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的措施
2020-04-20陈浩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艺术运用水平直接反映了该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果。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科学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三个原则,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艺术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言艺术;措施
引言
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即为汉语言艺术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对会学生的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汉语言水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汉语言艺术,让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1汉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科学性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词语的语体、含义、感情色彩等汉语言元素进行科学的把握,并且能够将汉语言的知识准确、深刻地分析、讲授给学生听,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扩充,更加准确、合理地传达文章中的情意。比如在《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落花生”一词进行查证,明确该词是花生的别名,不可望文生义地将其理解成“种花生”,避免出现理论性错误。
再比如“关于这个解释,有的同学不认可,而我认为是正确的”,关于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认为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另一个是认为学生对这个解释不认可是正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表达教学语言,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理解错误,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语言清晰明确、毫无歧义地表达出来。
1.2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语文教师的汉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相契合,而且也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形象、回味无穷的文章,教师应当生动地运用汉语言艺术将学生引入到文章所塑造的意境之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不断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能够将深奥的知识更加浅显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月光曲》中的“幽静”一词,假如教师只是按照词典释义将“幽静”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这一解释并无错误,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对“幽静”一词的内涵和意境有个正确的理解。教师应当结合文章内容,将幽静的境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散自身的形象思维,沉浸于“幽静”的氛围之中,从而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营造的静谧幽远的意境。
1.3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語文的学习不单单是对知识的思维认知,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协调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适当的时机与场合,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语文教学奇趣横生、流光溢彩。
运用充满趣味的汉语言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其启发,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轻松学习,精神愉悦。比如在教学宋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课程导入:“同学们喜欢流行歌曲吗?流行歌曲并不是现代化的产物,宋代也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宋词,看看宋代的流行歌曲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过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氛围。充满趣味的教学语言使语文教学更具生命力,使学生在趣味无穷的语言艺术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汉语言艺术
2.1注重语言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忌运用死板、生硬的教学语言,上文所述,教师的汉语言艺术应具有趣味性,而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究新鲜事物,因此死板、传统的教学语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汉语言的表达技巧,让教学语言富有幽默感,充满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2.2注重合理表达
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的过程中不可过于牵强、刻意,应当将汉语言艺术含蓄地、循序渐进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2.3注重教学方式
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节奏,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汉语言艺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迎合新课改,刻意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因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的合理性。
2.4注重协调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语言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对肢体语言加以有效运用,势必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等肢体语言对其加以鼓励,以此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使语言艺术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汉语言艺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巧妙运用汉语言的表达技巧,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关注语言表达的合理性,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能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并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汉语言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语言环境中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曾艳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J].中外交流,2019,26(25):278-279.
[2]纪效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7):163-164,166.
[3]毕子金燕.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6):155.
[4]高家宁.浅谈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下),2018,(11):143.
作者简介:陈浩(1978.07--),男,四川德阳人,汉族,本科 ,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