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2020-04-21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血液

李 鸿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32)

护理风险是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一系列不良事件[1]。血液透析的风险较高,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因此,如何发现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防范对策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我院通过对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防范对策,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接收诊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将1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龄42~65岁,平均年龄(51.1±3.2)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2.3±1.8)年;观察组患者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2.3±2.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7±1.6)年。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组间比较。本次研究经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液透析工作中的风险因素:(1)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如果操作不当,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2)尿毒症患者没有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及透析后的注意事项。(3)护理人员没有告知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患者由于对透析的恐惧可能会妨碍透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1.2.2 防范对策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防范措施。包括:(1)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透析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能够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2)告知患者透析结束后生活中相关的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患者血液透析后的饮食和生活,对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给予有效的指导。只有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患者才能保证血液透析的质量,实现疾病的改善。(3)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规范患者的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护理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 P S S 1 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n(%)]

2.2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患者投诉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采取防范对策后,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患者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6.7%、3.3%、10%,对照组患者的患者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患者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18.3%、13.3%、25%。两组患者在上述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患者投诉发生率[n(%)]

3 讨 论

尿毒症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常常由于护理人员不规范的操作及自身风险意识的薄弱,导致护理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血液透析护理中应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透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采取防范对策能够显著性降低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血液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多彩血液大揭秘
纠纷
神奇血液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