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万象
2020-04-21张琳
一 水落九天万象生
■撰文金维一制片人,知名旅行作家
說起水,中国人的传统记忆就不无纠结:中国水网纵横,拥有长江、黄河这样的世界著名江河,七大水系遍布大江南北,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分摊到人均,却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9位,属于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人是治水专家,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留下千古佳话,但水害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伤痛也触目惊心,即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也依然忧患不绝。
水,是用来浸泡文明种子的,是人类文明源起、发展与变迁的重要力量。中国古典而优美的农耕文化依水而生,伴水而在,随水而长。此次“寰行中国”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见证了水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个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城市”。在高出四周平原2一4米的矮岗上,遍布着先民居住、生产、繁衍的痕迹:有从下到上累次加高的城墙;有城门,外联城墙,内通市井;有壕沟,用木桩、芦席、木条和子篾扎紧成篱笆状的护坡设施;有民宅,包括三五平方米的狭小居室和几十平方米的公用空间;最有生命气息的,是遗址中发掘出的猪、羊、狗等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骨骸,以及大量稻田实物标本,其中近半有人工栽培痕迹,在其周遭发现了明显的水坑、水沟等原始灌溉系统遗迹,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目前存世最早、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历史比浙江河姆渡文化要早上千年,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高度。早期文明无不缘水而生,因水而盛,先民们临水而居,阡陌稻田和纵横水沟是华夏先民依赖水、认识水、利用水的最好佐证。
以长江、黄河为代表的纵横水网,哺育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从单纯依赖自然赋予的水资源,到能主动地改造、利用水资源,反映了古代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文明历程。华夏子孙有着光荣的治水传统和抗洪精神,从传说中的共工“雍防百川”到大禹“开掘九州”,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到汉武帝亲自指挥瓠子堵口,从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到近代李仪祉水利报国、造福人类,治水英雄和能工巧匠的名字留传干秋。中华文化的早期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壮美的河流文明的发展史。
二因水而盛
广州-阳江-梧州-阳朔-桂林
2019年11月25-30日,“寰行中国”完成了第一条文化线路的探索。历史上,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当地商贸、生产、农业的繁盛,在阳江参观古商船“南海一号”,,在梧州品风靡东南亚的六堡茶,走入如山水画般的阳朔十里画廊……沿途的这些特色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打通古今,进一步思考水是如何改变了当地文化历史的走向和社会发展的轨迹。
·“南海一号”
广东阳江海陵岛是国家AAAAA级景区,曾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这是一座近岸大陆岛,有古老而淳朴的渔港、洁白而绵长的沙滩、美丽蜿蜒的海岛公路。
“南海一号”1987年在阳江附近的海域被发现,这艘南宋古沉船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对研究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专门为“南海一号”而修建的,作为世界首例将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过程向观众展示的动态专题博物馆,沉船整体打捞后保存在博物馆特制的“水晶宫”中。
·龙脊梯田
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上,海拔300-1100米,最大坡度达50°。龙脊梯田是水、地势、灌溉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2018年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六堡古镇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坐落在大山深处,当地人利用十一分原始的工具,花费了整整10年,打通天堑,在大山之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六堡镇曾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当地出产的六堡茶早在唐代已有生产,以红、浓、醇、陈“四绝”著称,明清时期经茶船古道运出西江,销往粤、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并远销欧洲,梧州也因六堡茶而成为“茶船古道”的一个新站点。
·阳朔十里画廊
位于遇龙河畔的一条水上观景道,是阳朔的必游之地。沿途一派田园风光,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返璞归真的画作之中。
·梧州骑楼城
广西梧州的骑楼城景点2004年建成,共有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其中最长的一条2530米。城中有560幢骑楼建筑,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
南海一号: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起步到辉煌
口述崔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文字整理张琳
“南海一号”是南宋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失事的一艘木质古沉船,沉没的地方位于珠江口,那里的水很浑浊,淤泥很厚,达到30多米,对沉船的保存来说比较有利。我总结过一个规律,水越浑,沉船保存得越好;水清做水下考古相对容易,但不利于沉船的保存,比如西沙“华光礁一号”的保存状况就不是很理想。其实保存文物最理想的地方不是博物馆和展厅,而是地下和水下,“南海一号”恰恰有水下和地下“双保险”,所以我们对“南海一号”的期待非常高。
“南海一号”1987年被发现,当时打捞出了247件文物。1989年我们又做过一次水下考古调查,3天就花费了27万元,那个时候27万元足够在陆地上做10次大型考古发掘了,这样挖下去,经费会是一个大问题,只好暂时放手。
2001年,我们做好了技术、人员及经费的储备,重启了对于“南海一号”的考古调查。2002-2004年我们进行了精细化发掘,发现沉船的保存状况非常好,但如果只是把里面的文物都打捞上来,可能许多珍贵的资料就无法再提取,这样的发掘无疑是暴殄天物。于是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整体打捞,机器发掘,具体方法是做一个沉箱,把沉箱压在海底,将船罩住。这个方案于2004年正式确定,2007年终于成功实施。方案执行的难度非常高,我们请了专业的定位机构——天津水科所帮我们做水下定位,用了3000多根水泥块,用浸压的方式,慢慢把沉箱压到海底,把沉船护住,再把周边的淤泥挖开,横穿入36根底梁。沉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一上面的部分切割后调出海面,下面的部分,连同沉船、文物及周围的海水、泥沙一次性吊浮起运,再通过一个特别修建的长450米的码头兼通道,从海边运送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个沉箱打捞上来时总重量为5500吨,创下了当时重量水平移动的纪录。
2009年,我们对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南海一号”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沉船的四面——船头、船尾和两侧都完完整整地套在沉箱里面,表明整体打捞是成功的。
2011年,我们将“南海一号”的船身浸入水中,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古发掘。经过多次尝试,最后找到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保水挖掘,放一点水挖一点。2013年,“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正式启动。迄今为止,我们在这艘沉船中总共发掘出18万件文物,相当于广东省博物馆从成立至今全馆文物数量的总和。
有人问我:这18万件文物里面,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是哪一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我可以给出几个标准:第一就是唯一性,只有一件;第二,不是常用的东西,而是一件艺术品;第三,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这件艺术品的审美情趣。
后来我找到了海螺雕杯,上述3个标准基本都能满足。它产于中国南海地区,是将一个夜光蝾螺切割一半,然后抛光,在光泽面雕刻出牡丹等花卉。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2004年设计的,这个蝾螺是2014年发现的。在三维图下,对切的蝾螺横切面上有5个环形,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十分相似,这是冥冥之中800年的缘分。
三如水之灵
桂林-三江-河池-荔波-丹寨-贵阳
2019年12月2-7日,“寰行中国”深入到中国南方地区的山岭中,探寻当地少数民族与水干丝万缕的联系。黔桂交界地带聚居着以“水”为名的少数民族——水族;侗族人依水而居,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栖居观和民俗文化;有“南方九寨沟”之称的荔波小七孔以水景著称,灵动、秀气。
·灵渠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2000多年历史,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程阳侗族八寨
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指8个聚居在一起的大型侗寨。这八寨皆依水而建,因美丽的风雨桥群、鼓楼群、木结构吊脚楼群和梯田群、水车群及浓郁的民俗风情而闻名。
·雨卜苗寨
柳州最古老的苗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苗族蜡染、苗锦、苗银等传统手工艺。“水”是雨卜的灵魂,贝江的支流六甲河从海拔2181米的元宝山流出,穿寨而过。·荔波小七孔
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西南部,是世界自然遗产荔波森林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有九寨溝,南有小七孔。小七孔地处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集洞、林、湖、瀑、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被称为“超级盆景。·水族的“水书”
水族崇拜“水神”以“鱼”为图腾,拥有自己的文字——水书,其字如甲骨、类似金文。水族文字全凭手抄传承至今,并一直运用于水族人的社会生活之中,水书典籍是水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2006年,水书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桥古法造纸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桥古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从唐朝中期以来就一直坚持手工造纸。当地出产优质木材和高碱性的天然水,造出来的纸张成色较好,成为故宫修复文物及茅台酒厂为顶级白酒封坛的专用纸张。
灵渠缘何入选世界遗产
口述唐中立灵渠申遗办
文字整理张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了六国,岭南的大片土地还没有纳入大秦版图。为了开拓疆土,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分5路南征百越,其中有一路深入到柳州一带,遇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使得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伏尸几十万”。秦始皇觉得不可思议,攻打六国时期造成的损失都没有这么大。屠睢战死后,任嚣接替他做了主帅。任嚣吸取了前任的教训,他认为秦军攻打百越遭遇到这么大的损失,主要是缘于道路崎岖,军需物资不能及时到位,他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在兴安修建一条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来一个名叫“禄”的监御史,修建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灵渠。
兴安的地势非常特别,湘江北流,漓水南流,中间有一个低矮的分水岭,在这个分水岭开凿运河,就可以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通起来。灵渠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2018年,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灵渠能列入世界遗产,主要缘于三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科学选址。湘江和漓江之间的最短距离是1.4公里,但此处河面落差比较大,要在这里筑坝,坝高要达到5米才行,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做不到。最终坝址选在了距离此处大约4公里的地方,那里水浅、河面宽,坝高2米就可以了。
二是应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弯道代闸”的原理。“弯道代闸”是用弯道来延缓坡降,和现在修建盘山公路的道理差不多。灵渠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这些弯道可以减缓水流,让船也能翻山越岭。
三是采用了陡门。用36个陡门门来控制水位的升降,船在枯水期也能畅通无阻。三峡葛洲坝的船闸采用的也是这一原理。1986年,世界水利史第二届年会在灵渠宾馆召开,经过实地考察,国际专家们认为灵渠的陡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闸,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一直持续运行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湘桂铁路和桂环公路的开通,航运风光不再,灵渠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依水而生
贵阳-铜仁-张家界-常德-长沙
2019年12月9-14日,“寰行中国”从贵州启程,走访世外桃源般的千年古村镇,泛舟洞庭湖上,在渔家的日常劳作中领略鱼米之乡的独特风韵,体悟当地人与水交融的生活形态。
·云舍村
位于贵州梵净山太平河畔,有上千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村内的神龙潭颇具神秘色彩,历史上多有记载,据说它有三个神奇之处深不可测,可预报天气,潭水不定期倒流。
·芙蓉镇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原名王村,后因姜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更名。这是一个“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有2000多年历史,三面环水,一道壮观的大瀑布穿镇而过。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芙蓉镇还拥有丰厚的土司文化遗产、淳朴的土家风情,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城头山古文化遗迹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位于湖南常德市澧县,在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地和最古老的水稻引水灌溉系统。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说法,“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水与中国传统文化
撰文金维一制片人,知名旅行作家
中国人不仅善于用水、勤于治水,中华传统文化对水的敏锐、细腻、独特感知也可谓世所仅有。世界上不乏大江大河,也不乏饱学之士、筑坝高手,可唯独中国的文人骚客能在水中看到哲理,品出诗意,让水超脱了其化学分子结构,升华为苦短人生、广袤社会和浩瀚宇宙的某种坐标象征。
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就无须多言了,老子同样把水人格化,借水来阐述他的“道”:“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则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人生观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那一部分,恰恰是用水来定义的,最高尚的品格就应该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庄子更是在《秋水》一篇中,用水的寓言来阐释自己的世界观。秋天里山洪齐聚,大川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及至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往东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河神立马收起了先前洋洋自得的神情,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神亲眼看到了大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才知自己差点做了井底之蛙,被人耻笑。“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是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句,事实上这句话源自《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变则覆舟。”以舟和水來比喻君王与臣民的关系,是中国文人的绝妙发明。法国宫廷如果有这样的文臣,路易十六没准儿就不用,上断头台了。
这又不免让人想起此行的一大亮点——洞庭湖与岳阳楼。若不是“寰行中国”的着意安排,一般人很少会专程跑到岳阳,瞻仰那座从小默诵于胸的名楼。有说范仲淹根本就没到过洞庭湖,他是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写下了《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我相信,即便没有《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然能够写下那传诵千年的名句,因为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水早已超越了其固有的物理形态,升格为精神象征。
在宜昌,我们下榻的酒店正好在长江边上。这一段的长江宽阔、平缓、舒畅,对面不是高楼,不是工厂,也不是村庄,而是连片起伏的朦胧山坳。晚饭后,几个来自,上海和北京的同伴相约去江边走走,我们把手伸到江水里,感受着母亲河的清澈和温情。来自北京的朋友说,这一路从南方走来,行车万里,跨过了珠江、湘江和长江,等再跨过黄河,家就快到了。我指着江边停着的一叶小舟,说:我们更简单,跳上这小船,划起双桨,就到家了。
大家都笑,中国好像也没那么大嘛。没错,中国很大,可水总是相通的。
五治水之道
长沙-岳阳-宜昌-十堰-西安
2019年12月16一21日,寰行中国”顺利走完最后一段旅程,这一段是以“治水”为线索。“治水之道,宜疏不宜堵。”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这些载入史册的水利工程——“天下第一渠”郑国渠、“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宜昌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等,无不展示了一代代治水者和水利工作者的智慧。
·三峡水利枢纽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主要包括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整体工程具有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三峡人家
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风光最为秀美的西陵峡,集中展示了三峡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武当山
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脚下的丹江口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部分水源地。在修建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时,当地政府先后对山脚下两片古建筑群实行了异地保护。
·陕西水利博物馆
以郑国渠为依托修建的博物馆,集水文化收藏、展示、研究、水科普教育及园林景观艺术于一体,主要展示了以郑国渠为代表的古代水利、李仪祉为代表的近现代水利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发展、未来水利、水利科普五大部分。
郑国渠: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治水思路
口述刘璇陕西水利博物馆馆长
文字整理张琳
郑国渠弓泾水东注洛水,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最早是由一个“间谍”修建的。战国时期,韩国与秦国相邻,因为怕被秦国攻打,公元前246年,韩国派了一名叫郑国的水工前往秦国,游说秦国修建水渠,想借此耗费秦国的国力,没想到水渠建成后,秦国反而更加强盛了,这段水渠便以郑国的名字命名,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大型水利工程。
在郑国渠5公里的范围内,可以看到取水口的变化过程。由于泾河河床不断冲刷下切,整个关中地区的地理走势是东高南低,河床越来越低,离出水口的位置就越来越远,要想取到水,必须把取水口不停地向上移,在上游修建新的取水口。历朝历代在郑国渠的基础上不断地重修和改建:
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趙中大夫白宫修建了白渠。
唐代修建郑白渠(又称三白渠),是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唐代郑白渠渠系经过大规模重修改善,设三限闸健全配水体系,设置了太白、中白、南白三条干渠,故又称“三白渠”。宋代修建了丰利渠,它是第一座建立在岩石河岸上的水利工程,遗址保存得很完整。
元代修建了王御史渠,取水口的上面有一个闸门,可以用来停水关闸,防止泥沙进入河道。
明代修建了广惠渠,开创了古代引泾灌溉工程中凿洞引水的历史。
清代修龙正渠时,发现泾河前边不断有泉水涌出,就引泉水灌溉,但泉水有枯期和汛期,建成之初,灌溉面积是7.4万亩,清末因战乱疏于管理,灌溉面积越来越小。
民国时期,李仪祉先生修了泾惠渠,开创了中国现代水利的先河。
郑国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且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一直焕发着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