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和路径探讨
2020-04-21李霓罗春梅
李霓 罗春梅
【摘要】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使命的变化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随之变化,茶文化作为一种思想内涵丰富、形式丰富多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提升。推动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实践教育中。
【关键词】茶文化 新时代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65-02
茶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试图探讨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的内涵
(一)茶道
茶道是指在制茶、烹茶、品茶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茶人在茶事活动过程中修身养性、提高精神境界 、品味人生,属于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也是指导茶事活动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中国茶道吸收了儒家“和”“礼治”“德治”思想以及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结合茶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实现融合发展,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对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育德、美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茶艺
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是指在茶事活动中以茶叶为中心,借鉴多种艺术和文化形式,向饮茶人展示泡茶、沏茶、品茶等的技巧和礼仪。众观古今,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食茶”到“品茶”的发展历程,茶叶的工艺和品茶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和精细化,对于茶人精神层次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积极作用。
(三)茶德
茶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人们广泛认同的茶内在具备的美德,是茶文化的基础。茶的美德,集中体现在“廉、美、和、敬”上。茶尚俭,朴素清廉,接近自然;茶致美,美真康乐,品茶过程让人心情怡然,宁静致远;茶导和,和诚相处,主要以礼待人,和谐共处,和衷共济;茶贵敬,敬爱为人,尊敬长辈,助人为乐。
二、新时代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充实内容,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茶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中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文化因素和價值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也助于丰富高职思政教育资源。习总书记曾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这为新时代秉持文化育人的理念提供了指导,茶文化中包含“中庸和谐”“和诚相处”“天人合一”“入世精神”“德治”“礼治”等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融合儒、道、佛的思想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通过茶艺的形式展现出来,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生有着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丰富了教育载体,也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声无息和潜移默化中影响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实现文化育人,让优秀文化塑造人。
(二)创新方式,提高亲和力和感染力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是新时代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亲其师,信其道,提升亲和力是提高高职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却存在重理论说教、方法单一、教育形式化等问题,教育过程缺乏仪式感,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难以激发起高职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对思政教育产生反感,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职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亲近度,从而也就难以实现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入脑和入心。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更能拉近教育者与高职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实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然而,当代高职生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决定了其信息和观点的多元化,高职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再加上高职生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有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同时通过介绍茶文化知识、展现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透过形式和现象深入了解茶文化背后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哲理思想,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认同,从而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人文素质。
(四)提高实效,促使高职生完善自身修养
将茶文化中的茶德、茶精神、茶礼德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对于引导学生内化道德规范、树立正确三观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茶文化中包含着入世精神,一方面茶文化讲究通过饮茶醒神、内心,加强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茶文化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将个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将茶文化包含的这一精神融入高职思政中对于改变高职生的佛系心态,促进他们融入班集体、关心社会和国家,将个人的学习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其次,茶文化中包含中庸和谐的思想价值,茶文化中的茶礼仪、茶俗包含丰富的人际交往规范,强调尊卑有序、人际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主张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寻找到平衡,将茶文化中的这一思想价值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对于高职生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可以深化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原则、礼仪和规范的认知,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创造和谐的气氛,进而推动高职生的社会化进程;再次,茶文化中的茶德能帮助高职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茶本身所蕴含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淳朴勤俭的美好品质能引导大学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去除功利之心、浮躁之心,变得心平气和,实现自身身心的和谐。将“廉、美、和、敬”的茶德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的熏陶,走出精神的贫瘠,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新时代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融入教材
思政教材是实现高职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因此,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中是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高职思政理论课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工程建设体系,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得到严格的保证,但教材的亲和力、趣味性、生动性还有待加强,如何实现教材在科学性、严谨性和生动性、可读性、贴近学生之间实现统一也是教材编写人员要努力的方向,茶文化中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将茶故事、茶诗等融入到高职思政教材中可以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可读性,让学生对茶文化有所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思政教材除了统编教材,还包括案例教材、实践教程、学习辅读教材等立体化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将茶文化融入到立体化教材和教师教学系列用书中,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思政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茶文化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弥补现有思政教材的缺点,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是对高职生认知水平的契合,让高职生更愿意阅读教材、亲近思政教育,同时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增强对茶文化的认知、认同。
(二)融入课堂
茶文化融入课堂既包括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也包括融入其他专业课程、公选课课堂。首先,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思政课堂在高职思政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将茶文化中的茶德、茶精神、茶故事等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融入到思政课堂中,对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趣味性有重大幫助,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课本的现状。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中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不能为了讲茶文化而讲茶文化,而是通过茶文化的相关案例、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在了解茶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内化相应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提高思政课的成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有所启发。其次,开设茶文化相关的课程,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在开始探索茶文化相关的选修课。
(三)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用文化渗透的方式熏陶、感化高职学生比一本正经的理论说教更能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茶文化形式多样、思想内涵丰富,推进茶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中对于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将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可以通过创办茶文化社团、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茶知识竞赛、茶技表演、茶诗会等多种形式,在各种茶文化活动中渗透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彰显高职思政教育的文化性,学生在深入体验茶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内化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
(四)融入实践教育
将茶文化融入实践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茶园、茶叶基地等形式展开,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近距离接触茶叶、茶的制作、泡茶、茶艺表演等,也可以组织大学生亲自釆茶、制茶、泡茶,通过与茶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悟茶道、茶礼,进而感悟人生哲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实践教育中融入茶文化,让高职生对茶文化有更直接和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于茶文化的传承和高职生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作者简介:
李霓(1965.01-),女,四川雅安人,汉族,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