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个性化阅读

2020-04-20杨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能力

杨玲

阅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一个学生素质的体现。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有一段这样的阐释:“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课外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学生在大量的知识的储备之下能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中小学校,特别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都令人担忧。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许多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有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很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知识、获取其他知识的能力,应引起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影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教师素质、阅读兴趣、阅读氛围、家庭环境和评价机制等因素。这几个因素中,每一个因素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都十分重要,都不容忽视。

一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教师坦言,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阅读能力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讲好课,如何管理好学生,至于阅读,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教师很少干涉他们。许多教师表示,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过学生的阅读状况,更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过学生的阅读行为。

二是学生缺乏浓厚阅读兴趣。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一位小学生说,她读什么书都要经过父母亲批准。由于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阅读兴趣的消失,使阅读变得缺乏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是学校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氛围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阅读也不例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中小学校,学生的阅读活动尚处在初始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引导,没能够在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是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对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阅读能力强的中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较为良好。许多中小学生表示,他们热爱阅读是因为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热爱阅读的影响。还有一些中小学生说,由于家庭成员喜欢读书,他们的阅读兴趣能够得到尊重。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还经常受到父母的指导。一些学生告诉记者,父母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受益匪浅。

五是缺乏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由于许多中小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些学生说,在阅读方面,他们没有受到过老师的表扬或批评。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记者说,考试得了一百分,老师不仅要表扬,还给贴小红花,可是,读了一本好书,老师却不表扬。由于缺乏评价的积极引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以新颖的角度思考问题审题立意,从而写出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作文,这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最好体现。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健全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习惯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外化。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语文阅读教学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作品、禁锢学生在阅读中应该得到的审美评价想象,使语文阅读变成纯粹的技术课,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几多无奈,几多尴尬。认识不到,是我们的无知;认识到而回避,则是我们的无能。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手段提高语言水平,点燃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置于新的背景,强化语文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體验和理解。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再停留在表面,有了自己独到的眼光。这样在作文中也更能游刃有余地写作,那么他思考的角度就会更新颖,肯定也会写出有个性的赋予文采的作文。

我以为,在课外阅读、课堂阅读、作文教学中,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我相信学生会在阅读中享受到阅读带来愉悦和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文能力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