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研究

2020-04-20缪世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缪世兴

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兴趣,要转变教学理念,熟悉了解学生,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逻辑体系,培养数学思维,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后续的教学方案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研究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现有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平等地交流,让教师真正地成为学生数学学习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而要想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获得感,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教学,让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一、以尊重学生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高高在上,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学生无形之中在教师的面前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也让他们战战兢兢,表现得过于拘谨。而教师这种全能的形象,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内在自信心的培养是不利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想学,付出努力,也可以像教师一样优秀。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让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这样学生才愿意付出,才有信心去攻坚克难。所以,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反省自身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谦虚谨慎,是否做到了尊重自己和他人。要注重师德师风的修养,让小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二、师生全体参与

游戏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也是需要师生全体参与的,不过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所有参与人员都要积极响应,不会出现落单情况,小学生年龄小,会有性格腼腆,对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出现,所以教师不要遗忘这些人员,确保参与游戏的人员都能融入到游戏中。小学生也会人云亦云,看到别的同学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他们也会照样学样,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产生消极影响,或者有的学生积极参加响应,有的学生提不起兴趣,敷衍了事,时间一长,学生的成绩、心理、生理也会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好的更好,差的得不到改善,这样游戏教学的意义就没有了。因此,教师要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进步。

三、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问题意识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答和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在平行与相交的课程中,往往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相互平行的直线会相交吗?教师通过设问来测试学生相关知识概念的掌握情况。而实际上,互相的平行的直线是存在相交的可能性的,这一情况可能会引起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的不解。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平行的直线才不会相交。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通过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问题来开展教学,用问题引入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无意识状态下,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问题的指向和角度,不能讓学生陷入进入死循环,探索无法解决或不需要证明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学习学生的质疑精神,敢于质疑习题本和教师的数学错误。同时,要转变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根据问题和条件进行综合思考。学习在学习中,学生首先思考问题,然后根据概念知识得出结论,它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给他们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用直观演示法教学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知识,有一些知识,老师仅仅用语言是无法给学生讲清楚的,更使学生无法理解。但好的是,小学数学也有其形象的、立体的一面,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讲解时,更清楚,更直观,也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动手触摸、动手去画、去拼、去摆,进而促进学生理解。我们知道小学生虽然好奇心重,但是他们受知识基础的限制,理解能力相对有限,老师自己动手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真观的操作,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抽象知识达到轻松的理解,且记忆深刻。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时,老师如果只是讲解几加几,不但枯燥、单一,而且不易理解。如果老师结合一些简单的教具,如数数用的小棒,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老师给学生报数字,让学生学习加减,不但使两位数加一位数这样枯燥的内容显得生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灵活性,达到心中的学习目的,还能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刷新数学教学的成绩和现状。

五、通过有效的评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评价是学习效果的反馈,学生独立的评价能力逐渐发展。在小学早期,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太了解,所以老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外部评价获得准确的反馈,在学习中做出积极的调整。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更有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使他们获得更多理想分数。这是对小学生的积极鼓励,有助于今后他们进一步探索学习方法,以便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过程评价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老师能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规律和心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方法,努力使教学方法更加生动有趣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可以实现学生兴趣的培养,实现更多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彭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6-167.

[2]何彪元.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8-169.

[3]纪丽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78.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