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2020-04-20严炜杨越恺
严炜 杨越恺
摘 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通过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减少物的不稳定状态可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出发点,健全检查体系为切入点,提升技术防范为关键点,信息化、网格化、智能化、专业化手段并举,切实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安全检查
1 前言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新时代高校的发展要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定不移的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发展之路,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因此,高校实验室肩负着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重任,除此之外,高校实验室还承担着基础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这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极高的要求[1]。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2015年4月,江苏徐州某高校发生自配标准气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15年12月,北京某高校实验室爆炸,导致1名博士后死亡;2018年11月,南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燃事件,部分正在做实验的师生受伤;2018年12月,北京某高校污水处理实验发生爆炸,导致3名研究生死亡。这些案例都在提醒着我们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内人员聚集、消防隐患突出、电气线路凌乱、危化品种类繁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引起较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是补齐高校安全管理短板的当务之急。
2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根据安全事故原因“二元论”,物的不稳定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两个原因,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比例高达八成以上。物的不稳定状态会导致实验室内存在安全隐患,一旦行为人从事了不安全的行为,处于不稳定施害物将立即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见下图)。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安全意識不到位。各高校都将科研与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给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及高校的科研研究成果均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部分高校管理部门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应对态度,认为只要没有发生伤人、亡人事故就没有什么问题,对于安全不够重视;其次,国内部分高校认为,没发生事故就是安全,不愿意投入人力、精力和财力去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管理人员水平也良莠不齐,大部分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员均为兼职;最后,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够明确,安全员日常工作开展没有制防保障;同时由于责任追究制度的缺失,做好做坏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出了实验室安全事故无人追责,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长期滞后。
2)安全检查不彻底。实验室检查中,基本由学院安全员和分管领导或实验室管理部门开展检查,人员较为固定且思维定势所限,无法发现实验室内存在的全部安全隐患;受学校建筑面积的限制,院系的实验室在校内分布较为分散,甚至分散在不同校区内,这就容易导致二级单位检查过程中,仅对体量大、人员多的实验室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安全检查,部分实验室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始终处于检查盲区,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始终难以整改,由于长时间无人问津,这些实验室内的教师和学生对安全工作更为忽视,隐患数量必将加剧,根据海恩法则,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宣传教育不完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不按规范操作流程、疲劳大意、中途脱岗等情况引起,因此宣传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十分重要,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学生的培训机制,未针对实验室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讲座、安全演练、实验室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等,导致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及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性认识不足,凭直觉、靠经验或摸索着开展实验,发生事故后无法采取合适措施应对,难以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状况。
4)人员流动较为频繁。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多为教师、学生和实验技术岗,但随着社会对高校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迫切需求,实验室还有部分外来人员来借用器材设备开展实验,除少量教师和实验技术岗外,学生和外来人员流动性均非常大,人员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导致人员组成复杂、人员密度相对集中,管理难度倍增。
2.2 物的不稳定状态造成隐患数量繁多
1)实验室不符合消防规范。我国高校大多建于上个世纪,部分建筑由于设计时间过久,不符合当前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此外,尚有众多砖木结构的建筑仍在充当实验用房,存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防火分隔不到位、疏散通道不畅通、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消防安全隐患极为突出。
2)实验设备、药品种类繁多。由于当前二级单位的实验多以研究所或课题组为单位,相互独立,因此实验室的建设特点多为“小而全”[2],试剂药品、仪器设备购置齐全,但受实验室面积所限,一些需要分类存放的化学品混放、叠放甚至敞口放置,放置点也不具备二次泄露防护、吸附或防溢流功能;危化品未能严格落实“四无一保”及“五双”制度;实验室内存放大量易燃或可燃化学试剂,且未与电器设备保持一定距离[3]。
3 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举措
为了切实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
3.1 坚持制度引领,强化规范建设
1)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责任的落实要以制度为依托,只有明确工作中承担的角色,了解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相应的检查、台账、考核、扣分等制度予以配合,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切实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2)推进全面的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可从学校督查、部门排查、单位自查和专项检查四个方面开展。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大型安全检查,由校领导亲自带队对重点实验室进行督查;部门排查每周或每两周开展一次,由实验室管理部门制定年度检查计划,邀请安保、水电、物业等单位对所有学院开展联合的安全检查,多部门协同确保隐患排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单位自查由安全员或网格员每日对管辖区域进行排查,可采用扣分制度和关停制度,存在较多或较大安全隐患的实验室直接关停处置,直至隐患整改完成;专项检查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危化品安全、自制设备安全等,专项检查对其它检查进行补充,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各种检查制度相互配合,确保检查工作规划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