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区1203例健康体适能测评结果分析
2020-04-21何春玲江小蓉
何春玲 江小蓉
【關键词】健康管理;体适能;测评;运动;体力活动
【中图分类号】R87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60-01
当前,慢性疾病的发生呈现低龄化和高发病率的趋势,研究证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是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3],体力活动和运动则是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的低成本有效策略。因此健康体适能的测评尤为重要。而健康管理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包括健康教育、饮食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干预、药物干预等过程[4,5]。为更好的实现健康管理全过程,切实落实运动干预,我中心采用集成创新的方法,于2014年4月引进健康体适能测评设备,现将开展此项目的相关测评结果分析如下。
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评的体检者1203人,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34.2±10.5)岁,男性952人,女性251人。纳入对象排除具有美国运动医学会颁布的有运动绝对禁忌症的人群。
方法分别是:
1、 体适能测试方法 由同一检测员,同一套仪器进行测试。测试项目有:反应时间、人体成分、平衡能力、柔韧能力、握力、心肺耐力。
2、反应时测试 了解个人神经系统对于机体的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测试方法:手按于红灯上,当有绿灯灭时手迅速去按下灭了的绿灯后再按回红灯处,根据绿灯灭灯提示做4次按灯反应以完成一回测试,共测试两回,取最快的反应时间为您的反应时测试结果。
3、人体成分分析:了解体成分、体重和体形的内在关系。测试方式:取下身上所有带金属成分的物品,赤脚站于金属脚印处,抬头挺胸平视前方。当提示握紧测试手柄时,双手紧握手柄,让掌心贴紧手柄金属处,拇指按住手柄上方金属触点,保持40-45秒。
4、闭眼单足站立测试:了解个人位置感受、视觉感受和本体感受直接的协调能力。测试方式:先双脚站立于测试板上,当提示单脚站立并闭上眼睛时提起一脚单脚站立并闭上双眼,尽可能的保持平衡不让提起的一脚落下触到测试板。当一脚落地碰到测试板时,一次测试结束。共测试两次,去最长单脚闭眼站立时间为测试结果。
5、坐体前屈测试:了解个人各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测试方式:双腿伸直坐于测试台上,双脚顶住体前挡板,伸直双臂及双手,保持双腿伸直,上身尽量前伸,用指尖尽量将测试板往前推出,测试板推离固定原点的距离为测试结果。
6、握力测试:了解个人的力量素质。测试方式:单手握住测试仪,瞬间用力握紧测试柄,待握力测试值变化停止时,测试完成。
7、心肺耐力测试:了解个人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及进行持续运动的能力。测试方式:坐于测试机上,双手扶住扶手,手腕上带上脉搏数计数表,如骑自行车般连续踩脚踏板,使得时速维持在60-70km/h,连续运动3分钟,从而测得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在综合评分方面,优秀率为0,中等级别以下人员占91.9%;握力方面,中等级别以下人员占87.1%;坐位体前屈方面,中等级别以下人员占83%;。闭眼单脚站立方面,中等级别以下人员占78.4%;选择反应时方面,中等级别以下人员占95.2%;可见泉州地区居民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职业性、交通性及日常生活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这也是造成泉州地区居民体适能测试结果较差的原因之一。体力活动不足与静态活动较多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6]。相关研究表明.闲暇时无体力活动和低体适能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早亡率增加有关[7-11]。
因此,为了促进健康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及降低疾病死亡率,笔者建议广大泉州地区居民定期测评体适能,每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目前国际上较一致推荐的体力活动指南为:每天进行30min、每周°5次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维持健康的最低体力活动量[12]。但我国政府尚未制定出适合中国人群的体力活动指南,有待于体育科研人员、医学人员和政府继续努力。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对检测人员及本院医护人员体适能的分析结果,也验证了目前国人身体素质不容乐观这一事实。因此我们建议学会将体适能检测列为体检指南项目。当然运动干预需要专业教练的科学指导。对于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评的人员,中心将提供个性化运动管理,其流程是:体适能测试与评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师解读报告→运动管理师制定运动处方→营养师给予饮食干预报告→每周远程指导,每月现场指导→三个月体适能再评估。
参 考 文 献:
[1]Dunstan DW,Barr EL,Healy GN,et a1. Television viewing time and mortality:the Australian Diabetes,0besity and Ljfestyle Study (AusDiab)[J]Circulation,2010,121(3): 384-391.
[2]苏浩,王卉,谢敏豪.体力活动不足的判断标准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2):179-181.
[3]Blair SN. Physical inactivity:?e biggest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the 21st century[J]Br J Sports Med,2009,43(1): 1-2.
[4]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等.论健康管理的历史和现实[J]医学与社会,2008,21(7):31-32.
[5]Hunter DJ,Brown J. A review of 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J]Eur J Pub Health,2007,17(Suppl 1):33-37.
[6]Blair SN. Physical inactivity:?e biggest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the 21st century[J]Br J Sports Med,2009,43(1):1-2.
[7]Andersen LB,Harm M,Sardinha LB,et a1.Physical activity and clusteredⅨqtrdiovasculalr risk in childnm.a cross-sectional study(the European Youth Heart Study) [J]The Lancet, 2006,368(9532):299-304.
[8]Ekehnd U,Brage S,FranksPW,et a1.Physical activity ellergy expenditure predicts progression towar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dependendy of aerobic ?tness in middle—aged healthy caucasians[J]Diabetes Care,2005,28(5):1195-1200.
[9]War bunon DER,GledlliⅡN,Quinney A.?e e?ects of changes in musculoskeletal ?tness on health[J]Can J Appl Physiol,2001,26(2):161-216.
[10]Guillanme M,Lapidus L Bjornturp P,et a1.Physical activity,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um in children[J]Obes Res,1997,5(6):549-556.
[11]Stevens J,Cal J,Evenson KR,et a1.Fitness and fallles$predictors of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n and women in the lipid research clinics study[J]Am J Epidemiol,2002,156(9):832-841.
[12]韩萍,蔡文伟,周云.简述国外体力活动指南[J]體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