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2020-04-20杨学富石丽明
杨学富 石丽明
[提要]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大国工匠培育的重要战略平台。“大国工匠精神”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引领劳动者付诸行动的力量。现代学徒制是“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模式,其灵魂就是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企业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下,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应为以现代学徒制为体制基础;校企紧密合作,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为培养模式;教师与技师双导师队伍联合互动的教学手段;形成各级政府、各个行业、企业及社会相关力量全方位支持的“大国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培育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新工匠,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各个行业、企业充分融入4.0时代全球化经济的创新挑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大国工匠精神;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月18日
我国从2011年开始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现代学徒制,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2月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做出具体要求,标志现代学徒制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大国工匠培育的重要战略。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经专家评议遴选165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2017年8月,教育部按照“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的工作程序确定了第二批20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8月,教育部又公布委托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考核确定了第三批19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562个试点单位齐头并进,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进入了统筹推进阶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和技师的联合传授工艺知识和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增强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始后,教育部、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均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徒制运行的指导性政策文件,从教育层面强调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紧密结合,要求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但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人力资源市场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政府加强推行现代学徒制立法工作,强化相关行业和企业与高职、本科院校合作做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现代学徒制统筹推进过程中,行业制定出所需人力资源标准,在相关院校、企业和行业间建立具有双元甚至多元特性的现代学徒制合作体制,将各个行业标准转化为专业课程,量身打造各个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利用院校的师资和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对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并依托相关院校专业、信息、技术等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实现各个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五对接”,即专业设置与各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各个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企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职工终身学习对接,打通和拓宽现代学徒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培养和成长通道。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虽然各个行业、相关院校、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工学融合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参差不齐,但从学员招募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考核评估、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上,基本上都能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使得专业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教学相长;使相关企业的技师、师傅在指导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技术革新;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工学交替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增强学习专业和科技的动力和效果,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受益”的有效的校企“五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前期试点单位完成预期的试点目标和任务,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
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为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国工匠精神
2016年3月,李克强曾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首次提出“大国工匠精神”,这一号召迅速地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依然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因此大国工匠精神的提出为现代学徒制明确了精神内核和灵魂。
大国工匠精神蕴含着每一位工匠在专业技术层面、职业精神层面、价值情怀层面的追求。在中国手工业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不同职业种类的工匠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技术规范、独特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他们普遍追求技术水平的精益求精,审美取向的循物求美,勤学实干的实践取向、体知生命的心灵境界。
“大国工匠精神”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引领劳动者付诸行動的力量,是可以激发出普通劳动者的热情和能量的力量。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推崇大国工匠精神的国家。《周礼·考工记》树立“匠人营国”的中国“大国工匠精神”。中国古代五大发明(注:世界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确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中国古代了不起的工匠创造的傲世杰作;现代中国的核弹升空、航母下水、太空卫星、5G工程等更是中国工匠创造的杰出功勋。因此,“大国工匠精神”是建设新时代与时俱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建设新时代质量强国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国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中产经济和4.0时代的到来,现代学徒制成为培养现代大国工匠的主要模式,其灵魂就是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各个行业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精神”的体现在六个方面: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心耐心、严谨定制、研学创新、谦恭自省。
(一)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精神。热爱工作,严肃认真,敬畏岗位,恭敬师长,职业责任。
(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精雕细琢,打造最优质的产品为作品,制作卓越产品。
(三)专心耐心的大国工匠精神。专心工作,磨炼技能,注重细节,苦练绝招,孜孜不倦,踏实专注,完美极致。
(四)严谨定制的大国工匠精神。在专业领域上,坚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精选材料、精心设计,优化流程,完善工艺,能工巧做,个性定制。
(五)研学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专一标准,勤于钻研、技术革命,坚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不懈追求,持续创新。
(六)谦恭自省的大国工匠精神。陶冶人格,人品厚德,谦虚谨慎,实事求是,遵章守纪。
大国工匠精神是大国工匠的灵魂。在目前现代学徒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的现状下,迫切需要“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现代学徒制下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应为以现代学徒制为体制基础;校企紧密合作,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为培养模式;教师与技师双导师队伍联合互动的教学手段;形成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及社会相关力量全方位支持的“大国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各个行业、企业充分融入4.0时代全球化经济的创新挑战竞争。我国现阶段许多行业和企业已经优选命名了一批“大国工匠”,为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他(她)们是4.0新时代中国技能型人才的骄傲和楷模。
三、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对策
(一)制定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机制。首先,相关院校和企业,更新大国工匠精神育人理念,以人为本、以德树人,全面发展,培养出各个行业需要的、思想素质过硬、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能工巧匠。其次,引导学生形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劳动创造价值理念,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勇于探索、自主创新、德才并重的大国工匠价值机制。
(二)制定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大纲。实现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制定科学的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大纲和构建全方位的大国工匠教育体系,形成大国工匠精神政治理论课,校内专业课理论教学、实训课实践教学、企业顶岗实习、职业就业课、创新创业课、文化素质类课程、校园文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使得现代学徒制整个教育过程既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校企共同培育大国工匠精神。院校在现代学徒制中教学过程中,既要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通识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大国工匠”基本素质,又要通过思政道德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
相关各个行业、企业的“大国工匠”是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主体。企业通过“师带徒”方式,充分发挥企业技师的“师父”的作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大国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活动等“传、帮、带”方式来培育学生和职工的“大国工匠精神”,并以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规范、年终考核和企业录用标准来强化“大国工匠精神”的灌溉和培育。
(四)专业教师是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楷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专业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学习践行“大国工匠精神”,不断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大国工匠基础素质;要从编写“大国工匠精神”培育教材、日常教学、公开课、技能比赛、专业培训等方面奠定自身“大国工匠精神”树立;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大国工匠案例,以现代学徒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静心、精心、钻研、专注、守纪、创新特色的能适应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技能型“新工匠”,完成组织赋予的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五)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以政策支持,搭建现代化公众平台等提高工匠职业尊重的方式,营造全社会对于“大国工匠”的崇尚,既要引导现代学徒制学员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倡导职业平等,又要对在各个行业、企业平凡岗位上有重大贡献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为新一代年轻人树立学习榜样和明确奋斗方向,为2025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精品制造”培养既懂理论又精通操作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新工匠,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全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楊学富.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6.1.
[2]黄君录.“大国工匠精神”的现代性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
[3]杨学富,石丽明.现代学徒制作为培育大国工匠基础教育模式的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9.2.
[4]李德华.国内大国工匠精神研究的热点与趋势[J].职业技术,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