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2020-04-20蔡琰

北方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可行性

【摘要】声乐艺术唱法发展具有多样化发展特征,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各得其所,互助互补。本文主要探讨这两大唱法的异同之比较、融合的可行性,可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融合;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255-02

【本文著录格式】蔡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北方音乐,2020,02(03):255-256.

美声歌唱(Bel canto),用普通的意大利语来理解,Bel是优美的意思;所以canto应译为“美歌”或是“美唱”即优美的歌唱。美声歌唱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比较,人们称它为“西洋唱法”或“洋唱法”,有人称其为“欧式唱法”“美声唱法”,在欧洲,美声唱法经过了许多个世纪的磨砺而经久不衰,并日益发展与不断完善。

一、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

在歌唱艺术的长河中,歌唱的社会实践源远流长。然而包括希腊在内的古代歌乐,在当时都认为声音是次要的,节奏和语言才是关键。等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歌唱艺术的重点,才逐渐从强调节奏和语言转移到注重声音和声音的质量上来。由格列葛裹的经文歌,到游吟唱诗的世俗歌乐的这一发展过程,促成了这个转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美声歌唱艺术是在12世纪萌芽产生的。约在20世纪2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了我国,当时被人们称为欧洲传统唱法。五四运动时期,一批留学欧洲学习美声唱法的歌唱家把美声唱法的曲目、演唱技巧、艺术风格等介绍给声乐学习者和广大听众。1927年,教育家萧友梅创办“上海国立音乐院”,聘请了俄籍声乐专家苏石林和国内的周淑安、应尚能、赵梅伯等担任教授。当时,喻宜萱、周小燕、斯义桂、蔡绍序、郎毓秀等一批在国内外学有成就的歌唱家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唱赵元任、黄自、青主等音乐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并灌制唱片广为流传。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高等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各音乐院校在声乐教学中,普遍采用美声唱法及其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艺术教育受到了国家的进一步重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声乐教育信息也日渐丰富和便捷,国外优秀的美声教材、音像资料被大量引进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贝基、斯义桂等著名国际声乐大师来华讲学,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老一辈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郭淑珍等旗下弟子出征国际歌坛竞赛屡获大奖,令世界声乐同行对中国的声乐教育深表赞叹。近年来,袁晨野、幺红、吴碧霞等屡屡获奖并活跃在欧美歌剧舞台上,与诸多世界著名歌唱家同台出演歌剧或音乐会;戴玉强以其美妙的歌喉与实力,成为当代歌王帕瓦罗蒂的关门弟子。这些意味着我国声乐水平的日趋提高,紧跟世界的步伐,蓬勃地向前迈进。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艺术特点与现实意义

(一)民族唱法的艺术特点

1.演唱个性多样化

这是我国民族唱法艺术特点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众所周知,南北方的地理与气候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演唱风格也有所不同。北方四季分明,演唱風格激昂热烈;南方四季差异较小,山清水秀,演唱风格轻巧甜美。少数民族歌曲及一些用少数民族民歌音调改编的歌曲也各具演唱个性与特色。在这里,还需要提及的一点,受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影响,现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日趋个性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与完善。

2.字正腔圆

在歌唱中,“字正”是最重要的,民族唱法特别注重清晰准确的吐词咬字。“字正腔圆”,就是既要“字正”,又要“腔圆”,既要把字唱清楚,达到“字要正”的要点,又要使腔圆润,达到“腔要圆”所列的要求。“字正”与“腔圆”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字正”与“腔圆”之间并非相互转化的关系,不可相互替代。“字正”是“腔圆”的前提,“腔圆”是“字正”的延续。字正了,腔不一定圆;腔圆了,字不一定正。如果声母没有唱准,韵母发音不到位,那么唱出来的字就不正。

3.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在民族唱法的艺术特点中,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在这里进行具体阐述,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中国民族唱法讲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并将情感作为一种内容,纳入歌唱艺术的运用方式中。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艺术特点

1.咬字、吐字清晰

实际上,美声唱法有一个基本特点一一咬字、吐字准确清晰,当然这也是学习美声唱法的基本要求。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给人以欣赏歌唱的愉悦和美感。民族声乐也讲究歌唱字正腔圆。由此,不难看出,在咬字、吐字的清晰性要求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着一致的要求,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共鸣方面的侧重点存在差别。

2.丰富的共鸣

共鸣的饱满、明亮、通畅,且音量富于变化,是美声唱法的重要艺术特点。美声唱法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正是由于这种丰富的共鸣。美声唱法非常讲究歌唱共鸣器官的有效利用、音量的灵活调控、各腔体共鸣比例的科学搭配,使歌唱共鸣丰富且平衡。

3.舒适优美的颤音

美声唱法的演唱中往往会出现舒适优美的颤音,这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在美声唱法的演唱中,元音的延长中有令人感觉美妙、自然、有规律的声波颤动,类似于弦乐中美妙的揉弦效果,这种颤音使美声唱法避免了歌声的平直、呆板,情绪的表现更加酣畅淋漓,长音优美生动,颤音技巧使美声唱法更具魅力。美声唱法的颤音达到每秒六次左右的频率比较符合人的听觉审美。美声唱法的颤音是音高有规律地适量改变而形成的,这种音高的变化借助情绪激动、气息的良好控制、发声器官的舒适运作配合完成。初学歌唱的人往往因气息、情感与歌唱器官不能有效配合、协调运用而没有颤音,或颤音不够均匀、动听。经过长期的训练,学习者的歌唱综合协调能力会逐渐提高,从而渐渐出现颤音。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声唱法的发展日趋完善,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歌唱理论体系,在呼吸、共鸣、咬字、行腔等方面均有科学完整的论述,并得到国际声乐界的高度认可,是国际声乐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等方面总结出了由易到难、自成体系的应用曲目,这些经典教学曲目得到世界各大音乐院校的认可与使用,使美声唱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此同时,变得日趋国际化。

美声唱法在我国歌唱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因为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学子到欧洲参加国际声乐大赛也频频获奖,喜爱美声唱法、学习美声唱法的人越来越多。美声唱法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演唱方法,许多专家、教师们在本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中或多或少融入了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使歌手的演唱达到最佳状态。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能想象一个歌者连音都没唱准,就会有很好的音乐修养。美声的歌唱发声技巧在国内外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的,只有通过不断重复的训练和刻苦的磨炼才能获得。

四、结语

现今在声乐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相互矛盾的观点。因此,今天继续探索和研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可行性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美声演唱艺术,增强歌唱者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2]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蔡琰(1988—),女,安徽芜湖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艺术指导(美声)。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可行性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