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沟通艺术
2020-04-20李霞
李霞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层次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较低,通常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如普通高中学生。在教学上,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的语言艺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吸收课堂知识。从长远角度看,学生的理解力,应该是从小开始培养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得到妥善的培养,作为职业类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是输出技术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帮助学生完成技术类学习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完成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9-0021-01
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学也是沟通的一种。在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情感,所以,可以认为,教师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只有具备高度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以自身作为榜样,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发挥教师个人魅力,提升教师语言技巧
中职类院校学生的文化课通常是一块短板,尤其表现在语文上。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等同于中文,每天在母语环境中学习的人,语文是不会差的,即使差,也差不到跟学习英文一样。实际上,中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基础素质普遍偏低,在同等的学习环境下,中职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上课不注意听讲、喜欢交头接耳、在书桌堂里玩手机等现象。对语文的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样,在作文的写作中,常常出现要求写作800字,学生能勉强凑够字数,但是文章内容前后矛盾、语序错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发挥好个人的魅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个人的魅力不在于人的长相,而在于个人的气质。教师的个人气质在于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将知识传播出来。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职业技术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师在上课时,也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自然也没有兴趣听课。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国家提出,中职类院校不能再以学习技术为主,忽视普通文化课,要注重学生全面性的发展。因此,在中职类院校中的语文教师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再因为学生懒散的学习态度,而忽视教师的本职工作,在上课时,应该使用激昂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目光,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中职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熟练运用语言技巧,并在运用技巧时倾注丰富的情感。例如在中职语文课本《沁园春》中,教师应该发挥其丰富的情感进行朗诵,利用语调的抑扬顿挫,将这首诗大气磅礴的气势展现出来。最后,教师的语言技巧,也展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之中。中职类院校的学生通常会有一些恶习,例如打架滋事、辱骂同学、早恋等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过去的解决方式是全校点名批评、记过、留校察看,严重者可能会被学校开除。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当代社会人才的输出,教师应该采取迂回政策,通过语言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改善现有问题。例如针对早恋问题,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题材的文章,朗读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文章里赞颂的爱情观是伴随着责任的,一段感情里,责任是第一要义,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的感情,是对感情的亵渎。针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单独沟通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感情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二、善用修辞,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在中职类院校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通常比较差。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授课中将修辞手法运用起来,将乏味的语文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中职语文课本中,《我的四季》一文就用到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修辞手法寻找出来,体会修辞手法带来的文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文章详细分析修辞手法,将修辞手法去掉后,进行前后对比。例如在讲修辞手法之前,教师先将修辞手法的定义告诉学生,再举实例。比如“窗外的花像精灵一样在跳舞”这句话就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窗外的花比喻成精灵,风吹动花的过程比喻成跳舞。如果去掉修辞手法,这句话就会变成“窗外的花被风吹得乱晃”,这样一对比,后者毫无文学美感,反而会让人觉得外面的天气不好,花被风吹乱了,而前者多了一些俏皮,让人忍不住想出去看看,这就是修辞手法的魅力。跟随比喻修辞手法还有一个区分的难点,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窗外的小鸟在唱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拟人修辞手法,将小鸟的叫声比作歌声。通常学生很难分清这两者的区别,教师应该仔细地为学生讲解。拟人就是将一切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形象赋予人格,生命体很好理解,就是除了人的活着的生物,例如“蝴蝶在花朵上跳舞”,蝴蝶真的会跳舞吗?不会,它只会飞,但是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飞”这一动作,拟人化为跳舞,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非生命体就更好理解了,就是一切人们看到的、用到的、没有生命的物品,其中也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这些都是非生命体。例如“天上的星星在眨眼睛”,眨眼睛就是将星星的明暗拟人化,这样的文学效果会使文章更加有立体感,让人一下就可以联想到现实。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知识串联起来教授给学生。古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汉字上讲,“鱼”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鱼,而“渔”则有钓鱼的含义,如果教师只是把“鱼”做好了给学生吃,那么最后学生除了鱼骨什么也得不到。反过来,老师将“钓鱼”的本事教给学生,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不会饿肚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
三、幽默教学,改变固有教学模式
“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身边的朋友总会比别人多。”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不光在于一身书卷气,更多的是通过风趣幽默的话术,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方法需要一直在课堂上保留教师的威严。因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加调皮、活泼,上课也比较容易溜号,此时,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只能收起“幽默感”,做一位严师。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的教学,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岗位前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中职类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吸收新鲜的教育理念,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作为一名中职类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实践,将新型的教育模式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
在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全面型发展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下,中等职业院校教师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面对中职院校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缺点,就忽视甚至歧视学生。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好语言魅力,利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新课堂的建立,运用好文学素养的发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练习,通过使用语言技巧,带动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范瑞雪.浅议中职语文中的互动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张轲.浅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沟通艺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3).
[3]贺文娟.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