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活,我们生活的新常态
2020-04-20范娜娜
范娜娜
如果说过去的2019年是5G元年,那么毫不夸张地讲,2020年是属于云生活的划际之年。2020年春天的这场疫情,牵动了全民的心弦。疫情笼罩之下,企业延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学习、工作、娱乐,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人们惯常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在云上”成为新的生活状态。
云生活图鉴
云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不同的用户群体有着不同的画像。
广大学生云学习,老师们化身主播,学生们看视频上课。老师们一堂课要喊18遍“能听到吗”,学生们被钉钉打卡折磨得叫苦不迭。工作达人开启云办公,在家也逃不过“007”的日常。本来以为云办公可以浑水摸鱼,结果却是办公时间的无限拉长和领导的随时呼叫。“撸铁狂魔”们云健身,为了天鹅臂、马甲线、小蛮腰而奋战。甭管有没有用,器材用具先买了,线上课程先买了,态度端正了,总能获得心理的安慰。明星们也开始录制云综艺,在直播和连线中陪伴观众。湖南卫视推出了云综艺《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王一博变魔术、李维嘉给妈妈剪头发,接地气的明星日常让屏幕前的观众倍感亲切……
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大家都靠着“云”续命。很多人在假期安排了旅游,但因为疫情统统计划泡汤。一位朋友原本失落了好久,结果没过两天,就打满了鸡血,在朋友圈四处转发线上博物馆、云旅游、云直播的链接,本来要穿越大半个中国才能实现的博物馆奇妙之旅,现在窝在被窝里就能一一看到,不仅省去了门票钱,还附带专家的权威讲解,简直赚翻了。
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云社交,“沙雕”网友在线抛梗,创造快乐源泉;云监工,看火神山醫院迅速建起,为小叉车加油;云看房,VR实景实图,买房咨询、购房优惠,直播看房一站式搞定……
从产业角度来看,线上办公、视频会议需求稳步增长,钉钉、企业微信等在线办公软件日活增加,下载量也节节高升。钉钉数据显示,2月3日,有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
同样呈现爆发趋势的还有在线教育产业,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VIPKID、学霸君、网易云课堂等纷纷推出免费课程服务。2019年,国内在线教育十大平台融资额超100亿,而今年仅前两个月,在线教育平台融资额就已近百亿。
云娱乐产业的发展也势如破竹,手游、视频平台用户激增,使用时间拉长。27万人在“B站”参加云音乐节,王者荣耀服务器一度宕机……
就这样,云从一种单纯的技术,进化到更广泛的产业,进而弥散到全民的日常。云蹦迪、云相亲、云面试接踵而至,万物皆可云。从最初的恐慌无措、孤独寂寞到最后的张弛有度、自在随性,在云生活之下,人们达成了与自我的和解,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态度,全新感受到不再浑噩度日、陀螺连轴转后,生活的乐趣以及云生活的嗨点。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升职加薪、谈论买房买车、谈论焦虑苦闷,但却越来越少地谈论我们的居家生活,更不会去探究生活的本质。电影《白日梦想家》里就曾反复拷问生活的本质,主人公为此苦苦追寻,最终一句经典台词道尽了一切:开拓视野,看见世界,贴近彼此,感受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云生活的本质,亦是这样。让你看到这个世界,与他人更接近,发现更容易有共同语言,它实际上指向的是自由与开阔,平等与共享,蕴含着无限的丰富性与更多的可能性。连接、互动、结网而成社群,这其实也与互联网精神相契合。也恰恰因为如此,借助于互联网的东风,云生活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危机与生机相伴
2003年的“非典”,加速了电商崛起,零售业开始向数字化转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和企业“上云”的过程。云生活的全民化普及,也带动了云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为疫情的影响,旅游业动荡、餐饮业停摆、实体书店伤痕累累,线下产业成为受伤的重灾区。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更是公开“哭穷”,坦言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甚至公开发表求助信,为了拯救书店,和薇娅直播卖起了盲袋。
疫情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危机,但也暗藏着新的机会。与线下产业受挫颇多相对照的情况是,线上产业迎来了全面开花。在线办公软件、在线教育平台、在线问诊、在线买菜等业务一路高歌猛进,股价连连上涨。《云生活:从线上大数据看消费新趋势报告》显示,与2019年春节相比,2020年春节期间生鲜类APP订单同比增长了12倍。
这些云产业之所以能够迎来大爆发,不是没有缘由。穿越17年的风雨,再度回望“非典”时期,我们会发现,当时互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并不足以开启一场全民宅家云生活的大型社会实验,而今天,5G技术让网速不再延时,万物互联,一切得以顺利进行。加上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云产品与云业务做好了底层支撑,这些都使得云生活的用户体验不断优化。
可能有人认为云产业只是疫情期间的昙花一现,但其实中国的云产业已经步入正轨,疫情只是增加了人们宅居的时间,让人们在线下得不到满足的需求转移到了线上。毕竟居家生活的日子,人们的需求仍然存在。
其实不管人们是主动地宅居,还是被动地宅居,在疫情之下,云产业都实打实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云产业的及时补位,给大众吃了一颗安心丸,保证了云生活的后方供给。而经历了这段宅居时光,人们已经被培育出云上的生活习惯和线上的消费方式。即便回归正常生活,这种“线上+线下”模式依旧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9年12月10日到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与如今大火的外卖送菜、在线问诊、远程教育等数字化业务不谋而合。
技术的催化,加上政策的利好,还有需求的暴增,整个云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并不让人意外。宏观产业层面的变革可能在大众的感知里较为弱化,有些难以触及。那么落到个人与群体层面的,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变化。
工厂停工、餐馆关店、景点闭门,城市的脉搏逐渐放缓,一推再推的开学与复工,让人们产生了停摆期的“流放感”。这种暂时的漂泊不安,在互联网上找到了集体的突破口。
云生活了一个多月,情绪稳定的网民照常追剧、打游戏,朋友圈里满是放飞自我的大厨,甚至催生了2020年新的社交暗语,“今天你做凉皮了吗?”美食才艺大比拼在线上打造了一场狂欢盛宴。与其说人们是被动地适应云生活,不如说我们是在主动进行一场社会自救。而云也成为让我们生活更有趣、更丰富、更开阔的一种方式。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线下生活是有限度的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连接,而云上生活,则是我们与世界,我们与他人之间,只相隔一块屏幕的距离,连接无限制。世界与我们同在,而我们与千千万万人同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我相关。
不再是每个人过成一座孤岛,而是更多的交流互动,更紧密的连接和社群分享。宅居家中,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变得遥远,但因为互联网的牵线,云生活的同步,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在逐渐贴近。如同星星般散落在全国大棋盘上的网友在虚拟的网络ID之下,呼吸着同一片空气,脚踩着同一片大地,不用担心身材的歧视、相貌的美丑、金钱的多寡,大家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互联网的优良传统不懂就问的特性也被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倾其所了解的知识评论探讨,分享自己的认知盈余。不管是情感问题,还是烹饪技巧,需求与需求直接碰撞,事情的解决速度总是超乎想象。
人们神奇地达成语态的重合,获得了心灵的共鸣,离场与在线实现了大一统。网民在云生活中,共同见证着冰雪逐渐消融,春天如约而至。
云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宅居的悠闲时光,开发出了人们更多的潜力。很多网友趁着这个假期学会了诸多技能,尝试自制奶茶,成功烤出面包,健身细胞被开发,多看一些书,多了解一些防护知识……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那么问题来了,云生活在全面复工之后就会“凉凉”吗?答案是否定的。未来的大趋势将是线下生活有条不紊,云上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办公、教育、医疗、娱乐行业,都有向云端转向的趋势。这些在线业务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有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
不过,人们整体的生活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恰巧此次疫情成为加速转折点,成功培养出了一部分人的云生活习惯。应当认识到的是,云生活会逐渐成为未来的新常态,线上与线下生活将协调并进,没有所谓的喧宾夺主,更多的是一种自主选择。
当技术的浪潮袭来,互联网给当代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而这一次,一场全民云生活的实践徐徐铺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云生活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过出一种有意义的云生活?
当我们把云生活看作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性群体行为时,就会发现,“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已然彰显。就像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中写到的:互联网打破了群体沟通的成本,在无组织的情况下,人们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而在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超越传统的种种限制,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精力,灵活而有效地采用多种社会化工具联结起来,一起分享、合作,展开集体活动”。
会做饭的美食达人将菜谱和做饭的视频上传到美食平台,千万网友跟着学会了做饭;健身教练将运动教程上传到视频平台,无数网友跟着一起健身,增强体质;有人将碎片化生活的小视频、VLOG上传到网络之上,分享日常点滴;有人拍摄土味视频,分享快乐,博众人一笑;在线办公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免费开放软件,让更多人实现协同办公、网上学习……云生活并不是乏味得如同一潭死水,相反,在这种共享与连接中,人与人之间恢复了部落社会才有的温润关系充满人情,关注意义,回到现象,重视具体。
云生活除了用于内容消费,还被很多人用于内容创造和分享。而创造和分享就是每个人过好云生活最大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云生活不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生活手段,而是一种有变革意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除此之外,在态度上,我们也要端正对云生活的偏见。云生活不该被忽视,也不该被歧视。技术是没有原罪的,云生活也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导向。它不是放弃拯救的报复性狂欢,而是自我的沉淀,帮助我们找回原本的节奏与步调。
章诒和在《伶人往事》中曾经提及父亲章伯钧与马连良的交往:“不管北京城头悬挂什么旗子,马连良这样的艺人都细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精心琢磨那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角色。活在个体的生动感受中,以自己独特又隐秘的方式活着。”
问余此世欲何为,度日安宁聒噪微。生动地活着,用力地活着,任凭外界惊涛骇浪,内心的小宇宙总能平静安详。心不为线上或线下所束缚,坐拥一整块属于自己的疆土。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借助云,享受更便捷的服务,获得更轻松的消遣,但不可沉迷于此。赛博格的虚拟世界,虽连接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然则不可忽略现实仍然值得关注。
宅居久了,也會怀念火锅奶茶,想念同事的嘘寒问暖,盼望看到朋友的舒展笑颜。人们迫切渴望能够回归正常生活。毕竟过犹不及,在云端飘久了,也需要落地扎根。对每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都要保持审慎和节制,既要能够从地上到云上,也要学会从云上回到地上,保持对现实的触碰和对生活的敏感。
真正达到如斯境界,我们就可以怀有这样一种期待:科幻片里美好生活的样子,正在一点点写入云生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