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2020-04-20吕越姝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信息技术

吕越姝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得以高效推进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例分析活用教学语言,在活解专业术语、活化课堂提问、活评学生表现等三个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而完成高效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语言;活用

一、活解专业术语

(一)故造悬念,调动兴趣

小学前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多为学习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及操作,实操性及趣味性强,学生学习兴致较高。所以刚学习LOGO编程语言,面对大量的英语命令及程序,学生易感枯燥无味,学习兴致直线下滑。此时,教师若能活用教学语言,在课堂中故意制造悬念,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将令教学事半功倍。

如教授《让繁琐变方便——重复命令》一课,笔者先展示一个正方形,并对学生说,“只要10秒钟,老师就可以将它变成一个圆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见证这个奇迹的时刻?”此时,学生纷纷一脸狐疑面面相觑,就等看着老师怎么“变魔术”了。

在学生的倒数计时中,笔者迅速修改REOEAT 4[FD 50 LT 360/4]中的部分数字,再按回车键确定,圆形神奇地绘制出来了。这时学生纷纷作惊讶状,想学着“变魔术”,掌握这条神奇语句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二)活用类比,由“生”变“熟”

类比原是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但教学中,善于运用类比手法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专业名词变为具象的生活之物,瞬间让专业名词由“生”变“熟”。

如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Flash软件,教师解释 “帧”时,学生通常一头雾水,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将“帧”比作是一张画纸,在不同的“画纸”上画出相关联的图画,就可以做出动画了。之后再结合教材第三册(上)的特点,快速翻动教材,使右下角的小人物动起来。语言与实例的结合,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三)巧用幽默,理解深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巧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课堂,不仅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及遵守进入电脑室后的规定,笔者重点讲解教材第6页的“说一说”的内容,在讨论“为什么不能将垃圾留在电脑室里”时,学生积极发言,其中有一生说到因为垃圾会引来老鼠。这时,笔者顺势而为说了句,“对,老师也希望在我们课堂里不要多出一些小小旁听生——老鼠。”学生听后都会心一笑,还有不少学生表示,爱护干净就不用和老鼠做同学了。就这样,在学生的一片欢笑中,“不能留垃圾在电脑室”的学习约定自然地深刻于心。

二、活化课堂提问

(一)大小适中,好问不空

教学问题的设置,是学习内容的重要指向。若问题设置过小,课堂“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容易让教学过程碎片化,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整体把握;问题设置过大,学生又往往抓不到重点,也超过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制作个人小名片》一课,如教师提出“如何设置名片大小?”这类问题,学生基本不需要思考,便可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教师若能提纲挈领地提出“制作个人名片的步骤是什么呢?”便可将学生的学习精力迅速引入对课时重难点的探究,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大得多。学生顺着这一问题,在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对本课有整体的认识,同时也将相应的知识点逐个击破。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且明确思维方向。教师在设定问题时,可按照学生知识水平及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按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进行多层次提问,逐渐构建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

如导入“动作补间”动画知识点,笔者先展示一个直线运动的小车,在学生观察后,进行提问:要做出这一个移动的汽车可以用哪种常规方法?如果小车走的路程很远,需要添加的帧非常多可以怎么解决呢?小车动画在运动过程中,自身的形象有发生改变吗?如没有变化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可以做出同样的效果呢?

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学生既回顾了之前学习的“逐帧动画”,又通过对比“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在此中运用的异同之处,领会了“动作补间”在这里的用处,对新知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更为深刻牢固。

三、活评学生表现

(一)赞到点上,语印心间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认识计算机》一课中有“说一说”环节,笔者让同学们讨论“用力敲打键盘”这个行为对不对?不对又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踊跃举手发言。如学生答案为“因为敲打容易損坏键盘,如果坏了其他班的同学也就用不了了。”这时笔者及时发现了学生思想上“爱护公物”的闪光点。

不过,笔者不是单纯地表扬“你真棒”,而是改为“这位同学有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因为他不但知道敲打的动作会损坏键盘,而且还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想到敲坏键盘对别人造成的困扰。”两相比较,后者除了肯定这位学生的答案,还间接地让其他同学懂得了爱护公物、为他人着想的道理。

(二)引向细节,导向正面

教学评价最终作用是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而“细节关乎成败”,在评价上,教师除了要大处着眼,更要关注细节,将学习导向正面。

如教学《制作逐帧动画》一课时,有同学的动画会出现晃动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点评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失误点:“你的作品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以尝试再插入一次关键帧,看看操作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没错,插入关键帧后,新帧内的元素是默认被全选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引导,学生除了知道自己操作中的具体错误,在日后遇到问题时也懂得该如何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李相海.初等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

[2]马春燕.借助评价语言让学生更爱信息技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48-49.

[3]江榕春.多维度观察信息技术课堂[J].《科学文汇(中旬刊)》,2011(9):48-50.

[4]张艾琴.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J].《成果:教育版》,2009(5):112-112.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艺术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