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右脑记忆古诗的教学案例分析
2020-04-20许金诺
摘 要:古诗作为我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会倍感吃力,尤其在古诗的背诵时常感到十分困难与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死记硬背总是给人乏味之感。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快速背诵能力,本文将对右脑的图像记忆法运用到古诗的教学中。经过案例教学实践确能达到快速记忆背诵的效果。
关键词:左右脑;图像记忆;诗
1 研究背景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们惊奇的发现大脑的潜能十分丰富,很多国家在开发右脑上先行一步。1989年,美国率先推出了全国性的脑科学计划,把1990~2000年命名为“脑的十年”,并制定了以开发右脑为目的的“零点工程”,在全美范围内加大艺术教育力度。1996年,日本开始启动为期20年的“脑科学时代”计划。2003年1月,启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逐步构造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系。到今天,日本从事脑科学研究的达1万人,出现了许多像七田真、春山茂雄这样国际知名的右脑开发专家,右脑教育呈现出“全民普及”的态势。
2 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及启示
2.1 左右脑的分工理论
美囯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Wolcott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众所周知,右脑的记忆速度是左脑的100万倍,信息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反应速度比左脑快千分之四秒,并且我们所知道的天才,爱因斯坦,达芬奇,贝多芬,爱迪生,牛顿等等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政治家,他们的右脑能力是超过常人的。
2.2 启示
目前,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儿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4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最让同学们头疼的是背诵。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0多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的古诗词数量也明显增加。这个改变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古诗词学不好,将会给语文学习带来一系列影响,古诗之韵律优美寓意深刻,但对于理解能力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学好古诗文背诵很重要。但现在仍然有很多学生在背诵古诗中采取多读硬背的方式。
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为解决学生该问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给该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学生们大多在规范的学校接授统一的教育,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词,让学生读古诗词,这都是调动学生用左脑进行学习。教师应开发平时很少用的右脑,让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右脑多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其作用,那么学习效率就可能快速得到提高。
3 开发右脑快速记忆古诗教学案例
3.1 简笔画图像记忆
在整个记忆领域中,图像记忆法有着很高的地位。人们所进行的各种记忆活动中,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图像记忆法才能最终被人记住。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语义记忆的能力在逐渐减弱,与之相对应,情景记忆的能力却在逐渐增强,而图像记忆法和人们的情景记忆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会越来越依赖图像记忆法,来记忆各种记忆材料和信息。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是图像记忆法一个重要的环节。右脑记忆是图像记忆,这种记忆可以使只看过一次的事物像照片一样印在脑子里,可以大量快速的记忆图像,且记忆质量高,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
简笔画作为一种以简洁的造型语言来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以概括性、可辨性、示意性的特征赋予人们生动简洁、可爱幽默的视觉感受,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形式。好的简笔画作品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具有很强的痕迹性。这样简笔画除了能表现熟知的事物之外,还可根据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给学生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激发着学生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强化物象特征、加深记忆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湾的一首古诗《次北固山下》,第一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我们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很轻松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一座青山(用两个倒“V”字型),一条小河(用两条波浪线),在河上画一个小船(倒“T”字型)。第二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话我们就把小山画在两条波浪线里。在小船边画两条斜线代表风。在小船上画一个小旗代表高高挂起的风帆。第三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在波浪线边画一个圆代表红日。旁边画一个灯笼,过年时我们第一想到饰物。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以画一只鸟嘴边儿再画一个正方形。正方形里在画个问号来增加第四句话的联想力。四幅简单的简笔画,就能把这首诗完美体现出来。当学生回忆起这四幅图画时,脑海里马上就能把这首诗复述下来。
3.2 思维导图圖像记忆
思维导图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东尼.博攒发明。思维导图是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笔画在纸上,通过画图的方式充分的提高所记忆的内容,帮助我们释放出巨大的大脑潜能。思维导图,就是借助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因为这样才更容易记忆。
举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王安石创作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一共四句。首先我们把登飞来峰王安石写在纸的中间用笔画一个圆圈起来。其次按一点钟、五点钟、八点钟、11点钟四个方向分别从圆圈边画出四条小弧线,每一条弧线就代表整诗的一句。最后我们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第一条弧线上写上第一句第一个字“飞”,弧线后面画一个山一个塔。第二条弧线上写上诗的第二句的第一个字“闻”。弧线后面画一个鸡一个太阳。第三条弧线上写上诗的第三句第一个字“不”,弧线后面画一朵云彩一只眼睛。第四条弧线上写上诗的第四句话的第一个字“自”。弧线后面画个人站在云朵上。那么这首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张图。只要同学们按毎句诗的意思进行创作,当看见这幅图时马上就能想起这首诗。思维导图图像记忆的关键是要建立某种联系,有人认为这比“背”更费时、更费力。最初当然如此,但随着练习的精进又绝非如此。对此,最初你需坚信,待成功后定有体验。
4 结语
在学校学习中,教师讲授课文,习惯口授,学生发言,做文字练习都是训练左脑,左脑思考问题的时间多,而具有无比庞大的学习潜能的右脑经常闲置着,仅从记忆来说,右脑的开发就具有极大的价值,只要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右脑快速记忆古诗词,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研究开发右脑提高古诗记忆能力是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马蕊.右脑记忆开发的钥匙——简笔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117.
[2]冯晓岚.超右脑照相记忆训练[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5.
[3]陈玢.超级记忆术[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许金诺(1980-),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研究方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