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04-20张文远
张文远
【摘 要】将社会资源共享,既提高了社会资源使用的效率,又便利了人民,随着共享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的一股潮流,共享汽车应运而生。它比传统的租车业务在时间上更灵活、在空间上更分散、在费用上更低廉。共享汽车不仅可以消化过剩产能,还可以调整汽车行业的经济结构,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的配置, 为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机遇;挑战;共享汽车
引言
共享汽车, 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点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共享汽车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瑞士人发明。他们在全国组织了“自驾车合作社”,一个人用完车后,便将车钥匙交给下一个人,后来日本、英国等国争相效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共享为特征的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就已经在美国出现。如今随着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推动,共享汽车不仅拥有技术保障,而且在便捷程度、管理成本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1.国内外发展概况
国外,共享汽车在荷兰、比利时、丹麦、意大利和英国等国蓬勃发展。比利时主要城市专门为共享汽车开辟了和出租车一样的专用停车场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拥有 310 处市内共享汽车停靠站。德国正在考虑修改法律,准备在住宅小区为共享汽车开辟特殊停车位。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汽车共享会员迅猛增加,美国会员已接近 10 万人。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社会资源有限,在大型城市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上车牌难等大背景下,汽车消费将是一个困扰社会的新问题。这令许多人开始转变观念,倾向于加入共享汽车行列。短短几年时间内, 共享汽车在北京、泉州、南京、西安、上海、深圳等多个大中型城市落地开花。
2.共享汽车的优势
(1)这有助于节约资源、减少道路占用、缓解交通堵塞以及公路的磨损。使用共享汽车不用像私家车一样买保险,更不用花时间和金钱去保养打理。驾驶共享汽车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在公共停车场停放 2 小时内免费,更不受限行限号的影响。
(2)共享汽车可让那些无法承担私家车费用的人有机会用车,省去了购车和日常保养费用。养私家车虽然方便,但需要支付很多附加费用,比如油费、维修费、停车费和保险费。而共享汽车则将这些费用分摊给众多使用者,不用个人独立承担。
(3)环保效益突出,减少空气污染。相关数据表明, 大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已占百分之七十。大城市的许多空气质量监测点发现,汽车排出的污染物已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一辆电动共享汽车可取代 6--10 辆私家车,这意味着每增加一辆零污染的纯电动共享汽车,就能减少 6--10 辆普通私家车的排放。
(4)极大的降低出行成本。以目前共享汽車市场上最为普遍的分时租赁模式开展运营,计费按照 0.1 元/分钟+1 元/公里的价格计算,在同样的时间和距离下,共享汽车的花费比专车低、比出租车便宜 30%以上,利用共享汽车平台的优惠活动会更便宜。比如 15 公里行程,用车两个小时以内,共享汽车花费一般在 25 元左右,而打出租车则需要 40-45 元,专车的花费更高些。
(5)与“人找车”的网约车模式不同,共享汽车是“车找人”。使用者的信息会与公安部门联网,纳入诚信认证体系。人证不匹配、有信誉问题的用户, 无法通过审核。在使用途中,如果出现任何交通事故,使用者只需第一时间拨打租赁公司电话,公司会派专人到现场帮助处理。如果使用中被贴罚单或产生违章, 由租车人自己承担。也就是说,收到罚单后,租赁公司会根据时间查找到使用人的情况,扣罚分数或罚款都是“跟着人走”。
3.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盈利模式尚未建立。目前,共享汽车运营商中实现盈利者寥寥,网点布局的滞后影响了用户体验。由于共享汽车在发展初期车辆覆盖率低、停车网点太少,共享汽车投放的数量和用户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匹配上。用户的实际使用中,找车、停车成了难题。在欧美,共享汽车已是成熟市场,每辆车日均订单在7 单以上,而我国每辆车的日均使用频次在 2--3 次之间,仅略高于私家车,企业在购车、布点上的前期投入,很难短期内收回。
其次,早期或增添城市拥堵。当共享的车辆在城市投放量足够大、密度足够广、用户使用足够方便的时候,这部分车辆将替换部分新车购买的需求。不过,在共享汽车发展早期,对私家车的替代效应有限,反而增添了路面行驶的汽车总数,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堵。此外,一些共享汽车的模式为随取随停,或也将加剧停车难问题。
再次,无法随借随还,审核存在一定“盲区”,监管有待加强。目前,共享汽车绝大部分实行站点化运营,无法随地借车、随地还车。下单时要选择还车地点,但每个网点有还车数量限制,只能选择可以还车的网点,而上下班高峰时常常不能去想去的目的地还车。
最后,市场拓展遭遇瓶颈。停车和充电不便,是目前共享汽车的痛点。网点布局和公共充电桩数量直接决定了共享汽车的使用方便程度,进而影响到车辆投入的数量,中心市区寸土寸金,可利用场地较少。伴随着共享汽车加速普及,充电桩和停车位建设缓慢、充电设施没有充分利用、共享汽车专用车位被燃油车占据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共享汽车还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密集地出现在市民身边,也无法有效缓解存在的“车桩分离”的现象。
4.如何更好地发展
首先,政府要在环境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大的引导和支持。铺设一张足够密的共享汽车服务网络。在停车位的划定方面,给共享汽车更多的停放区域。对城市重要商业区域、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居住区、旅游景区周边等场所,施划配套的停车点位,规范共享汽车停放。合理进行网点布局和布置公共充电桩数量,完善共享汽车的配套设施,让租车还车变得更加容易,将消费者从寻找停车位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其次,出台相应的规定,加强监管。启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用户驾车前的二次身份审核,从而有效降低非注册人本人用车的风险。每一台车购买保险,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全车盗抢险、自燃损失险、涉水险等。如遇事故,保证有人来协助处理。用户注册时,双方必须达成协议,才能完成注册。若出现违章停车等主观因素导致的过失,由用户需自行承担罚款。
再次,出台负面清单,将违停违放纳入个人诚信记录,通过制度规避乱停乱放。运营企业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停在规定的范围内,就符合要求,如果不在范围内,可能就会增加单次用车的费率,采取这种模式引导规范停车。
最后,加大对人们的引导力度。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向汽车租赁行业倾斜,以及治污减霾和缓堵保畅的要求,共享汽车未来的发展形势十分看好。但社会上对分时租赁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这一定要有适当的载体来推进,彼此契合才能形成全民覆盖。通过媒体平台、共享汽车租赁平台向广大群众宣共享汽车的好处,规范用车的重要意义,解决人们对共享汽车的认识问题。
5.结束语
共享经济最关键和不可忽略的是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重要考量。政府部门对共享汽车这种新业态、新模式应采取审慎包容的监管方式,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让消费者对分享经济、共享汽车有更高的感知度。资本投入者要以感恩社会、协同作战等现代思维方式赢得民众, 并使自己赢得未来。民众多些包容,才吃到更甜、更大的共享经济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