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提高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
2020-04-20魏彩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得到良好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理解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9-0059-01
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中最为关键的课程,教学情况会对学生其他学科知识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借助小学语文教材,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采取适宜的手段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有限,在学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时,系统性不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学习完以后,背诵、记忆自己喜欢的段落、内容,这种模式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材知识学习中,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學环节,写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是十分困难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通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时,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词句内涵,让学生积累了更多优秀词汇、句子,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二、培养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措施
(一)创设相应阅读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相应的阅读情景,能指引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学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材阅读中,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学生创设相对应的情景,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在阅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建相应的视频、图片情景,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例如在《风筝》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后,首先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有谁放过风筝,放风筝时自己会有什么体验,活跃学生思维。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小朋友放风筝的相关视频播放出来,调动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热情。指引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学生在情景的指引下,会表现得分外积极,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活动中,强化了学生阅读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整体把握与细节处理的良好结合
在优秀的阅读文本中,段落、文字、文章思想内涵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对于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活动,并不是单纯地阅读某一个板块,而是需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品味细节,在整体上学生需要了解到作者在篇章构思、情感处理的技巧;在细节上则需要品味遣词造句,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防止学生阅读活动不流畅。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指引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了解到课文的结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细致分析文本情感特点,使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有全面的把握。例如在阅读《鸟的天堂》一课时,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榕树是鸟的天堂”,希望学生对“鸟的天堂”这一概念有深入了解,但教师并没有指引学生深入感受大榕树的壮美,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指引学生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大榕树为鸟儿创建的环境,并结合“安静——安全——安逸”的思路,对文本进行细致品读,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大榕树向“鸟的天堂”转变的过程,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让学生在细节处理中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良好阅读方法
小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时,兴趣是影响阅读积极性的一个因素,阅读方法则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另一个影响因素。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时采取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实现文本阅读。此外,在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等方式完成教材阅读要求,促使学生能积极融入到课堂阅读活动中。如在《画家与牧童》一课中,教师就可以指引学生在阅读时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商人的角色,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戴嵩的角色,还有一部分学生扮演牧童的角色,依据教材内容,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学生要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教材阅读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月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12).
[2]梁海红.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6).
[3]曹波跃.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1).
[4]张蕾.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措施探索[J].课外语文,2018(4).
[5]吴春梅,唐振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华少年,2018(8).
作者简介:魏彩霞,女,1978年生,甘肃甘南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工作。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2019年度“十三五”教科所规划课题(课题名称:藏族小学生汉语课堂阅读理解教学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