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乾的旷达人生

2020-04-20刘昌宇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萧乾旷达云端

刘昌宇

基本信息

书名:《站在云端看人生》

作者:萧乾

ISBN:978-7-5695-1237-3

装订: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256页

定价:59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萧乾是个阅历丰富的人,一生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还集传奇记者、翻译家、文学家于一身。这位出生于北京的蒙古族作家,虽然不会说蒙语,不认识蒙文,但却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用文字架起了一座连通世界的桥梁。他以“总把生命看作一次旅行”的潇洒之姿,行走于这个生机勃勃的人世间,将万般苦难视作宝贵的精神磨砺,踏平坎坷成大道,满怀豪情向天歌,于是便有了这本散文集——《站在云端看人生》。

青年时代的萧乾,曾在北京与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编译过《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也曾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深刻感受到了国破山河在的锥心之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曾作为《大公报》驻英记者,深入欧洲战场报道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并采访报道过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回忆这段往事,萧乾说,他对自己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诸多选择,从来不后悔。最引人自豪的,“就是自从走上创作道路,我就彻底否定了自己有什么天才,懂得一切却只能靠呕心沥血,凭着孜孜不倦的努力。”萧乾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一向认为悔恨是一种徒然,甚至是没出息的情绪。“人生就是在白纸上写黑字……一经写下,就再也擦不掉,拙劣地糊上一层纸,痕迹也依然留在那里。”

《站在云端看人生》一书中,萧乾以80余载的亲历和见闻,叙说了他的勇敢、坚持和自强、自立,集跌宕命运与时代风云于一体,汇乐观进取与家国担当于一身,以亲切自然的笔触,直面一路走来的痛苦与欢欣,表达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旷达情怀。书中再现了萧乾多舛的人生际遇,他叙说磨难,但绝不自怨自艾;他书写艰辛,但绝不轻言放弃。年少时失去双亲,青年时又因国难失去工作,但幸得亲朋好友的帮助,才一次次挺过难关,但即便如此,萧乾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也丝毫没有削减。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英国剑桥大学的重金邀请,他不为所动,而是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萧乾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从怀念北京胡同里悠扬的叫卖声,到品味风味独特的家乡小吃;从普通的中医攻克医学杂症,到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大力传播。他为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而激赏,他从中医治病中悟出了古人的行医智慧,并为祖国传统医学能造福全人类而倍感自豪;他从东方茶叶飘洋过海进入英国寻常家庭,最终演变为加奶加糖的下午茶而甚为骄傲。他称誉说:“在中西交流史上,茶葉理应占有它的位置。”

不管今夕何夕,也不论千里万里,那缕缕的乡愁里,总是饱蘸着他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情。岁月不居,情怀依就。萧乾为能拥有这种中国情结而欣慰,在回顾他的人生旅程时,不无深情地写道:“我的微笑顽皮又快乐,而我的脚步呀,浪漫又执着。”

站在云端看人生,看到的是高远,看到的是沧桑和美丽。从萧乾豪迈的生命情怀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他爱国爱民的一片丹心,从他无悔的选择里,我们更是寻找到了一种昂扬的民族初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编辑 鲍琦

猜你喜欢

萧乾旷达云端
自知
云端之城
旷达者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