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低剂量螺旋CT对腺样体肥大儿童的诊断价值

2020-04-21蒋中灿冯光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腺样体鼻咽内窥镜

刘 巍,蒋中灿,冯光亚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遵义 563100)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临床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腺样体肥大极易堵塞起到,影响患者正常呼吸,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慢性缺氧,对其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如果药物治疗腺样体肥大无效,还需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及早对腺样体肥大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早制定针对性的、合理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2]。当前临床诊断腺样体肥大的方法有纤维鼻咽镜镜、CT等,纤维鼻咽镜虽然可准确的观察腺样体组织,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依从性较差,因此纤维鼻咽镜在腺样体肥大患儿检查中无法广泛推广、应用。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低剂量MSCT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为进一步研究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腺样体肥大的准确性,纳入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具体细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2019年8月为研究时段,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是本院收治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女性22例、男性38例;年龄在2~11岁,年龄均值为(6.58±1.54)岁;病程在3-15个月,病程均值为(9.06±2.54)个月;体重在5.6~29.6 kg,体重均值为(17.62±3.44)kg。

纳入标准:①均存在不同程度听力下降、呼吸不畅、流鼻涕、气急、打鼾、鼻塞等症状。②无器质性病变。③患者家属签署有关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未开展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②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③临床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者。④合并遗传性、先天性疾病者。⑤合并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

采用GE64排128层螺旋CT(Optima CT660),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协助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家属穿防护衣陪同患儿接受检查,以听鼻线为基线,扫描范围蝶鞍至口咽层面,行鼻咽部常规螺旋容积扫描,电压90~100kv、电流10 mA~230 mA(自动mA),层厚5 mm,螺距1.0~1.2 mm,扫描三位重建层厚、层距均为0.625 mm。将容积数据导入工作站(AW4.6)、三维处理软件包(3D)、以互动形式装载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三幅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失状位扫描时将腺样体最突出点作为扫描起点,重建与斜坡面的鼻咽腔最小截面垂直的图像,定位后鼻孔、口咽部作为视角,形成前视位、后视位图像。再启动仿真内窥镜软件(Navigation),展示飞行像格,系统默认使用透视表面遮盖显示(SSD),将参考点分别定标口咽部及双后鼻孔,形成3D鼻咽后视及前视仿真内窥镜影像。根据要求定义内窥镜观察参数,如显示角度、深度和距内窥镜的显示距离,并与数据集连接,使其能通过鼻咽腔狭窄通道形成最佳3D鼻咽仿真内窥镜影像。所有患者检查操作均由同3名具有相关资格证书、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CT技师、医师共同完成,确定最终影像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敏感性计算方法是真阳性除以真阳性与假阴性之和;特异性计算方法是真阴性除以假阳性与真阴性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计算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

6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64排低剂量螺旋CT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是96.67%。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为98.28%,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 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

3 讨 论

腺样体位于鼻咽后壁与顶壁的交界部位,同时也位于双侧咽隐窝之间,枕骨底部、蝶骨体前方。胎儿在出生后,腺样体会逐渐增大,一般在5-8岁时会增至最大,10岁以后又会逐渐萎缩[3]。受到炎症刺激的影响,会发生病理性肥大,邻近的器官、组织等均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腺样体肥大[4]。腺样体肥大会堵塞患者后鼻道,出现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同时也会堵塞后咽鼓管,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患者听力会逐渐降低。张口呼吸以及上呼吸道持续性阻塞,会影响患者颌面部正常发育,进而引发腺样体容貌,对其生理、心理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5]。当前,手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患儿较小,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手术切除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因此建议8岁以下的腺样体肥大患者不宜采用手术治疗[6]。在治疗之前,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确定患者手术适应症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鼻咽侧位片在诊断腺样体肥大中,只能形成二维平面图像,无法清楚的显示出咽旁间隙、咽隐窝、圆枕、咽鼓管咽口等结构,诊断准确性较低。本研究示: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P>0.05。64排低剂量螺旋CT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是96.67%。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为98.28%。提示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腺样体肥大准确性高,且辐射性低。金建国[7]等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接近,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如下:64排低剂量螺旋CT实现了清楚、准确、快速、无痛诊断腺样体大小、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关系,气道形态学改变,多角度、多维度旋转观察,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的分析、判断病灶。在64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下,可见肥大腺样体两侧对称,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呈裂隙状或半月状的鼻咽腔狭窄,甚至闭塞。大部分肥大腺样体不会累及周围的组织,可伴有中耳炎、鼻窦炎症、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考虑到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建议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最大限度提高临床诊断安全性。

综上所述: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64排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且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该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腺样体鼻咽内窥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