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美丽乡村档案文化建设
2020-04-20高力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三者结合在一起,这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民增加收入,农业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农村保持稳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农村人口基数比较庞大,如何讓农村实现稳定发展,农民实现安居乐业,争取每家每户达到小康水平,是保障三农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乡村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进行分析,随后对我国当前乡村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结合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乡村档案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档案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档案科技项目课题“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H-19)。
档案作为存史资政、文化传承的载体,其特有的存储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决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在乡村文化发展中,乡村档案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从现阶段乡村档案文化建设角度出发,乡村档案文化建设发展缓慢,想要将乡村档案文化发展成为成熟的体系,还需要各档案相关机构长期的努力与配合。
1 乡村档案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乡村档案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在农村的各项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现在大力提倡建设新形势下的新农村体系,对开展新农村的建设进行大力支持,并提出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主要面对全国的农村,农民,大力发展农业,同时开始注重乡村档案的建立以及后期的不断完善,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村庄建设,这些都为乡村档案的建立,提出了有迹可寻的宝贵资料,政府为农村修建村村通的道路,解决了农民用水难和出行难的问题,为农民开通了天然气的使用管道,这些都被记录在乡村档案中,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相关依据,成为最基础的档案系统,同时这些也为农村集体土地政策提供了相关依据,能够进一步的实现资源优惠配置,将这些内容都精准的记录在案,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使得农村发展能够越来越好。
1.2 实现村务信息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建立健全乡村档案可以使得乡村的管理更加民主化,现阶段全国要求农村工作要公正,公开,透明,乡村档案的建立更加促进了这项事业的发展。在农村里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邻里之间矛盾纠纷,第一层面,乡村档案的建立可以成为乡村干部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依照来源,是最初的第一手材料;第二层面来说,当村委会举行两委班子成员选举大会或在村里办理各项相关业务的时候,可以使得工作程序变得合法,公正,透明,并且有理可依,进一步来说,适时的公开乡村财务档案和文书档案,让村民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政策,以及事件的处理情况,这对于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村干部也要接受来自村民的监督,促进和村民之间的融洽相处,使得村委会的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
1.3 构建和谐乡村,化解乡村矛盾
乡村档案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含了土地承包档案、农村社会养老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档案等,这些都是可以保护农民各种权益不受侵犯;与此同时,乡村档案在面对如何解决村里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如何做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起了大的作用,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所以,乡村档案工作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并且通过各种矛盾的化解,社会治安的良好发展,建造关系融洽的乡村做出贡献。
1.4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档案作为“乡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最朴素、最根本的活动反映”,记录传递和再现着乡村、乡民关于过去和现在的“记忆”,其间饱含着乡村特有的观念、心态、情感和习俗,是乡村记忆过程的“物化”和“固化”。对于一个乡村来说,乡村记忆与特色是一个乡村的“根”与“魂”,而档案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是保存乡村记忆以及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利用档案文化保存乡村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促进美丽乡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寻找乡村记忆就是为了挖掘乡村文化,培育和留住乡村人才,实现乡村振兴,让古老传统文化和故土的乡愁在年轻一辈中代代流传下去,让这些既具有现代思想又具有传统美德的年轻人,在留住乡村记忆的同时,发掘整理传承好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
2 乡村档案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农民群众档案意识有待提高
最近阶段来看,全国各地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加快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进度,在各地逐渐开展了建档工作,实现乡村工作的规范化,通过对乡村各级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大概形成了每一层组织都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每一级别的工作都能够得到落实,这种工作机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促进乡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但是,我国还是有一些乡镇党政领导太过于看重农村工作是否得到了有限的进展上,是否取得了相关的效果,并不十分重视档案管理基础性服务工作,尤其是在以村为单位的现象特别严重,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与此同时,某些村干部不了解法律知识,特别是对《档案法》等的了解知之甚少,无法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去, 不具备文件材料归档的想法,这就造成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无法完整妥善的进行保管,出现了丢失的情况,有些材料虽然得到了保管,但是无法得到充分的整理和应用,依然是无法服务于“三农”的发展。大部分乡民其实已经对档案有很多使用,可是当面对乡村档案是什么的问题,第一反应都还是不了解不清楚,或是没听过。在大部分村民的潜意识里面,只有去政府机构查阅的才称之为“档案”,而用到档案的时候就是出问题了,惹麻烦了。由于档案这个词的神秘感及其政治色彩,使得大部分村民产生敬畏感,觉得联系越少越好。基于这种心态,无论是档案文化的发展,还是资源的建设和创新,似乎都与现实不相适应。即便国家大力提倡档案意识,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档案开放和利用的政策,但是由于档案长期在人们心中的“敏感性”,要使得档案意识或者“档案”这个词语更加频繁的在民众生活中出现,达到“贴近人民”的程度,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渗透。
2.2 多数乡村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
伴随着扶贫工作的大力开展,农村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办公场所和档案管理设施,为农村配置了各种硬件设施,例如档案柜架、电脑等,专门将档案室设置在作为示范单位的一些村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档案安全。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很多档案室还是会挪作他用,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专室专用,这就无法实现档案能够被安全保管的基本条件。有一些极少数的村单位并没有在逐年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有序摆放,某些村庄的档案要不就是在由村支书暂时保管,要不就是在村主任手中,整个档案的存放都是属于放任自流、零散的一种状态,更有甚者是随意丢弃于一个地方。可见档案的管理几乎没有固定的人员和存储位置,直接导致档案资源的流失,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些都十分不利于档案的系统管理工作。
2.3 乡村档案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我国农村的发展近些年主要围绕的是“三变”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各项工作,并且加大了相关的投入,逐步落实每一项和民生有关的工作,土地确权、林权改革、退耕还林、清产核资方面的档案资料为更好的服务于“三变”经济保驾护航,为其提供有法可依的根据,通过对合同、协议、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的妥善记录和保管,成为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村民合法权益通过乡村档案得到了保障,进一步使得农村社会稳定得到了维护,在其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档案的利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就目前来看: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数量太少了,工作量大,工作异常繁忙,同时工作报酬相当少,工作人员要面对的部门多,接触面广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无法对乡村档案进行实时的监督指导,这就使得乡村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无法 正常的开展;党政办主管领导统筹管理各乡镇档案工作,对于党政办人员来说则要肩负更多的工作使命,经常出现各种调动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业务知识 的掌握情况,无法培养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乡村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进行合适的指导;在大部分村单位里,村文书除了做好村里的工作还要当起档案员的职责,这些人群的岁数都不再年轻,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非常有限,不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大多数乡村缺乏如何处理档案的标准工作系统,甚至其中一些人只是遵循以前的工作经验,但至于是否足够标准化,他们不会考虑太多,也觉得自然不会有太多的错误,慢慢地带着长期的经验和习惯,将不规范却视作了规范。例如,在档案馆藏领域,工作人员做出主观选择,以决定留下哪些和放弃哪些。在提供和利用过程中,往往是以“人情”俗称人际关系,可以快速,及时地查阅相关档案。对于大多数真正需要档案的人来说,档案的使用很难或“延迟”,这是利用乡村档案的一个主要缺点。甚至出現,明明有的档案也说没有,就因为怕麻烦谎称档案丢失。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人在管理档案,但到底如何去进行管理却是个很大的漏洞问题,这就阻碍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3 加强乡村档案文化规范化的对策
3.1 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档案意识
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大力度宣传关于《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乡村档案管理的各项内容和政策,如何进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内容和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通过各种方式让乡镇领导、村干部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促使他们对档案法规能够自觉的进行遵守,一步步建立健全乡村档案各种的法制性建设道路。二是工作思路要突破陈旧,勇于创新,学会依靠主体部分,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做好服务工作,提高质量,使得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具体表现在脱贫攻坚示范村和美丽乡村、“文明村”等重点村,通过进一步规范乡村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可以吸取相关经验,从而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工作。三是加强依法监督管理,实行县级乡镇乃至下面的村庄,逐级的进行管理监督,互相制约,从而使得农村档案管理机制能够得到建立健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要求建立乡村档案室,条件差一点的村庄要求实行村档乡镇代为管理,农村档案工作逐渐实现了法制化和规范化。
3.2 推进乡村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对于县档案局来说,最主要是与涉农部门建立相关的互相协调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长治久安,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要包含乡村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内容,要重点进行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等相关档案工作,要求乡镇为各村解决完善好档案工作所需的人员、装具、设备和库房等问题,这样才能使得乡村档案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二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涉农部门、各乡镇三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对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督导要进一步加强,要做到一起抓问题,一起抓管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模式,使得乡村档案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开展。三是乡镇、村要将乡村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对待,并将其作为从严治党目标管理年度考核项目,平时上级领导要经常检查和督导,奖惩制度要及时落实,使得建立乡村档案规范化管理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在新时代农村建设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3 推进乡村档案队伍建设
由于乡镇和乡村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人员数量庞大、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知识掌握太少等情况,在平时的空闲时间,采用开会的形式来代替训斥、聚集起来一起进行培训或各自进行各自的培训工作,在工作中要实打实的进行指导、或者是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等多种方法,对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从基础上对其档案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提高,使得乡村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二是各级档案部门、涉农主管部门不能只是在本地区工作,要进入基层开展工作,对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要积极主动做好,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出,去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慢慢建立起无论从年龄阶段还是业务能力来说都是高素质的人员,同时使得农村档案工作人员群体的流动也不再那么频繁。
3.4 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档案文化建设
在村民群体中加强乡村记忆意识的宣传,鼓励村民在共享当前记忆成果之时,积极建构小圈子记忆,如针对村庄中的大姓氏家族,积极鼓励其着手家谱的回忆工作。或是引导经常参与乡村节庆仪式的村民,回忆节庆仪式的具体开展环节,采集口述资料。不仅能够展现乡村在特定活动中的记忆,还可以从特定的视角窥见乡村历史的发展变迁,能够引发全体村民对建构乡村记忆的关注,丰富乡村记忆建构素材与渠道。以增强村民获取记忆信息的确定性,帮助村民思索乡村发展的历程、生活的价值、强化村民群体一道认同的乡村记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2018年初,中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要大力加强文化发展与推进新型乡村建设。由此,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乡村记忆建构工程作为一项文化工程,适逢国家提出推动乡村变革,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的契机下被提出,因此,乡村记忆建构的核心及目标,也应当与当地的总体建设方向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乡村记忆建构便是要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框架,积极保留乡村历史文脉,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以推进乡村向物质精神双饱满、乡风更淳朴的美丽乡村迈进。
参考文献
[1]康爱琴.加强新时代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档案,2018(08):52-54.
[2]朱捷.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之我见[J].科技风,2018(17):244-245.
[3]刘琳.强化乡村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8(03):73.
[4]王萍,卢林涛.传统村落档案研究——现状、困境与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7(02):15-20.
[5]王远芳.对强化美丽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7(02):74.
[6]赵文华.论美丽乡村建设档案管理——以石家庄市正定县西河村为例[J].档案天地,2017(04):42-44.
[7]宋宝磊.加强农村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9):226.
作者简介
高力(196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工作,本科,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