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现状述评

2020-04-20杨雪计美娇

卷宗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研究现状民办高校

杨雪 计美娇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本课题是从高校资助现状出发,分析高校资助存在的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及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融合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民办高校资助工作机制,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探索民办高校资助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究”(项目编号:L19CSH003)。

1 研究背景

根据中央政治局颁布的“十三五”经济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1月1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制定《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其中将教育脱贫定为三个补“短板”的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元化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予以资助,优先推荐勤工助学岗位,做到应助尽助。2017年,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财科教﹝2017﹞21号)指出,进一步提高资助精准度,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高校等培养单位要逐步建立学生资助数据平台,融合校园卡等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供支撑。

高校助学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显示,在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资金1150.30亿元。资助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学校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金额、制度、以及项目连年增加,并不断完善,可见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资助工作。

2 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对高校学生资助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其作出以下总结,从研究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美国资助政策的研究,陈翠荣在《美国联邦政府的高校学生资助立法:历程、特点及效应》中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在高校学生资助立法中的三个阶段以及立法效应的显著性,这对建设和发展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政策法规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曲绍卫在《中美高校大学生资助经费比较研究》从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总量及增长率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究,对于我国政府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与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关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政策研究,郭立新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中提出,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要从学校、院系、辅导员三方面构建精准认定对象体系;从完善制度保障、确保经费投入、实行公开监督三方面构建精准实施扶困体系;从加强资助队伍建设、确立资助育人理念、创新扶志育人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四方面构建精准扶志育人体系。王娜在《以“精准资助”的方式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中提出,把资助育人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与家庭脱贫相结合,探索出更为科学化、人性化的资助体系,构建出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

第三,关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实践探索,王俐在《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探究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例》中指出,精准资助是新时期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方向,在精准资助理念引领下,构建精准资助体系,并在做好保障型资助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发展型资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陈晓明在《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提到,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省某高校为例,分析该所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探讨现有扶贫新举措,并提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四,关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中互联网的应用研究,朱安宏在《基于APP模式的高校助学育人工作应用平台研究》中指出,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探索构建基于APP模式的高校助学育人工作应用平台,充分发挥APP在助学工作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对促进高校助学育人工作高校开展,创新资助育人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做出积极的探索。王慧华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探究》中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内涵,结合该背景下的贫困资助问题、建设原则,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3 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学术界在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大背景下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有以下侧重:

第一,能够在十三五经济规划的背景下进行高校资助工作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但是对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立法的政策性研究较少。

第二,能够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探索构建高校助学育人工作应用平台。但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资助工作研究较少,比较笼统,专门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与互联网的融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第三,目前都是针对公办院校进行研究,没有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几乎没有。

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的研究,今后将在精准脱贫战略下,以国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通过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总结规律,在实践上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曲绍卫,柏豪,李浩华.中美高校大学生资助经费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2):66-71.

[2]王娜.以“精准资助”的方式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9(08):124-125.

[3]王慧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探究[J].智库时代,2019(10):283-284.

[4]朱安宏.基于APP模式的高校助学育人工作应用平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3):11-12.

[5]陈翠荣,张翔志.美国联邦政府的高校学生资助立法:历程、特点及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92-99.

[6]王俐,贾曦.高校學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9(02):87-90+99.

[7]陈晓明,隆益强.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3):282-284.

作者简介

杨雪(1989-),女,满族,辽宁大连人,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资助管理。

计美娇(198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研究现状民办高校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