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自然学习法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0王利峰张建明
王利峰 张建明
摘 要:随着全球国际化发展越来越紧密,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国人学习外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读写能力强,听说能力差。河北外国语学院在2005年独创的提出语言自然学习法,强调学生学习外语的张口能力,从背景、概念、理论依据、与传统教学方法区别和步骤详细介绍语言自然学习法。
关键词:语言自然学习法;外语;语境
1 语言自然学习法的提出背景
如何培养学生超强的外语思维和超强的口语能力,就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从一个人出生后学习母语的过程得到启示: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可以基本自如地用母语与人交流,而为什么很多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大学生,却大都连简单的对话交流都困难呢?我们的探索之路就是从解开这一困惑开始的。我们把目光高度聚焦在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上,开始对幼儿学习母语过程的观察、梳理、研究和借鉴。
我们发现,幼儿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幼儿一出生就置身于一个纯粹的“大语境”中,父母及身边的人都在使用相同的语言与其交流。二是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先会说——再正音、纠错(语法句式)——再规范着说——再正音、纠错(语法句式),这符合了认识的一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孩子们“学得快、学得没障碍”。
但现行的第二语言学习程序却恰恰相反,他们是先学语法、句式和时态等语言规则,教师的想法大概是一开始就想让学生说一口规范的、标准的外语,殊不知这些规范反而成了同学们学习外语的障碍,学生们一门心思跟这些“规范”较劲,“语不规范、死不张口”,哪里还敢说话?就是说出来了,恐怕也不会是“口语”,顶多是用嘴巴说出来的“标准的书面文字”,“文言”得很。这显然违背了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造就一批批哑巴外语“高材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什么是语言自然学习法
语言自然学习法就是运用幼儿学习母语的方法来学习外语。它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人为地创设这样一个“外语小语境”:让学生不用外语思维和外语交流,就无法生活、生存和学习!二是必须把现行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序颠倒过来:先解决“会说”的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怎么准确地说”的规则——他要求学生不管自己发出的语音、语调准不准,都要大胆的先按老师“示范的外语句子”去说、去练、去模仿!每个人每天必须完成会说“某种场景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十句外语”的规定性任务。
“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创新和突破,还在于它发现了制约第二语言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语言“自然环境”的缺失。幼儿学习母语是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他(她)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母语,在交流需求的驱使下,幼儿将听到的学到的话“无畏的”用到交流之中,所以他们学得快,学得好。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由于语言“自然”环境的缺失,使语言信息的输入受到限制,使学习者缺失了“在语境中自然学习语言”的环境,同时缺少语言输出的“自然”练习环境,使学和用分离。这就使得语言的自然学习过程受到阻碍。
二是心理障碍因素。从母语的学习来看外语的学习,我们发现,胆量与学习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学习者害羞腼腆的心理障碍就是学习外语的最大瓶颈。突破心理障碍,勇敢的“放下面子、亮出胆子”就是学好外语的基本前提。有句话说:无知者无畏,就语言学习者来说,对于语法、句式和时态等的“无知”,才能造就他对于“说”的无畏,才能突破心理障碍的瓶颈、敢于张口,而张口就意味着成功。
3 语言自然学习法理论依据
20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发明的“纯体验式语言学习法”,其理论基础在于:人们在幼儿时期学习语言时是听说促进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当通过听说获得的信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幼儿就能自然地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语言自然学习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它遵循幼儿学习母语的方法学习外语,没有语法、没有句式的约束。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社会功能,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这一方法让学生灵活应用母语学习的方法去学习第二语言,通过为学生营造全外语语境,使学生在外语语境中自然的学习语言,逐步形成外语思维,自由进行外语表达,达到有效学习外语的目的。语言自然学习法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外语学习方式,培养新的语言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自然的形成外语思维模式。然后,再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和行文规则。最终,学生将会在一种全外语环境的熏陶下自然形成语言习得习惯,而学校和教师则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外语环境,营造自然的学习氛围。
4 传统外语教学方法与“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区别
1)学习程序不同,“语言自然学习法”要求:先“说”后规范,而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先规范后“说”。
2)“语言自然学习法”让“听、说”的实践活动统领所有课堂,让传统的“闭门式”的教學形式下课堂,提倡:不拘一格构建“多元化实践课堂”。
3)应用“语言自然学习法”首先要营造校园大语境,让学习者学习的语言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练习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在随时随地的生存环境中、生活交往中应用,真正实现“学”是为了“用”的目的。
4)“语言自然学习法”提示:外语学习资源不是有限的资源(书本、教师、网络等),而是与实践相连的取之不尽的可以无穷再生的“环境”资源。
5)“语言自然学习法”强调:外语学习者要利用已经学会的外语词句作最好的表达,而不是先关注语句中是否正确使用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6)“语言自然学习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唯一的目标是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岗位工作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唱响“语言自然学习法”六部曲
一听——自我创设语境。语言的第一听众是自我,能够把语言在脑海中形成整体画面,是自我训练的有效途径。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自言自语,随时随地的自我创造外语环境,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包括老师、外语电视、广播节目、收音机、网络资源、外文歌曲、经典外文电影等,把自己时刻“浸泡”在外语环境中,用大量的语言信息冲击自己,从而培养外语语感,逐步建立外语思维。
二看——善于观察。情景式思维练习。看老师对事、对物、对所感所想是怎么用语言输出和表达的,注意老师“语”、“言”过程中的每一个发音环节和细节,用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去充分营造口语练习的广阔“情景空间”。
三模仿——“地道的”语言陪练。选择语音、语调、用词符合该语言母语国家语言习惯与标准的人作为模仿对象,并让模仿对象成为陪练,学生则以“专注、坚持、征服”的河外精神,不间断的进行学习模仿,从舌位、口型、音调进行刻苦训练,最终达到“有模有样、仿则必像”的效果。
四说——双向、多向交流演练。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沟通、交流。因此,单向的语言学习、自言自语的练习都必须通过双人或多人一起练习,转化成“双向流动”、“多向流动”式练习,才能使语言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经常性的交流演练,才能使语言“活”起来。伙伴群体、学生宿舍和社团组织都可成为交流练习的阵地。
五认——做到“一见如故”。对所学过的词句,见面就能认出来、说出来。
六书写——我手写我口。经过以上几个阶段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才进入练习书写,练习将所说形成文字能力的大练习行动中。
参考文献
[1]王菁.“语言自然学习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2]白惠.语言自然学习法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3]李红艳,耿素卿.浅谈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及语言自然学习法[J].神州,2012,(27).
作者简介
王利峰(1985-),男,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本科,河北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法语语言学。
张建明,河北外国语学院法语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