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21周俊
周俊
(如皋港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如皋 226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1]。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中常首选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方法上分为侧方顶板系统及髓内钉系统,其中侧方顶板系统主要以动力髋螺钉(DHS)为代表,该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保持结构坚固,但是DHS抗旋转效果不佳,容易导致骨折端分离及不利于骨折愈合。而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为代表,该螺钉具备稳定、防旋转与抗压作用,并且手术创伤小及不影响骨折端血供,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2]。本次研究中以回顾性方式分析本院10 年间接收的56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 治疗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 年1 月—2020 年6 月共计收治56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外伤史、X 线或CT 检查确诊。其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9.2±1.2)岁;按照Evans-Jensen 分类:I 型21 例,Ⅱ型17 例,Ⅲ型14 例,Ⅳ型4 例。
1.2 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均接受PFNA 治疗,主要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成功后均让患者仰卧手术床。常规进行术区消毒铺巾,将患肢固定于骨科牵引床,健侧肢体保持外展屈膝位,患肢内收内旋,在左侧股骨大粗隆顶点沿臀肌的走形做出长度5 ~8cm 大小的切口,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显露股骨大粗隆顶点,于顶点中前1/3 部位用三棱开口器直接开口,再从开口器中空通道插入导针进入髓腔,沿导针利用保护套插入空心钻,扩大入口,利用瞄准器以手动方式插入到患者髓腔中。医师借助C 型臂X 线机对主钉深度及位置进行合理调整,在近端螺旋刀入口部位打入导针,导针置于股骨颈中央略下位置,旋转刀片沿导针将螺旋刀插入,后续逐渐的轻力敲击到深层部位,透视位置满意将远端螺钉拧入,根据实际情况锁定及安装尾帽。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及逐层缝合切口,切口部位可覆盖无菌纱布。
在术后予以持续的心电监护及吸氧;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合适抗生素预防感染;对术后引流情况、患肢肿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卧床期间注意预防静脉血栓。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主要在术后第2d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踝背伸肌收缩运动,90 次/轮,每天分时段完成6 轮锻炼,每隔2h 翻身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术后第3d 性髋、膝及踝关节屈曲运动,10min/次,2 次/d,注意观察切口不良情况,持续训练搭配主动及抗阻训练;术后1 ~2 周进行屈髋屈膝运动,可逐渐增加训练幅度;术后2 周借助X 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可下床者先拄拐下床,之后正常行走与负重;出院时刻嘱咐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做好自我防护,定期返院复诊以了解骨折恢复情况,这便于指导患者进一步进行功能锻炼[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随访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髋关节功能恢复主要是在术后6 个月时评价,根据Harris标准评分进行评价,评分表包括疼痛、功能、下肢进行等内容,总分为100 分,评分90 ~100 分为优,70 ~89 分为良,70 ~89 分为可,70 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 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所有的56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 ~30 个月,平均16 个月。不同分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不同,主要是随着分型的增加,手术时间增加及出血量增加,56 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41±6.69)min,平均出血量为(112.23±10.15)ml,见表1。
表1 56 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s)
表1 56 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s)
分型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Ⅰ型 21 35.14±4.25 51.12±5.36Ⅱ型 17 51.12±5.41 84.45±7.62Ⅲ型 14 62.26±6.41 116.36±9.25Ⅳ型 4 75.41±7.55 181.12±14.42合计 56 55.41±6.69 112.23±10.15
2.2 髋关节功能
术后6 个月不同分型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同,56 例患者髋关节恢复优40 例,良11 例,可4 例,差1 例,优良率91.07%。见表2。
表2 56 例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例)
3.讨论
股骨粗隆处在大小粗隆间,具体由松质骨所构成。股骨粗隆间很脆弱,稍不注意会使得该部位出现骨折[4]。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这一群体的发病率很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老年群体因机体免疫力比较差,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尿路感染,这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5]。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当前则多予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治疗疾病上,基础原理主要是对骨折进行良好复位及牢固固定,这允许患者尽早离床进行活动,可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诸多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7]。在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上,既往多是采取DHS 的方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应用DHS 治疗有很高的失败几率,这容易出现固定失效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预后不佳,所以以PFN 为治疗方式的治疗策略被推广到对疾病的治疗中,PFN 的生物力学符合生物负重力线,明显降低钉棒结合部位的张力与压力,但是研究表面PFN 用于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欠佳,而老年群体常伴骨质疏松,所以需要应用更加合理的手术方法[8]。PFNA 则是在PFN 基础上改进的手术方法,该治疗方式继承原有PFN 的优点,在手术上借助螺旋刀片锁定取代传统螺钉固定,这可取得良好抗旋转稳定性以及抗内翻畸形的能力,对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9]。手术毕竟属于一种创伤性操作,所以对行PFNA 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是强调在术后尽早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通过早期锻炼的目的是有效缓解患肢疼痛,缓解肢体肿胀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髋关节功能[10]。本次研究采取了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56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 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患者均完成手术并且在术后也均获得了6个月及以上的随访,在随访6 个月显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在90%以上,各型的骨折患者在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平均数值较好,提示手术治疗的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PFNA 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帮助患者尽早的回归到正常生活及工作中,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