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

2020-04-20陈玮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审美中学语文散文

陈玮殷

摘  要:散文一直以行文优美、题材丰富、布局灵活而著称,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开拓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感知散文美,增强对散文文体美的敏感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散文;审美;阅读

散文是初中阅读教学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一种文学样式,其优美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审美性阅读教学意在发展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在散文地阅读过程中把握美、感知美、理解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吟咏品味,感受散文的抒情美

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它是作者在生活中的有感而发,将情感和生命寄托于文字,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散文抒情美的特征要求学生能够用心感受每一个文字的灵动,透过字词来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做到心随文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美读的方法去品味语言,领悟散文的情感,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随着吟咏品味,学生将逐渐深入到审美体验之中,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节奏、感情的体验。

例如,《荷塘月色》中出现的“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等叠词,勾勒出荷塘四周景色的静谧,展现了作者独处时一种朦胧的感情,学生在诵读中,要注重把握这些叠词在散文中的运用,进而领略作者的心境。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以清新的意境呈现出了清丽隽永的风格,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作者在朴实的语言背后对济南山水的迷恋和喜爱,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一句,质朴的文字掩盖不住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学生要用亲切的语气来朗读,以表现作者的深情。

二、剖析感悟,把握散文的内在美

散文继承了古诗文含蓄委婉的特点,往往将思想情感蕴藏于景物描写、细节刻画之中,表现深刻的思想变化,看似不经意的着墨之中显现精深的生活感悟,具有情理交融、浑然一体的特点。如莫怀戚《散步》一文,作者选取平常小事——散步,来表现浓浓的亲情。作者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下,流露出子孙三代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深刻情感,不乏对亲情的深刻感悟,而其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深深打动读者。因此,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要细嚼慢咽,注重阅读感悟,以把握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散文的独具匠心还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与点拨,提高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以《背影》一课为例,全文用白描的手法记叙抒情,明丽典雅、古朴质实的语言巧妙地传达出了“父与子”之间的无限深情,特别是“父亲”买橘过铁道的场景,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勾画了“父亲”的高大形象。教师可以着重分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赶紧去搀扶他”这一小段,让学生揣摩白描手法的作用。

三、身临其境,体味散文的情趣美

散文的情趣即作家在散文中流露出来风神趣味,它凝炼了作家的机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思辨的光彩,它是散文文體格调的一个因素。缺乏情趣的散文,会显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秦牧曾说:“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意境的开拓。”情趣有的幽默诙谐,有的清新淡远,有的奇丽娇俏……但它们都有一种撩拨人思的趣味,能开拓和加深作品的意境。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从语言和格调风格上把握这一种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体味行文中诙谐幽默的语言、哲思议论的风趣,以及诗意的氛围和情韵。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百草园一段充满童真情趣。首先,观察是从儿童的心理进行观察的,石栏光滑,因儿童好奇心摸过,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是儿童拟人心理,至于覆盆子的酸甜是小孩爱尝野果的亲身体验。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色味俱全,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

四、循情入文,解读散文的自由美

“形散而神不散”是对散文结构、外在形式的准确概括,一方面散文不受时空、取材事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散文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运用灵活自由。因此,散文教学不能忽视散文形散神聚的自由美,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想象,跟随作者的联想、想象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寻找散文的情感联结点,让学生把握作者展开文思的脉络,培养学生体味心灵自由的美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启情,要教给学生循文入情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创造想象,实现思维上的自由,实现解读上的自由。

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一课时,如有学生提出“父亲”爬月台的行为其实是不对的,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更能说明“父亲”对“我”如大山般沉重的爱。面对这一全新的解读,教师不必急着下定论,反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保留学生自己独到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和独到的文本理解,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阅读成果,鼓励持有不同意见或想法的学生互相质疑,在质疑与讨论中取得进步。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把审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思考的意识,获得思想的提升,进而得到审美乐趣。初中散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性阅读在初中散文的教学是及其重要的学习散文的方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双喜.初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刍议[J].甘肃教育,2017,(09):57.

[2]郑炯.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17.

[3]杨云霞.初中现当代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审美中学语文散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