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椒类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0-04-21张群峰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蓟马喷雾温室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温室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椒类作为温室内主栽品种之一,面积也不断扩大。据统计,北京地区目前种植品种有60余个,占其温室蔬菜种植面积的26.57%。但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轮作倒茬相对困难,以及温室中温湿度较高等原因,导致病虫害极易爆发,防治难度很大。目前针对椒类常发病虫害,生产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种植户使用农药中存在过量、单一、频率高等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使得防治效果逐步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温室椒类种植的调查研究,总结温室椒类常见病虫的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疫病

◆致病病原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为害特点 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叶片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病斑,水渍状边缘为黄绿色;茎部多在近地面处发病,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暗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部以上茎梗也易凋萎死亡;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漬状软腐,引起腐烂,潮湿时病部覆盖白色霉层。

◆发生规律 温室内4月上、中旬中心株出现。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浇水后土壤湿度大,易积水,发病迅速。设施内湿度大或棚膜上凝水结露的情况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 常用防治方法有:①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华螺丝王‘老陕螺丝王‘满丰二号‘尖椒 22‘中农 368‘陇椒等。②轮作倒茬,可与十字花科、豆科及葱、蒜等蔬菜实行倒茬轮作。③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并进行高温闷棚消毒。④高畦深沟种植。⑤药剂防治。可选用 72%霜脲·锰锌WP 100~167 g/667 m2喷雾,25% 甲霜·霜脲氰WP 400~600倍液灌根,18.7% 烯酰·吡唑酯 WG 100~125 g/667 m2喷雾,68% 精甲霜·锰锌WG 100~120 g/667 m2喷雾。

白粉病

◆致病病原 子囊菌亚门的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Liv.)Arn.],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为害特点 叶片受害为主。叶正面出现边缘不明显的黄斑,有时黄斑中会有一些坏死的组织,叶背可见白色霉层。初发时霉层稀疏,受叶脉限制,后期白色斑点连成片,使整个叶背成为白色。

◆发生规律 温室内多见于3~6月份或9~11月份。在25~28℃和50%~80%的相对湿度及弱光照情况下该病易发。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选择通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③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病叶应及早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以断绝循环侵染途径。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武夷菌素AS 150倍液,3%多抗霉素WP 150~200倍液,9%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EC 67~100 mL/667 m2,0.5%几丁聚糖AS 120~160 mL/667 m2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发病较重时可选20%三唑酮EC 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WG 2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直到病情得到控制为止。

灰霉病

◆致病病原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为害特点 苗期为害叶、茎、顶芽,发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倒而死。成株期为害叶、花、果实。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初成淡黄褐色病斑,逐渐向上扩展成“V”形病斑。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以上枯死。花器受害,花瓣萎焉。果实被害,多从幼果与花瓣粘连处开始,呈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引起全果褐斑。病健交界明显,病部有灰褐色霉层。

◆发生规律 病菌较喜低温、高湿、弱光条件。发生适宜温度20~23℃,设施内在12月~翌年5月为害。冬春低温,多阴雨天气,棚内相对湿度90%以上,灰霉病发生早且病情严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块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采用覆膜滴灌除湿技术,地面覆膜可阻止土壤水分蒸发,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一般在生产中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垄面及暗灌沟用薄膜覆盖,减少土壤裸露面,采用膜下软管滴灌或膜下暗灌等技术,有效地降低温室的病叶率和病果率,防效达80%以上。②及时摘除残花,在败花和幼果膨大期,及时摘除在果面、地面的残花是防治灰霉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③通风降湿,增加二氧化碳,一般日光温室生长中期,加强放风排湿,是控制灰霉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为:上午日出后使室温迅速上升到30℃左右开始放风,使温度降至20~25℃,湿度降至70%。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160~220 mL/667 m2,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90~120 mL/667 m2,0.5%小檗碱盐酸盐水剂200~250 mL/667 m2,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25~250 g/667 m2等进行防治;发病重时选用50%咪鲜胺锰盐WP 30~40 g/667 m2,80%嘧霉胺WG 30~45 mL/667 m2进行喷雾。

病毒病

◆致病病原 我国已发现的毒源有7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X病毒(PVX)、苜蓿花叶病毒(AMV)、蚕豆萎蔫病毒(BBWV)。

◆为害特点 为害叶片和枝条,主要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4个症状:①花叶型。顶部嫩叶叶片皱缩,出现凹凸不平的花斑,发病初期,嫩叶叶脉呈明脉。②黄化型。整株叶片褪绿呈金黄色,落叶早、早衰。③坏死型。花、蕾、嫩叶变黑枯死脱落,顶枯;茎秆上出现褐色坏死条斑;果实上出现黑褐色大型环纹,果实顶端变黄。④畸形。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蕨叶状,植株矮化,茎节缩短,僵果,叶片暗绿色,植株矮小,枝条多,呈丛枝状,结果少。

◆发生规律 病毒传播主要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播两大类,虫传媒介主要是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烟粉虱等,接触传播主要是农事操作传播。温度33℃以上,湿度60%以下,强光照和多雾条件下发病较重。高温、日照多、空气相对干燥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②种子消毒,播种前可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4 h,然后再用10% 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30 min,捞出后冲洗干净后播种。③及时浇水施肥,在发病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可以减轻病情,增强作物的耐病力。④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等传毒介体,及时喷洒10%吡虫啉WP 2000 倍液或 25%乙基多杀霉素SC 1000倍液,杀灭传毒介体。⑤用药预防,育苗时、定植后,每间隔10天左右喷洒1次2%氨基寡糖素AS 160~267 g/667 m2,4%宁南霉素AS 5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AS 200倍液,6%寡糖链蛋白WP 75~100 g/667 m2,连续3~4次,轮换用药。

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蚜虫

◆为害特点 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枝叶。造成叶片卷曲,生长点枯死,植株生长不良。蚜虫为害还可引起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可传播病毒病,造成植株花叶、畸形、矮化等症状,受害植株早衰。

◆发生规律 设施内常年发生,一年可发生20~30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繁殖适温为16~22℃,干旱或暑热期间,小雨或阴天气温下降,对种群繁殖有利。当密度大或营养条件恶化时,产生大量有翅蚜并迁飞扩散。

◆生活习性 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为:①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植株病残体。种植前进行高温闷棚;银灰色膜覆盖栽培。②物理防控。棚室内悬挂黄色诱虫板,30~40张/棚进行诱杀。③生物防治。悬挂异色瓢虫卵卡,益害比为1:50进行释放,中心株益害比可按1:25进行释放。④药剂防治。可选用1.5%苦参碱SL 30~40 mL/667 m2,10%溴氰虫酰胺SC 30~40 mL/667 m2,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20 mL/667 m2。

蓟马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锉吸心叶、嫩梢、嫩叶、花及幼果的汁液,为害叶部形成密集小白点或长条形斑纹,花蓟马吸食花器,易造成果实畸形,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发生规律 设施内以葱蓟马(Thrips       alliorum)、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发生最为普遍。设施内一年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25℃,相对湿度60%以下时,利于其发生。

◆生活习性 成虫对蓝色有强烈的趋性。卵产于叶肉组织中,即将化蛹时从植株上落到土壤中。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为:①农业防治。设施内铺设地布或地膜栽培,并及时清洁田园。②物理防治。棚室内悬挂蓝色诱虫板,30~40张/棚进行诱杀。③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或东亚小花蝽,根部撒施剑毛帕厉螨,同时叶部撒施巴氏新小绥螨,按100~200 头/m2释放,每 2 周1次,共3次;东亚小花蝽按500~1000头/667 m2释放。④药剂防治。可选用19%溴氰虫酰胺SC 3.8~4.7 mL/m2苗床喷淋;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按160~200 g/667 m2喷雾;21%噻虫嗪SC按10~18 g/667 m2喷雾。

粉虱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叶片的汁液,造成被害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烟粉虱大量分泌蜜露,堆积于叶片和果实上,引起煤污病。传播病毒,造成植株皱缩、矮化、畸形,严重影响产量。

◆发生规律 设施内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常混合发生。温室内一年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严重。春末夏初数量上升,秋季上升迅速达到高峰。

◆生活习性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为:①农业防治。选育无虫苗或间作驱虫作物,如芹菜、茴香等。②物理防治。棚室内悬挂黄色信息素诱虫板,30~40张/棚进行诱杀。③生物防治。释放烟盲蝽,500~1000头/667 m2。④药剂防治。可选用25%噻虫嗪WG 7~15 g/667 m2定植前3~5天喷雾或2000~4000倍液灌根;19%溴氰虫酰胺SC 4.1~5 mL/m2苗床喷淋;50 g/L双丙环虫酯DC按55~65 mL/667 m2喷雾;11%螺虫·噻虫啉SC按30~40 mL/667 m2喷雾。

叶螨

◆为害特点 成螨和若螨聚集在叶背刺吸为害,被害叶片上出现细小的斑点,数量大时被害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上面覆白色细网,为害后期叶片呈干枯火烧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发生规律 设施内主要叶螨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及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一年发生10~20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发育适温17~28℃,干旱环境易爆发。温度达35℃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5%时,不利于其繁殖。

◆生活习性 聚集生活,种群密度大时可吐丝结网,利于扩散。有向上爬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为:①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残体、杂草,定植前温室消毒处理,培育无虫苗。②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叶部撒施智利小植绥螨 5~10头/m2,点片发生时中心株 30 头/m2,每2周释放1次,释放3次。或叶部撒施加州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中的一种, 按300~500头/m2,每周释放1次,释放3~5次。③药剂防治。可选用0.5%藜芦碱SL按120~140 g/667 m2喷雾;43%联苯肼酯SC按20~30 mL/667 m2喷雾。

参考文献:

[1] 廖锦钰,刘勇,张德咏,等.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长江蔬菜,2019(20):78-80.

[2] 王红丽,鲁自芳,李秋丽,等. 辣椒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19-124.

[3] 郭子軍,周东亮,王姣敏,等.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9,39(3):102-103.

[4] 郭喜红,董杰,岳瑾,等.释放拟长毛钝绥螨对草莓和板栗害螨的控制作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1):30-32.

[5] 谷培云,马永军,焦雪霞,等.释放捕食螨对彩椒上蓟马防效的初步评价[J].生物技术进展,2013,3(1):54-56.

[6] 侯峥嵘,李锦,李金萍,等.释放东亚小花蝽对三种设施蔬菜蓟马的防治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2):67-70.

[7] 李金萍,郭喜红,侯峥嵘,等. 释放异色瓢虫对北京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4):38-41.

作者简介:张群峰(1973-),女,天津人,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

[引用信息]张群峰.温室椒类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1):24-27.

猜你喜欢

蓟马喷雾温室
还原喷雾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昆明地区危害苹果的蓟马发生初步调查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如何防治大棚茄子葱蓟马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对捕食螨在蓟马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睡眠喷雾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