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微思政”开发模式实践探究

2020-04-20王艳崔岩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开发模式微信公众平台

王艳 崔岩

摘 要:高校辅导员开展“微思政”教育的本质是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用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思政”模式注重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针对当前存在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不足的问题,辅导员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创新网络实践工作模式。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为根本遵循,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微思政”开发模式,通过实践研究,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微思政;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B-0010-02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之举在于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优势,聚焦主流价值,融合各类教育资源,让思想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教育内容通过新技术新媒体传递到大学生的网络活动空间,实现网络育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开展“微思政”既是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也是创新思政工作格局,凝聚各方力量,编织网络“护航队”的新举措。

一、聚合微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要深刻掌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重要理念的内涵,“三因”既是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聚合微阵地是本研究基于对高校二级院系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和发展建设提出的实践路径,它以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党支部、学院“三级网络”为管理服务体系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操作载体,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矩阵核心,以集合发力为策略战术,在运用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实践中,逐步锻造出“三因”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三大法宝。一是把准学生思想脉搏,因事而化难题困惑,即掌握学生发展规律,积极回应学生问题关切。二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因时而进主题教育,即捕捉时代音律,开展理论信念教育。三是顺应情势变化,因势而新技术方法,即适应社会变革发展,推进工作多维创新。

二、把握微基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需要了解网络空间文化气候和传播流动规律,找准把握网络微基调,输出符合网络用户接受习惯的供给内容。基于此,本研究对网络传播特点、网络用户习惯、网络语言和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资源进行大量研究和整理,旨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力。

把握微基调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本项目重点从网络文章和网络图像化教育资源把握网络微基调。网络文章即在网络上撰写阐发师生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发表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清错误思潮、倡导网络文明等方面的文章。网络文章与传统文章不同的是受互联网交互式、开放式、共享式的影响,对网文的互动、参与和即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将网言网语是网文的外显、价值引导是网文的精髓定为网文的微基调。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因图像时代的到来趁势而上,图像时代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更突出图像而不是文字。图像符号具有意义建构功能,因此,本项目整理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资源以紧紧围绕辅导员主责主业为核心,加强思想引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引领中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三、设计微内容

一是政治引领。高校辅导员着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迫切要求,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务的具体体现。本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教师微党课、学生讲党课、党声FM、新闻播报等线上教育类栏目。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栏目的属性和定位,调动学生群众、团员青年、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与栏目的制作和编排,通过融入不同形式的学生讲说、学生演绎,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教育。

二是思想道德引领。接受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本项目采取双线策略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引领。在日常教育中,以“榜样的力量”为主线,大力开展突出贡献和先进事迹人物宣传教育,通过英雄事迹号召青年学生传承中國精神,汲取中国力量;通过讲述身边同学和老师的故事,感召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重要节点和重大节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如青年节里谈青年微党课、时代·青年说微视频等,营造浓厚氛围、唤醒节日意义、弘扬蓬勃向上的思想道德精神。

三是文化引领。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明确指出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本研究基于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工作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微思政工作重要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方式大力深入推进文化教育。打造“星星之火千日计划”特色品牌项目,将红色教育与专业实习教育有机结合,创新校园文化产品。同时联合其他教师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旨在实现文化育人与心理育人双重育人目标。

四、开发微活动

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为了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化和创新化,项目组坚持思想性、服务性、互动性的新媒体建设思路,

通过微活动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制定符合大学生学习生活轨迹且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其中“21天习惯养成计划”是根据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行为会生成一种习惯而量身定制的网络活动,该项活动吸引了不同学院近千名学生参加,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习惯养成项目,并在群内完成每日打卡、分享心得体会,坚持21天即为挑战成功。项目组针对新生一年级开展“军训我最强”线上评选活动以及面向全院开展“青春的旗帜——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年使命”活力团支部评选活动,该活动阅读量实现4万+。通过开发网络评选活动培养青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广大学生在奉献中锻造自我、在团结中凝聚力量。同时,为了弘扬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念师恩、服务社会,项目组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网络活动,该活动引起了学生积极转发和广泛评论,育人效果明显。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国内外各种思潮的碰撞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辅导员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需要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敏感性和坚决的行动力。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微思政”开发模式既是构建思政工作立体化的需要,也是实现大思政工作体系的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微思政”开发模式探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DJYB1808 )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润.“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

[2]朱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6).

[3] 曹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其体现与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

猜你喜欢

开发模式微信公众平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鼓浪屿音乐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基于JSP技术的常用开发模式分析及运用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