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育人实践

2020-04-20李俊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立德树人

李俊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具体的学科课堂实例为依托,精心设计学科育人内涵,深入挖掘立德树人价值,注重学科德育思想的升华,以期为发挥学科成功育人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69-01

一、实践背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版课标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性和基础性,提炼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学科大概念,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学科课堂注入新课标的理念,挖掘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加深学生爱国情怀及知行合一。

二、实践内容

本文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体验网络数据库》一课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要兼具时代性和育人价值

《课标》提出“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最近一个名为“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红遍整个互联网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了解到该地图是由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王兆鹏教授及其团队历时五年,以数字地图的创新方式,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成果。为此,我将其引入并优化整合为教学内容。一方面数字地图是网络数据库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应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培养他们重视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唐宋文人的生平成长足迹和奋斗经历,用以展示和坚持我国独有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见,精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时政新闻或网络热点,通过剖析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育人内涵,并作为教学内容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体现和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

(二)探究项目要體现专业和育人相融合

《课标》提出“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本课例中,笔者设计了查找唐宋文人留存于世作品数量的探究项目,特意规定查找的年龄范围是13-18岁(隐含对标学生的初高中同龄阶段)。学生完成探究项目后,对唐宋文人的青少年阶段生平有了新发现、新看法和新体会。学生原本以为这些大文豪一定都是天资聪颖的学霸级人物,但没想到当中有些人其实也是很普通,几乎没有作品流传于世。笔者抓住这个时机,勉励学生面对高中学业的压力不要气馁,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而言,只要刻苦学习、用心专研、勇于进取,通过后天的努力,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取得辉煌成就。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课,开展项目学习与学科育人相互融合,体现精细的浸润式的隐形教育,使其发挥“1+1>2”的整体效用。

(三)问题引导要激发学科育人底层思考

《课标》提出“帮助学生成为有效技术的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在本课例中,笔者向学生讲解该网络数据库的时候,曾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唐宋文学作品、文献资料和生平足迹等原始数据很庞大,为什么王兆鹏教授能用如此新颖和创新的想法,将信息技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创造出这款爆红的网络应用呢?随着问题的讨论和展开,笔者通过激发学生回归思考学科课程的科学本质,认识到数据(包括大数据)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价值,引导他们体会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鼓励他们用好数据,用活数据,期望下一个创新爆红的信息技术应用就来自他们。

(四)学习反馈要量化收集巩固育人成果

在本课结束前,笔者使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如下表),量化和收集他们的学习反馈情况,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科育人成果。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前7道题依据李克特式5点量表设计。而第8道题,则采用开放式答题,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词云图来看(如右图),主要集中在“唐宋”、“数据”、“网络”、“数据库”等方面,达到笔者预期的学科育人效果,从而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知行合一。

总之,让教育回归初心,既要“教书”,也要“育人”。通过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推进课堂育人实践,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熊璋,李伟.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本质和育人价值[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703/c1006-31210915.html,2019-7-3.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立德树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