜欢的新闻。但实际操作中,越是做得好的媒体,反而越不信读者调研那一套。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往往不可靠,另一方面是读者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卡尔·霍夫兰的“枪弹论”几十年前就被认为片面了,教育的普及、民智的成长,使读者不再把媒体当权威,但,读者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在21世纪初的前几年,中国纸媒最为辉煌的时期,很多卖得非常好的报纸的总编辑公开表示,不要听读者说“我喜欢看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种貌似多么轻视受众的办报理论啊!似乎为这个理论做注脚,2002年,笔者在吉林省的《城市晚报》做编辑时,整理过一套回收量一千余份的有奖读者调查表,最让编辑部不解的一个问题是:针对选项“你认为最重要的版面”(选项有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娱、体育、国际、副刊等)征求读者意见时,75%强的读者选的是时政新闻。而拥有一千多名发行员的发行部门反馈与此截然不同,发行员看到的是:半数以上读者拿到报纸先看的都是社会新闻类有趣的或耸人听闻的内容,即便那条好玩的新闻和他毫无关系。那时,正是纸质媒体的黄金时代(1998~2008年),都市报竞争激烈,自办发行红红火火。

事实证明,发行部门的反馈的确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即便在匿名的读者调查问卷上,人们也会勾选时政要闻,而他们首选阅读甚至唯一阅读的,却是编辑部投精力最多的硬新闻之外的东西呢?

传统媒体时代如此,新媒体时代呢?

近五年,新媒体的野蛮生长逼迫传统媒体必须离开原域寻找新的大陆,但新大陆上,那些生长得最茂盛的新媒体,粘住用户的也不是硬新闻,八卦娱乐、假新闻、搞笑视频、样样比硬核新闻点击率高出何止百倍。在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多数APP都针对用户的需求推送它认为用户喜欢(或者说需要)的信息。推送最多的,仍然是八卦。我们看到,诸多在纸媒黄金年代风云叱咤的媒体和职业新闻人搞出来的新媒体,不但搞不过非媒公司的新媒体,甚至搞不过很多听风即下雨,传谣造谣的个体人经营的自媒体。

再看用户,少有用户承认自己最喜欢看的是抖音、快手上那些无聊、搞笑、表演拙劣的小视频,但看点击率,你就知道他们在说谎。

第四,娱乐至死的阅读现状需要负责任的媒体引导改变。权威数据这样描述我们的视频阅读现状: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各大视频平台进一步细分内容品类,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运营,行业的娱乐内容生态逐渐形成;各平台以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等核心产品类型为基础,不断向游戏、电竞、音乐等新兴产品类型拓展,形成视频内容与音乐、文学、游戏、电商等领域协同的娱乐内容生态。

娱乐无罪,但只娱乐那就可怕了。虽然高质量的娱乐是主流,可普罗大众现在主动和被动进入的是另一种娱乐场:无聊的笑话、夸张的恶搞、一本正经地传谣,所有这些通过手机泛滥的东西已经成为相当多人的常规阅读。如果没有手机这种适合展示、传播这些垃圾的媒介或者说技术,那么人们对于这些垃圾的存在是不知或不欲知的,当然也不会把之纳入自己的日常阅读中,这些垃圾信息刷流量是神物,若当成手机文化培养和传播则害莫大焉。

媒介如同语言、文字一样,对人们的思考方式、表达内容规划了新的定位,并制造出新的话语模式,很难说手机(未来可能单独存在的手机会变成衣角、发丝、眼镜、植入体内的芯片或其他什么东西)没有过错,进一步说,如果手机没有遇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垃圾不会这么多被制造出来,也不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并影响所有人的生活与思考。

早在电视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时代,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就反思批判技术带来的电子文化,推崇印刷文化。视频是以画面和故事来表达的,其本身就天然缺乏文字的思辨性。思考的缺位,使视频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娱乐化和简单化。诚然,新闻的视频表达比文字鲜活得多,但,最火的新媒体,有几个是靠新闻短视频来圈粉的呢?

新闻的灵魂是真实,这就注定新闻不能主题先行,新闻事件不能导演,在实际操作中,新闻内容更注重引导读者,而不是迎合读者。传播信息、舆论监督、引导舆论原本就是职业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社交媒体时代,不是不需要新闻媒体了,而是媒体的责任更重大了。

三、职业新闻媒体要顺势而为,守正创新,做好把关人

第一,守住新闻真实性的底线,守正创新,不断追求内容的高质性。新闻当然是反映事实的,还用说吗?当然。

“新闻=事实”在当下众声喧哗时代似乎只能约束职业新闻媒体,有那么多在社交媒体、商业媒体发酵的新闻,是建立在夸张甚至虚假事实基础上的。好在,在获取新闻信息方面,传统媒体目前仍是公众的主要获得渠道,截止到2017年的统计数据,传统媒体仍然生产着70%的原创新闻。从信任度角度来说,传统媒体高于新媒体(推特、脸书、两微一端等)何止以道理计。职业新闻媒体要比以往更为精心地守住这道事实关,才能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的源动力。

光是守正还不行,还需要创新,主要是在技术上、内容上、展示方式上要借鉴社交媒体的长处。以新闻的展示为例,做有体感的新闻。传统媒体的产品不是放到手机上就是创新,也不是转换成语音播报就是创新,还要聚焦到读者的体验,特别是情绪体验上,这就需要不仅是编辑部,還要有技术和运营部门的通力合作。成功的爆款是少数,但建立在无数个不成功爆款基础上的经验会拉动传统媒体组建的融合媒体有效提高质量。

第二,反映事件整体的真实性,以真实为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靠近真理。长期以来,媒体在听到正面宣传为主的办媒要求时,多少会有些无奈。

在社交媒体时代,打开各种“某头条”页面,当标题党让你频生被欺骗的愤怒时,当假新闻让你哀叹公知商媒们的不负责任时,当低俗下流推送固执地跳出来恶心你时,当用美女屁股和大腿包装的海量视频拉低你的品位时,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信息洪流很垃圾?实际上,垃圾并不是主流,只是垃圾无所不在,误读难免。新闻所做的,不过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将某些报道置于聚光灯下,而将另一些报道淡出视线,从而创造出选择性的事实。此间凝聚了一股巨大且未被察觉的力量:拼凑一国公民对彼此印象的能力,操纵我们对“他人”看法的能力;在我们的想象中塑造一个国家的能力。[3]

如果新闻日复一日地告诉我们,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进步让日本吓尿了,美国吓尿了,欧洲吓尿了,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领先世界而不必努力创新。如果新闻水银泻地般给我们洗脑,宣扬竞争激烈教育不公,我们就会让刚会说话的孩子进出各种课外班而剥夺他们的童年。如果新闻暗示权钱交易普遍、暗箱操作横行,我们就会质疑政府所做的一切而不问缘由。如果新闻告诉我们美国每天都有枪杀案欧洲经济在衰退,那我们就真的以为这些发达国家治安糟透了经济已没落。在各类媒体中展示的我们的社会,其实并非全然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真实环境。

所以,报道真实之外,更要传递整体的真实,这才会向真理更近一步,让读者尽量多且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该怎么办,如何面向未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明灯,绝不是枷锁。

第三,真正融入媒体发展大势,做强自己,拿到话语权。

一方面,我们有了一种万能媒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数字印刷媒体,然后对全世界发表意见。[4]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却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人所愿。在某些情况下,公民记者确实可以产生一些影响,但这并没有从整体上撼动主要新闻机构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互联网80%的新闻和信息流向集中在排名前7%的网站上,大多数网站(67%)受互联网时代之前“遗留下来的”新闻组织控制,另有13%的网站只靠网上运营来生产大多数原生的报道内容。[5]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职业新闻媒体如果看到这个数字觉得很受鼓舞,那就高兴得太过糊涂。数据表明,社交媒体时代,多数人追求快节奏与实用性,众多从头部客户端获取信息的用户很少关注信息源,付出最多的打工者成了幕后英雄,更不要说还有很多两微一端靠打碎、整合各类信息源的原材料来卖产品。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了什么,并不关心下蛋的母鸡是谁。

不要指望商业媒体会把蛋糕公平地分一半给你,对于职业新闻媒体来说,掌握话语权是硬道理。如果话语权旁落,别说关键少数做不成,连相对体面活下去都成问题。

四、结语

哈佛商学院五年前的一项调查发现,10%的推特用户生产了90%的内容,最热门的10%的博文由名人或CNN之类的主流媒体主导。透过数据看本质,没人可以否认媒介变革带来的传媒革命,在人人可以发声的社交媒体领域,对全世界发表意见的设想,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发声是一回事,有没有人听到并回应是另一回事。在国内,虽然每个人可以平等地接入互联网并发声,但看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运营现状能看到,真正影响舆论、解决问题的还是少数人、少数媒体,网议汹汹的事件,就算没人来平息,也会很快被另一个热点淹没,人人获得平等的话语权只是理论,远非现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体鱼龙混杂,海量信息难辨真假的现在,做好关键少数,当好过滤器,把好事实关,职业新闻媒体必须把责任扛起来。

参考文献:

[1]彭增军.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142-143页.

[2] 【德】弗兰克·施尔玛赫.网络至死[M].邱袁炜译,龙门书局,2011年版,第98页.

[3]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M].(丁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第22页.

[4] 【美】丹·吉摩尔.草根媒体[M].陈建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局,2010年版,第10页.

[5] 【美】詹姆斯·柯蘭,娜塔莉·芬顿/德斯·费里德曼.互联网的误读[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页.

猜你喜欢

关键少数社交媒体
抓好“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
射洪县:抓“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
党校教师在“两学一做”中的导向作用
将“关键少数”法治观念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牢牢抓住“关键少数”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问责,如何对准“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