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有机整合探究
2020-04-20武朦朦
【摘要】教学改革工作的大力开展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与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主动投身于教研活动中,期望贡献个人力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授课模式纷纷涌现了出来,其中更加具有科技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则是微课教学手段,能够给予学生优良的学习体验,辅助他们以更加便捷、多元的方式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继而顺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以苏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为例,详细分析了微课与本学科教学工作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整合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134-02
【本文著录格式】武朦朦.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有机整合探究[J].北方音乐,2020,02(03):134-135.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更为完善和科学的教学方案,还鼓励他们将信息技术积极引进到音乐教学之行,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期,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微课教学模式合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最终推动其全面发展。
一、在微课辅助下提高导课环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课堂导入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正式的教學活动之前,可以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利用其视听功能与短小精悍的特点来导入新课,以便迅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后的教学活动更为有序地开展。
(一)利用微课手段播放儿歌进行导课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之前,小学音乐老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然后依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使之符合本次教学主题,富有趣味性,在上课之初利用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将其播放出来,用以活跃课前气氛,调动学生热情。当学生们跟着朗朗上口的儿歌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观察他们在跟唱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精神面貌,然后对比较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演,要求他们根据个人的聆听与演唱过程分析儿歌中描述的场景,教师可以依据他们给出的不同答案找到引出新课内容的切入点,顺利提高导课环节的成效。
(二)运用微课手段展示游戏吸引学生兴趣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音乐老师可以采用微课手段来展示一些游戏片段,设置合适的背景音乐,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看了解游戏规则,对其中的配乐产生深刻印象,继而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加认真和专注,有利于不断提升导课质量。比如音乐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火车开啦》之前,就可以用微课模式播放一段“开火车”的游戏片段,在其中展示具体的规则,学生们站成一竖列,后面的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接着要确定自己想要代表的地名,如“上海”“天津”等,然后由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地名开场,说:北京的火车要开了。其他同学齐声问:往哪开?该名学生可以答:天津开。之后就要由代表“天津”这一地名的学生重复之前的操作继续开展游戏。在这个过程中,音乐老师可以将需要学习的《火车开啦》作为背景音乐,以此来渲染游戏气氛,使学生收获更多愉悦的体验,并在此之后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采用微课模式播放动画片片段提高导课成效
小学音乐老师在导课环节,还可以运用微课播放一些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动画片片段,用声、形、色并茂的场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音乐练习活动中,辅助教师据此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三只小猪》时利用微课播放由迪士尼制作的同名动画短片,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具体的故事情节,然后据此分析其中的道理,体会音乐中展示出来的活泼、欢乐气氛,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跟随教师步伐自然走进新课内容之中,不断提高导课质量。
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授课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一)应用微课模式进行示范演唱引导学生练习
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演唱相关的歌曲时,为了保证进度,要兼顾他们的个体差异,使用微课来播放示范性的演唱音频,并通过运用其暂停、倒放、重播的功能帮助学生反复训练,从而不断突破重难点、把握准确的节奏与曲调,最终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音乐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演示《映山红》的唱法,要求学生跟着音频进行练习,并根据他们在练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容易唱错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使其在强化训练中准确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与曲调,有利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二)使用微课指导学生开展歌舞剧表演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音乐老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搭建歌舞剧表演的平台,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通过肢体表演更加深入地把握乐曲内涵以及节奏,继而有效增强其表现能力,并顺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音乐老师可以根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来设计歌舞剧表演活动,同时利用微课手段来优化舞台背景,通过播放音乐、变换灯光以及画面场景来配合学生的演出,将自身代入到歌曲之中,跟随“妈妈”回到过去、感受现在,体会幸福生活的不易、感念先辈们的努力付出,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歌曲演唱方式、体会歌曲内涵,另一方面也能辅助教师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三)设计生动情境辅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利用微课模式,小学音乐老师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由此不断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图片情境辅助学生认识各种乐器,或是在展示乐器图片的同时配上由其演奏的乐曲使学生聆听其音色、音质,并据此准确辨别不同乐器的发音特点;或是用微课设计音频情境,每展示一个音符就将其对应的发音播放出来引导学生聆听体会,然后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学生认读音符的能力。
(四)引进流行音乐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不同的流行音乐来丰富授课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演唱活动中,为其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微课课件为学生补充一些有趣的流行歌曲,比如《鲁冰花》《虫儿飞》,以此来触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多演唱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其歌唱能力。
三、借助微课课件引导学生在课下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课上教学活动结束后,音乐老师可以借助微课可传播、共享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从而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学的成效。教师可利用微课课件将课上所讲的知识点、演唱音频以及鉴赏乐曲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份五分钟左右的短视频,然后将它分享到班级群中,以便让学生在课下找时间进行复习和强化。
四、结论
总而言之,微课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趋势,也是转变学生学习心态、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互动、强化师生积极情感,继而不断增强学科教学效果。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音乐教师,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拟写教学计划,以便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光平.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师, 2016(12).
[2]俞鋆.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好家长, 2019(31).
[3]朱丽娟.微课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普童话,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