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处处可修行

2020-04-20张培胜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和事人世间言行

张培胜

修行,原为宗教用语,指的是一种符合宗教规范的言行。这种言行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便悟到,需要结合个人言行,深思熟虑地思考,然后对言行作出调整。

对普通人来说,修行就未必要按宗教的章法行事。天地间,自有大行其道的真理存在;生活中,也有家喻户晓的真情表现。只是,我们没有体会到,或是个人行为没有达到真理、真情的标准。

达不到这些标准没关系,没有人从小就知道读书写字,也没有人从小就知道如何修行。经历的人和事多了,我们就能学会珍惜自己、珍惜他人,懂得了人生不易。普通人的日子是普通的,没有达济天下的本领,更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有的是个性,有的是自我反醒。我们不完美,能知错就改就好,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改掉不完美的地方,达到人世间普通认可的道德标准,这些是真理、真情的具体表现。毕竟每个人活在世间都需要温情相伴,都需要善良作伴。

我们劝诫别人修行,人家可以拒绝我们的好意,但我们可以保证从自已做起,时时处处把别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处处修行,但我们自己可以做到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不刁难他人,不伤害他人,包括物质的和情感的。这样的修行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定力。但个人行善,展现人性光辉,让修行的力量在平凡日子里显得珍贵。

一滴水不能成为大河,但无数滴水可以成就一条河。正如一个人如果按善良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把温暖奉献给他人,看似个人的修行,但是滴滴细流汇在一起就是浩荡的大河。

善良无处不在,无地不有,但是,需要我们去实现,需要我们伸出善良的手、展现善良的心。光说不练,再好的修行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在意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修行便有了爱的力量。小小的角落,因为我们的修行,便彰显人性光辉,体味人与人之间的宽厚与善良,于是,修行的引领作用,便在小小角落厚积起磅礴力量,教育和引导着更多的人调整自己的言行,朝着善良方向前行。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只要我们乐于修行。问题是,规范自己的言行,调到善良的方向,有时我们会受伤,甚至会伤得体无完肤,因为被人误解是常有的事,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善良终会赢得缕缕阳光。这个过程需要磨练,需要更多人的关注。读过余秋雨的《泥步修行》,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世间许多事,对自己不公平,自己本来的善,成了他人攻击对象,但修行在身,我们都回报以善。把不该计较的人和事统统放一边,这样展现的是人格的魅力和修行的高尚。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灵魂充满阳光,永远向上。我們在阳光照耀下,不断修行,提高善良的认知,提升个人的能力。我们永远向上,哪怕吃点亏,受点委屈也不用怕。高举善的大旗,行走人世间,哪里的风雨都不是风雨,哪里的冷都不是冷,而是温暖如春,花香四季。如此,就算人生太匆匆,世间太茫然,心里也有温暖的海,也有修行的力量在澎湃。

编辑 朱庭萱

猜你喜欢

人和事人世间言行
画与理
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人世间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中国地铁60年
——人和事》出版发行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活在这荒诞的人世间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我永远不会忘记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