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运用

2020-04-20朱丽娜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意境美的

朱丽娜

当音乐专职教师这么多年,课改都经历了两次,在音乐教学上,对于情境的创设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么多年的听课、培训,一年比一年更深刻体会到情境教学的渗透对于学生对于老师是多么有意义。

总是听到评课的老师们,对于一节好课的评价就是:“某某老师在情境教学上给人以多么美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由此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正在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的课题。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利用教材中能为情境教学服务的条件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可利用的所有条件,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情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情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渲染情境

我在杭州听课时有一课是《秋天多么美》,上课老师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情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脸上也露出了像非常灿烂美丽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就美的情境,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

多媒体能生动地表现出音乐的情境,让学生感觉置身其中。 例如:我在指导一位教师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冊)时,为他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情境 ,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琴声来渲染情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情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在音乐情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贝多芬写的A小调歌曲《土拔鼠》(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本第十二册)一课时,按和弦的连接与进行,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八度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我”为 了生活而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音乐情境。她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 )一课时,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情境。

五、用生动的语言来渲染情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情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情境。如 :杭州市下城三小方琦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册)时,先 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 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 ,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 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 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 ,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情境教学的深化 。

六、用形体动作来表现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浙江省编义 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三册)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 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情境。如杭州市西湖小学肖桦老师在教学《走啊走》(浙 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一册)这首歌时,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形体动作,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情景。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情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以上六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而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猜你喜欢

音乐课意境美的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打破平衡
春色满园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一朵花的意境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