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现状的对比研究
2020-04-20陈颖
摘 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4家健身俱乐部、6家私人健身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了解它们经营现状并进行SWOT分析,以期能够为重庆市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健身工作室的发展提供建议,为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途徑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发展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对于自身的意义,由此带来了健身行业的高速发展,2017年我国健身房总数37627家,其中健身工作室占70.2%,大型俱乐部占29.8%。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健身行业应该如何发展,面对品类繁多的健身场所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工作室展开调查并进行SWOT分析,以期能够为重庆市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健身工作室的发展提供建议,为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途径提供参考。
1 健身俱乐部的SWOT分析
1.1 健身俱乐部发展的优势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以体育服务业为发展重点,着力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000亿。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扶持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身体锻炼需求刺激重庆市健身市场迅速壮大,仅大众点评网就能搜索到1172家商业健身房信息,健身产业的发展可见一斑。传统健身俱乐部规模从几百平到几千平不等,实行以器械健身、集体健身操为主,其他服务项目为辅的多元化项目经营,致力于打造设施完善,体验完美的场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1.2 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劣势
传统健身俱乐部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可以称为小型健身俱乐部,投资额在100-2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健身俱乐部,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可以称为大型健身俱乐部,主要靠出售会员卡包括月卡、季卡、半年卡、年卡等来进行盈利。随着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健身俱乐部训练很难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加上占地面积大、器材设施昂贵、资金回收周期长、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健身俱乐部出现了消费人数下降甚至倒闭的现象。
1.3 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机会
近几年信息化进程加快,健身行业再次引来热潮。许多注重管理与服务质量的俱乐部脱颖而出,如一兆韦德,2018年一兆韦德以近20亿排名健身俱乐部总营业额第一。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开始涌现出新型的健身模式,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健身人群中18.3%使用线上课服务,13.9%选择线上与线下运动健身课程相组合的锻炼方式。利用传统健身房良好指导、监督作用的线下优势再结合课程内容丰富,方便进行深度学习的线上优势,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需求的新方式。
1.4 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威胁
健身俱乐部的盲目扩张带来了市场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和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再加上健身教练流动性大,管理服务不到位,导致消费者信任度降低,甚至部分健身俱乐部为了抢占高端客户盲目定价,消费价格偏高,结果超出大多数人对体育消费的承受力,白白流失了客户。
2 私人健身工作室的SWOT分析
2.1 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的优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品质的追求,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传统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形式,他们期待更高效精准的训练效果,更丰富的体验感,对于环境也要求更加私密。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经营者们不断地创建出新的模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小型健身工作室应运而生,其投资少、运营成本低、服务更具个性化等特点使其快速成长。很多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及专业知识的资深健身教练,也开始自立门户独立经营私人工作室,他们以“更高档的服务、更精准的专业技术”为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做训练计划,不需要办卡,只需根据训练计划购买相应课程,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健身消费者。
2.2 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的劣势
健身工作室多数采用一对一单独授课制,普通私人教练课程价格为300-500元/小时,根据教练级别而定,消费者普遍反映价格较高。而且由于我国私人工作室发展不久,并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导致高水平教练缺乏,部分消费者反应课程含金量偏低。此外,安全问题是一个大的漏洞,调查显示部分私人工作室并没有针对客户的保险,为经营安全埋下了隐患。
2.3 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的机会
艾瑞咨询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热衷运动健身的人群拥有较高的经济基础,以及较高的消费潜力,他们品牌意识较强,忠诚度较高;相对应的,他们消费观念相对成熟,愿意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私人工作室通过丰富的课程、专业的技术水平、成熟的健康理念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私人化服务,此外还增加了诸如品牌服装、小器械、健康餐等辅助项目来提高运营利润,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让健身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4 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的威胁
由于私人工作室发展时间不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内大多数经营者要么走上传统健身俱乐部卖课、捆绑客户的老路,要么盲目模仿国外工作室,自身定位模糊,导致客户体验不理想进而影响客户信任度。
3 结论与建议
1)明确自身核心竞争力,挖掘服务深度,打通多种生活场景,构建运动健身生活体系是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工作室的共同追求。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工作室不是对立的,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通过准确定位,深挖用户需求;创建优质专业课程,获得用户信任;综合线上线下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运用智能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法增加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3)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可持续的教练培训体系是健身行业发展的保障。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避免一味跟风或盲目扩张,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企业品牌甚至教练团队,为是企业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济基础、个人爱好以及对运动的理解水平是影响健身途径选择的重要因素。很明显,对于私人工作室的长期客户来说,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以及对该工作室健身理念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平.石家庄市健身私教工作室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徐拥军,宛霞.对沈阳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状况的SWOT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2.
[3]张云洁.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4.
[4]吴刚.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以上海市PE健身工作室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8.3.
作者简介
陈颖(1985-),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