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2020-04-21邓佳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代偿肝硬化实验组

邓佳蓉

(荔浦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广西 桂林 546600)

人体内的肝脏器官具有代偿功能,而且功能较为强大,因此早期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中并没有明显的病症表现,但是随着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肝硬化的程度也在逐渐加深,直至发展为失代偿后,患者才会出现肝功能减退以及门脉高压的症状,严重者直接导致其他脏器器官出现功能异常的状况,患者肝脏方面的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1]。肝硬化晚期患者经常会伴随各种并发症同时出现,例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腹水以及肝性脑病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临床医疗状况来说,对临床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症状的基本原则就是控制病情发展。因此患者的预后效果与实施的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共45例。排除在治疗前出现严重并发症、精神障碍无法与之进行沟通交流、且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在25~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56±5.21)岁;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在26~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06±5.34)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患者在入院后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叮嘱患者多休息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正确用药,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以及通知并安排患者的复查时间。

1.2.2 优质护理

(1)健康宣导: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详细的病情讲解,例如:发病原因,治疗措施、临床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进行科学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学识背景以及心理状况,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与患者的家属也要多沟通,促进患者与其家属的关系,通过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定期安排患者进行主题活动,加强病房内患者之间的沟通[2]。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相关病情,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维生素较多的食物以及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对患者的肠胃造成负担;禁止患者饮酒吸烟等对肝功能造成损伤的行为。

(4)皮肤护理:保证患者的皮肤干净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皮肤,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出现压疮或皮肤发炎等症状。

(5)病情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出现肝性脑病等病症先兆,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治疗处理。

(6)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建立档案,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患者需要复查时提前与患者确认来院时间,叮嘱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感,及时来医院进行检查就诊,并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医院的随访电话,避免患者以及家属漏接电话[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在入院时以及出院时分别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情况测评,其中包括患者的情绪、对病症的态度等,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情况越差。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行t检验,通过(±s)表示。P<0.05表示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入院时 出院时实验组 23 128.56±17.24 102.75±14.51对照组 22 128.34±17.96 115.26±15.94 t-0.0419 2.7552 P-0.9668 0.0086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2 3 4 3.2 7±5.3 6 8 9.6 9±6.7 2对照组 2 2 4 4.1 5±5.1 6 7 5.5 1±6.5 4 t-0.5 6 0 6 7.1 6 8 9 P-0.5 7 7 9 0.0 0 0 0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导致出现肝硬化症状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而且逐渐趋近年轻化[4]。肝硬化在临床中的治疗相对漫长、病情复杂多变,患者一旦发展至失代偿期极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降低。根据我国医学家们的大量研究发现,在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间实施高品质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饮食以及各种与患者有关的细节进行全面护理的模式,对于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帮助[5]。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102.75±14.5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15.26±15.94);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 9.6 9±6.7 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5.51±6.54),说明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良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对于该病症有了新的认识,可以战胜心里的恐惧,自主调节心理状态,积极的面对治疗,患者愿意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治疗,在饮食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患者得到合理饮食同时保证了自身的膳食平衡,良好的作息时间使患者拥有良好的睡眠状态,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更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代偿肝硬化实验组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