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点击教学
2020-04-20单亚慧
单亚慧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将教材内容上的每一单元划分出来,把每一单元需要阅读的课文整理在一起,制定阅读目标,最后再让学生根据阅读目标进行阅读,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基于此对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组织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0-0116-01
群文阅读是顺应我国教育体系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案,这项阅读体系的出发点是课文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群文阅读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视野将会更加开阔。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就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具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但是由于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案,因此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仅理论体系不够完整,教师也没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很多教师是出于跟风心理进行的群文阅读教学,对群文阅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教师在进行群阅读教学时只注重教学框架,却忽视了实际教学内容,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了与生活相联系。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意义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与传统的阅读方案有所不同,群文阅读首先要将需要阅读的不同的课文整理在一起,然后教师为学生制定阅读目标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能随意对阅读书目进行组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划分,一个单元的课文就是一个组合。简单来说,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制定的课题进行阅读和讨论,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群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的群文阅读实践经验可以发现,群文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要由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就是与以往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堂非常不一样,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一节课只讲一篇阅读课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课堂是一节课讲一单元的阅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整理,对教学课时也能进行更好规划。群文阅读对于学生也有很多益处,学生主要是通过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这样他们就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群文阅读能够将他们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更加突出,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目标。群文阅读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主要特征能够帮助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目,使他们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群文阅读的课堂组织和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除了需要将阅读课时增加,还需要重视阅读知识的产生过程,群文阅读这项阅读活动比较系统,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所要學习的新字新词也有所递增,学生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细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检查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学习情况,以期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优异。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窃读记》这一组课文时,虽然这一组有四篇阅读课文,但是学生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运用几个问题来引入课题,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读过哪些书籍,让他们谈谈是怎样读书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第一篇进行默读,学生阅读完毕以后,再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讨论,以此类推进行下面的课文阅读。所有的课文阅读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思考怎样进行阅读才能够有所收获。首先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按照四个步骤进行阅读,分别是人物、事件、文体、思想。学生需要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然后需要明白事件发展的过程,学生需要判断出课文的文体,最后就是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对这四篇课文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记忆掌握。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将课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整理阅读心得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这两点产生的,并且教师通过提问能够将知识点更加细化,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得到多种解题答案,这也能够帮助教师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以达到高效教学课堂。
(二)点、线、面一体化群文阅读的组织与引导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主要方法就是教材课文作为点,每一单元组合作为线,其他的课外阅读作为面,进而将语文阅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阅读兴趣,以便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除了进行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还需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教师需要以课本教材作为基础,为学生布置的课外阅读书目需要与课本教材相关,比如让学生查询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如果是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找寻其创作背景等。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课文篇幅不长,学生想要读懂也比较容易,但是学生不可能永远只读课文,还需要阅读一整本书,这时阅读课文的方法就会不适用于这些长篇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领学生区分课文和一整本书的不同之处,进而带领学生探索阅读长篇小说的一些阅读方案。
(三)求同存异,发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等各项能力不够成熟,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便能够帮助学生发散自身的逻辑思维。这样的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的自主性,这不仅帮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寻找文章的相似点,但是除了这种相似性还需要进行一定扩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一篇文章扩展到多篇一起阅读,能够将课堂阅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多样,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基于阅读课文的相似点来找寻其中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点进行研究对比,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四)读写结合,互为促进
群文阅读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以外,还能够帮助学生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互动和交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让学生边进行阅读边记录自身的阅读感悟,学生也能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文章结构和各项写作手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收获更多的知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姚晓晴.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4(5).
[2]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
[3]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