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使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的价值研究

2020-04-21李晓琳代孔灵蔡喜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磁共振病灶淋巴结

李晓琳 代孔灵 蔡喜梅

【摘 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使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作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均已经病理活检证实。入选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再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并分析成像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确诊的42例患者行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出30例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100%。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测量ADC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淋巴结测量ADC值(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率,同时可以分辨肿瘤类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恶心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40-02

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危害的重大疾病之一,且近些年全球多个国家的恶性肿瘤患者呈上升趋势[1]。当前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发现CT、X线均不能100%的检查出病症。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探测肿瘤性病变上的敏感性较高,且无辐射,深受医患信赖。本文既是对我院收治的74例恶性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诊断,旨在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作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并未行抗癌治疗,入选患者均满足《实用肿瘤内科学》中有关诊断标准[2]。42例患者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6.31±8.24)岁;其中,肺癌7例,肝癌10例,鼻咽癌4例,乳腺癌9例,胃癌4例,结肠癌6例,前列腺癌2例。

1.2 检查方法 入选患者均先行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再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在确定做影像学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4h,其目的是保证患者肠道清洁,对伴有胸腔积液或是腹腔积液的患者行抽水治疗。检查仪器为Philips Intera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患者头部先入,嘱咐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放松,自由呼吸,参照患者身高进行6-8段扫描。扫描过程中需要注意相邻两端需保留2层重叠,扫描每段的时间控制在1min45s左右,依次对患者的头颈部、胸腹部及盆腔等部位进行扫查,患者全身扫查结束后,将成像图输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并利用SIEMENS软件对患者所扫描的每一个部位的图像进行无缝衔接组织。进而利用3D-MIP和黑白翻转技术实行三维构建,最终实现类似PET图像。再使用冠状位胸腹T2WI,能更明确患者病灶位置,同时可及时发现弥散成像易忽视的病灶。

1.3 诊断方法 对患者横断检测面和3D图像实施分析。对无类似检查相关资料和既往史的患者,单纯针对本次影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继而探查弥散加权成像的疑似病灶。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恶性肿瘤使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时,结果显示有42例患者转移,经病理性检验确诊转移42例,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率为100%,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同时发现良性病变12例。再将淋巴结病变测量的ADC值与正常淋巴结测量的ADC值相比较,其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测量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結测量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是目前非常具有优势的一种检测技术,通过两个不同方向且大小一致的弥散梯度对人体组织细胞间隔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强度进行探测,继而间接将特定组织细胞水平的构成情况反映出来,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核浆比高和生长集中的特点,这一特点缩小了细胞内与细胞外之间的可供水分子自由扩散范围,在弥散成像的过程中弥散受限而显现高信号,经全身弥散成像技术测量所得到的ADC值偏低,这即为恶性肿瘤的探测提供了方法的可能性[3]。常规的磁共振因为时间长且需要因扫描部位的不同而跟换线圈,因此对全身检查中显得非常复杂不具优势,然而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用的是磁体内置BODY线圈,扫描期间无需更换线圈,利用STIR序列可有效遏制脂肪组织信号,增强病灶比对噪声比,有助于病变显现。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可对患者的颈部、颅脑、盆腔、胸腹、骨骼乃至淋巴结等部位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该技术影像覆盖范围更大,同时具备无对比剂、无创伤等有点,非常适合用于检查和诊断恶性肿瘤的原发病灶以及相关转移病灶。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42例患者全部接受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行全身病灶检查,且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检出率100%,患者的检查成像图上呈红色的范围即为病灶区,与健康组织的信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同时该成像技术还检测出12例良性病变;利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恶性肿瘤,同时可发现病灶的转移。由此说明,利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率,同时可以分辨肿瘤类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靖,吴文强,黎家荣等.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与常规磁共振用于检测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18,4(2):140-142.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9-595.

[3]于韬,罗娅红,何翠菊,等.背景抑制快速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评价恶性肿瘤全身脏器转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25(8):1138-1141.

猜你喜欢

磁共振病灶淋巴结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颈部淋巴结肿大啥原因局部炎症、结核、肿瘤等都可能引起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