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吃”的应聘者(上)

2020-04-20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场走钢丝咨询室

马志国

不要因为偶尔的口吃,就给自己贴上一个“口吃”的标签。这一点对于“战胜口吃”非常重要。

鸿洋(化名)是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可是,毕业差不多一年的光景了,却总是应聘失败。最近,他参加公务员考试到了最后的面试关。鸿洋的父亲辗转联系上了我,经过心理咨询合作,鸿洋面试终于顺利过关。鸿洋的父亲惊喜道:“您到底有什么秘诀?”实际上,鸿洋“战胜口吃”,进而面试顺利过关,是靠他自己的悟性和自助能力,以及双方的积极合作。下面,就是鸿洋与我在整个心理咨询中合作的过程,希望对年轻的朋友会有所帮助。

第一步:心理调节

两个月前的一天,25岁的鸿洋来到心理健康中心。落座心理咨询室,埋头弓腰的鸿洋有几分吞吞吐吐:“我、我今年报考了公务员,竞争非常激烈。目前两轮笔试已经通过,现在、现在到了最后一关,几天后就要参加面试了……”

“这不是好事吗?两轮笔试均通过实属不易,该为你祝贺啊!”

“您、您没看出来?我口吃。面试要谈话,真要因为口吃而失败,说不定,我这辈子就完了!”说到这里,鸿洋的头埋得更深了。

说实话,我虽然感到鸿洋开始的谈话并不算流畅,但如果不是他自己说,我还真的没有把他和“口吃”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就目前实际的语言交流表明,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基本算正常。

听我表达了这个意思,鸿洋说:“您说的有道理。不过,我确实有时候口吃,而且越是紧张口吃得越严重。今天和您谈话,刚开始有些紧张,就有点口吃。现在感到您很随和,我自己就稍微放松了些,感觉说话就比较流利了。”

“正是这样。”我接过话题,“在轻松的交谈中,由于身心放松,就不容易口吃。所以,在临场谈话前努力使身心放松,是克服口吃的第一个方法,可以叫做‘临场放松法。”

鸿洋有所体会地说:“我现在放松了,跟您谈话很轻松,我的确感觉很好。”

“谁都会这样,放松的时候很好,在紧张的时候,就难免发生口吃。”

“还真是这样,我爸爸说话着急的时候也口吃。”鸿洋脱口而出。

“你看,刚才说话你一点也没口吃。”我有意识地渲染气氛。

经我一提,他惊喜之余又生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一点也不奇怪,”我说,“刚才你是急切地想告诉我自己的‘重大发现,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越是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越是想到‘我在说话,越是在意他人的态度,就越容易口吃。相反,越是忘我,就越不容易口吃。所以,应该主动地创造一种忘我的说话情境,把‘我在说话‘我说得如何的意识尽量淡化以至消除。有时候,为了忘我,干脆扮演某一角色说话,可以先单独练习,再到陌生场合,以进入角色的状态与人对话。最后逐渐迁移到生活中来。这第二个方法可以叫做‘淡忘自我法。”

“淡忘自我法,有道理。”他默念著,转而又不放心地问,“一般人都难免口吃吗?”

我肯定地说:“一点也不用怀疑。许多人都可能在一定情境下或多或少地发生口吃,青少年更是如此。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鸿洋的表达越来越流利:“既然许多人都有过口吃,说明口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对,人们有时候说话口吃,往往就是因为顾虑太多,顾虑一消除,讲话自然就流畅起来了。这也是克服口吃的一个重要方法,叫做‘消除顾虑法”。

随后,我们一起总结了上面三个心理调节的方法。我建议鸿洋回去后想象一下,面试的时候该怎样运用这几个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第二步:语言训练

第二天,鸿洋如约来到心理咨询室,兴奋地告诉我:“昨天的方法我都进行了想象。一是临场放松法,我可以把面试想象成和朋友聊天,身心放松;二是淡化自我法,我把注意力放在谈话内容上,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人物在讲话,忘掉自我;三是消除顾虑法,我干脆让自己豁出去,忘记对口吃的顾虑。您看这样行吗?”

“不错,就是这样。”我肯定地说,“特别是消除顾虑法更为重要。你知道瓦伦达吗?他是国外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钢丝演员。他一辈子表演走钢丝都很成功,但是,在他准备告别舞台生涯的最后一次演出中,却不幸从钢丝上掉下来丢掉了生命。你说这是为什么?”

鸿洋说:“一定是他太看重最后一次的结果了。”

“对。越是在意结果反而越糟糕,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鸿洋思考了片刻,说道:“面试的时候,不管它结果怎样,都淡然面对。否则,越看重结果,就越紧张,就越容易口吃。”

(未完待续)

(编辑 陆思寒)

猜你喜欢

临场走钢丝咨询室
走钢丝的演员
精彩的马戏表演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篮球裁判初学者临场心理因素分析
律师参与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的思考
让怯场落幕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走钢丝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