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入厕问题
2020-04-20王小娟
王小娟
摘 要:入厕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生活环节,它能将一个人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展现出来。从小培养幼儿的入厕能力,不仅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幼儿入厕面临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入厕
一、幼儿园入厕教学现状
随着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入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虽然,教师们对这一教育在意识上引起了重视,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但根据我自身经历及对同行的一些了解,在入厕生活环节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我针对幼儿园幼儿入厕的问题,做了一番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统计中,有一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入厕的环节中。例如:中班的幼儿在入厕小便时,由于地面潮湿,不小心滑倒在地摔伤了胳膊。例如:在小班一女孩入厕跨小便槽时,小脚没有跨过去踩在了便槽里,扭伤了脚,从那以后,她再不敢独立入厕了。
问题2:“老师,我要上厕所”,在教学活动中總有幼儿要求小便,虽然在活动前都已如侧了,但又害怕他拉便便在身上,只好答应了幼儿的要求。但是,去入厕的幼儿一去不回,在盥洗室尽情玩耍起来,而正在专心于教学活动的老师也忘记幼儿的入厕行为。结果,幼儿在盥洗室里度过活动的大半时光。
问题3:就问题2之后,教学活动时该幼儿又提出要入厕,老师拒绝了,幼儿弄脏了裤子。
问题4: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有个别便后不会擦屁股,也不敢请求老师的帮助,直接把裤子提上了,结果裤子弄得脏兮兮的。
问题5:有个别幼儿入园前,养成随地大小便的不良习惯,入厕时总是哭哭啼啼,不去厕所排便。
二、原因分析
当前,教师们都理解“一日活动都是课”的含义,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那为何仍会频频出现类似以上的问题呢?我们结合上述问题,做了幼儿入厕调查细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忽视幼儿入厕教学和入厕能力的培养。
教师们对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等都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计划、目标,而对于生活活动,特别是入厕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计划,更没有细化的内容。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忽视幼儿入厕教学、忽略幼儿入厕能力培养,对入厕盲目化、随意性的教学。
(二)平时缺少对幼儿入厕技能的指导
幼儿入厕技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实践中学得的。由于教师无目标、无计划,没有详细的内容实施,也就缺少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技能指导,从而导致幼儿不会正确洗手,不会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养成了不良入厕习惯。导致发生不该发生的入厕事故。
(三)教师缺乏耐心,训练方法不当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有些教师也较重视幼儿入厕教学管理,但由于训练方法过于简单或有些粗暴,缺少耐心,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幼儿入厕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首先制订各年龄阶段幼儿入厕教学的目标
1.大班:
(1)养成定时大小便和便后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2)自觉地有序入厕。大便后会正确使用手纸。
(3)不在厕所里玩耍,懂得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中班:
(1)学会定时大小便,有困难时会大胆提出,便后主动正确洗手
(2)学会正确的入厕方法,并有序地进行入厕活动,学习大便后使用手纸。
(3)知道不能在厕所里玩耍,学习初步的保护自己方法。
3.小班:
(1)学习有秩序的入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2)知道便后要擦屁股,有困难时大胆提出,学习便后正确的洗手方法。
(3)知道入厕时不要玩耍,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方面
1.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
每个幼儿都是与众不同的,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性。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形成的。这些来自不同家庭成员不同教养观念、行为的影响,导致了幼儿不同能力差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加倍关注能力差的幼儿,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注重表扬鼓励幼儿
积极的鼓励幼儿、表扬幼儿是幼儿成长、建立自信的基石。在刚入园的小朋友中,有许多幼儿由于胆小,又不适应幼儿园的厕所。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亲近幼儿,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入厕方法,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以表扬,让幼儿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三)实施入厕教学的方法
1.多样式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1)儿歌法
幼儿在朗诵儿歌的同时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例如:让幼儿排队入厕时学念儿歌:小朋友,有礼貌,一个一个排好队,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来入厕。擦屁股时念儿歌:小手纸,手中拿;小屁股,翘起来;手纸对准小屁股;轻轻擦一擦,再把手纸折一折,再来擦一擦,屁股擦得真干净。在洗手时学说儿歌:小朋友,来洗手,伸出手,淋淋湿,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里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最干净。
(2)榜样法
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入厕习惯时,经常运用榜样、奖励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儿行为品质。如在组织幼儿排队入厕时,让未轮到的幼儿,欣赏有序小组幼儿的良好行为。在组织幼儿洗手时,组织几名洗手方法好的幼儿进行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幼儿欣赏,使他们产生要学习的想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良好行为,形成习惯。再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欣赏,使幼儿产生自豪感。
2.多方式培养幼儿入厕能力
(1)营造宽松愉悦入厕环境
老师的管制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如果幼儿怕生的话,就更加感到紧张,甚至因为紧张而忘记了上厕所,回到家后才反应过来。所以想要解决幼儿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的问题,首先要给幼儿一段时间去适应和熟悉环境,老师要对幼儿温和一些,让幼儿感到安全和亲切。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宽松、安全、温馨、愉悦的环境,给幼儿的关爱,让幼儿有安全感。这样,幼儿才会消除紧张害怕。
(2)注意因材施教,结合集体教育
对刚入园的幼儿,入厕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玩而忘了说,才尿湿裤子;二是紧张或害怕;三是因不会脱提裤子不敢说;四是换了陌生环境不愿在幼儿园大小便。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对症下药,如对尿湿裤子的幼儿,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耐心教育不责备。对紧张害怕的幼儿,多交流沟通,给与鼓励,从而消除他的紧张害怕情绪。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只要我们更加耐心、细心地教育,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每一位幼儿都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