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2020-04-21陈善萍
吕 樱,杨 旭,陈善萍
(普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云南 普洱 665000)
新生儿窒息主要是指由于产前、产时及产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让胎儿出现缺氧后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出现循环障碍、呼吸障碍等现象,使得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内无法开展自主呼吸、建立规律的呼吸等现象,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青紫、苍白、呼吸浅表、心跳不规则、肌张力松弛、喉反射不灵敏等[1],若不及时进行复苏处理,将会导致新生儿死亡现象。为了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的效果,本基层医疗结构进行了培训前后的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机构在2017年10月开始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观察组),与2017年10月前未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选择新生儿各150例进行观察,参照组150例新生儿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孕周36至42周,平均孕周为(39.10±0.56)周;观察组150例新生儿中男性82例,女性68例,孕周37至41周,平均孕周为(39.23±0.42)周。本次参与观察的医护人员均为同一批,共35人。对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 方法
参照组护理人员未接受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具体模式如下:(1)制定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规范:针对产房内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相关医疗设备、配置等进行更新,严格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标准、要求及复苏流程,针对高危产妇在产前实施产儿科会诊管理、宫外及宫内转诊管理、生产过程中儿科医护人员进入产房辅助管理,要求每一位新生儿要配备一名专业的儿科医生及护理人员,规范新生儿复苏后转运回病房的转运制度等,针对窒息复苏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及强化。(2)明确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式的内容: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心建立及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团队”,选择产儿科相应的医护人员参与强化培训管理,由机构负责人担任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的管理人员,选择新生儿科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高、责任心高的医护人员作为培训主要指导人物,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内容。(3)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重点操作:指导产儿科医护人员学习正确的复苏流程、操作步骤等内容,以《指南》为标准及要求,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正确使用时间、操作技巧等;指导医护人员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羊水胎粪污染及学习、掌握产房内的各项复苏设备及仪器。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及管理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1)管理质量评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过程中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的管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参照组的管理质量评分为明显低于观察组的评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模式下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
3 讨 论
新生儿窒息属于临床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临床中应早期发现窒息现象并给予专业的复苏处理,减少窒息的发生,提高窒息后复苏成功率,促进母婴结局的提高。
基层医疗结构在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基层医疗结构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窒息复苏的相关医疗设备、规范窒息复苏的培训重点及难点,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管理纳入医护人员继续接受教育的范围内[2]。针对医护人员实施多元化、定期及各种途径下的理论培训及实践培训,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管理标准、要求及制度等,及时发现实践复苏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优化处理,指导医护人员学习复苏过程中各项意外的处理技巧,实现产儿科的密切合作,在基层医疗结构中不断推广及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3]。
综上,基层医疗结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