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都有两张脸

2020-04-20陈鲁民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秦相貌

陈鲁民

我们有两张脸,一张是自然的脸,肉体的脸,拜父母所赐,属于人的自然属性;一张是社会的脸,代表着我的身份、地位、成就、事业,是我后天自己挣出来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其实人人都有两张脸,也就是俗话所言,上帝给了人一张脸,他自己又造了一张脸。

我们平时说的丢脸,不要脸,被事实打脸等,都是指的社会的脸。譬如,吴王夫差兵败被擒,临死时要一块布盖在脸上,自言无颜在地下见忠臣伍子胥;乌江畔,项羽不愿单独身还,因无脸面见江东父老。

推而广之,贝多芬的脸就是他的《英雄》交响曲,梵高的脸就是他的油画《向日葵》,巴尔扎克的脸就是他的小说《人间喜剧》。同样道理,汉子激光照排是王选的脸,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的脸,阿里巴巴是马云的脸,腾讯是马化腾的脸。他们把这张脸看得重如生命,容不得丝毫差错。“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虽有名言“难得糊涂”,但对自己的“脸”却十分严谨。不仅亲自销毁了很多不满意的作品,还在编定自己的《诗钞》时说:“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画家吴冠中也经常毁掉不满意的画作,就是不想让他自认为不太成功的“脸”流落世间。

还有的人,把两张脸变成多张脸。川剧有一门变脸艺术,是好看不好学的绝招;社会上善于变脸的人也不少,且都是无师自通。俄国作家契珂夫的小说《变色龙》中那个巡官奥楚蔑洛夫,围绕着是不是将军家的狗这个问题,几分钟时间就变了好几回脸。这说明,变脸是世界共有“财产”。

哲学上说,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变脸,也是由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权势所决定的,正是民间俗话:“人一阔,脸就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阔了,对别人的脸就变了,像陈胜当了王之后,对他的穷朋友变脸;再一种是自己的脸随着别人的阔与贫、生与降而变化,像苏秦嫂子对苏秦发迹前后的前倨后恭。

變脸,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既然如此,达观者当取这种态度:一方面,自己的脸不要变得太快,反差太大,对领导固然要笑容可掬,对部属也不必冷若冰霜,对大款既无须敬畏,对穷汉也不必白眼。另一方面,对人家的变脸,你也不要太在意。倘若碰上有人刚对一个有权势者满脸“桃花盛开”,而转脸就对你颐指气使,你也无须生气,这不过是“见了穷人都狂吠,见了富人都摇尾巴”的一种属性罢了。说实话,人有两张脸就够了,没有必要变那么多张脸,还变得那么快。

大千世界,人各有志。平庸的人会千方百计地收拾自己那张自然的脸,抹脂擦粉,浓妆艳抹,打玻尿酸。有追求有作为的人,则想方没法美化自己那张社会的脸,把业绩做大,把文章写好,把人格提升,把事做足。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有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然脸和社会脸都应很漂亮,脸如潘安、卫玠,文如李杜、苏辛,这肯定是上上之选,人皆向往。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若爹娘没给我们那样一张好脸,那就自己努力,精心打造那张后天的社会之脸,以辉煌成就露脸,以不凡事业面世。请记住那句话:30岁前的相貌由父母负责,30岁后的相貌由自己负责。

猜你喜欢

苏秦相貌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羞辱”之恩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引锥刺股
为你的相貌负责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
前倨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