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学困生转化中的优势
2020-04-21张灵祥
张灵祥
【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放弃学困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变学生个体学习为组内合作,变师生间单项交流为多项交流,有利于教学多边互助,更有利于照顾学困生。本文结合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老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指点迷津。
【关键词】合作学习 转化 学困生 优势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207-01
在与同事们的工作交流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困生太让人头痛了”。依据木桶理论,学困生就是一个学生群体中的短板,是最需要关注的。习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作为老师,我们怎能让学困生掉队呢?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育人经验谈一点我个人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每个小组一般由4至6名成员组成。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组内成员进行互助合作,组际之间开展公平竞争,获取小组成绩和学习荣誉。
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关注就是尊重。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学困生总是被遗忘,短板得不到弥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密度,让学困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组成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个小组中都有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把集体共同的学习任务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是活动任务完成的主体,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这样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都在积极思考,老师的关注度由每个个体转移到了每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和组间竞争,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会受到师生的关注,学困生的表现会格外引人注目。 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困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快乐的。学困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挫败感,多次的失败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优等生独占课堂的局面,扮演着课堂的主角,学困生只是静静的旁听,成了局外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的荣誉小组成员都可以分享,学困生也可以站上光荣的领奖台,极大的调动了每一位成员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让学困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合作讨论题和个人必答题,针对学困生设计的必答题,是最基础的知识,他们不会感到包袱沉重,而是眼前豁然开朗,成功近在咫尺。我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会针对学困生的特长设计习题和专项活动,这样,学困生的优势能力有了展示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当他们取得成功时,老师和同学们会投向赞赏的目光,成功的喜悦会涌上他们的心头。
三、小组合作学习使学困生有了更多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小组合作学习平台的搭建,使学困生有了更多的学习伙伴。优等生被推荐为学习小组长,他会感到重任在身,知识的获取,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是小组长的任务。小组长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也是学习的指导者和督促者,在课堂上如此,在課外也是如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浮沉与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了许多学困生身边的学习小帮手。
四、小组合作学习利于学困生身心健康
融入才能感受到存在。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就会失去上进的信心。学困生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团队活动中看不到学困生的身影,学困生的内心充满着孤独和空虚。不能和同学们平等相处会使学困生出现逆反心理,出现自暴自弃,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将学困生要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困生在班集体中有了发言权,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让他们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学困生才能感受到乐观和真诚。乐观让学困生消除了自卑的心理,对学习有了新的希望;真诚赢得了认同,打开了学困生与师生沟通的桥梁,在沟通中让学困生明辨是非,树立榜样,从而使其迷途自返,勤奋上进。
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转化学困生,老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会顾此失彼,这是多数老师的深刻体会。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和引领作用,让学困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困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感知到了存在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为学困生的转化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让老师、同学走进了他们心灵的深处,获取更多的交流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效调动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困生不断获取新知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文彬,佟雪锋.学困生转化困境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独特价值.《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2006
[3]李献林,张淑清.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