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04-20王颖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尊重学生学生心理

【摘要】本文以《正面管教》一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指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秉持正面管理理念,从控制自身情绪、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心理、鼓励学生四个方面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正面管教》 控制情绪 尊重学生 学生心理 鼓励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A-0066-02

《正面管教》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学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提出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能力,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与领导者,除了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更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的高低对于班级建设、学生成绩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叛逆心理出现、情绪复杂多变,自身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而且当今的初中生都是“00后”,受时代的影响,思想更为成熟,个性更为张扬,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要以正面管理理念为指导,尊重关心学生,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也不能严厉苛责,要学会控制情绪,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避免严厉的苛责与惩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明初中班主任应如何运用正面管理理念指导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控制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面管理》一书中反复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只有让学生体验了非常糟糕的感觉,学生才能规范自身行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极其不配合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和拒不配合的态度,大多数班主任都会产生不被学生尊重的感觉,尤其是在有学生旁观的情况下,班主任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和教育学生,就会变得情绪失控,与学生产生冲突,出现言语攻击、恶意体罚等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简·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理》一書中指出,很多孩子在受到惩罚的时候,不仅不会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还会产生不受尊重的感觉,会对教师充满怨恨和愤怒,师生间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因此,在面对孩子行为失控的情况时,班主任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态,宽容地对待问题学生。此外,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控制自身情绪,《正面管教》认为当孩子出现行为、情绪失控之后,就需要被“暂停”。班主任要学会运用书中的“暂停”方法,要花一定的时间与问题学生沟通,教会他们使用“积极暂停”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在自己情绪失控时,运用“暂停”的方法对于自身的好处。如果学生运用此方法以后仍然继续发生同样的问题,班主任就要继续寻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下面以一个案例进行说明。

在课间操时分,学生都井然有序地在操场上跑步,而这时候小宇快速地冲向了小成,两人都倒地受伤。作为班主任,我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生气,立即将小宇拉起来,厉声呵斥他,并让他立即向小成道歉,这时候小宇满脸通红,一言不发,转身就跑了。之后我想起了《正面管教》中“积极暂停”的方法,意识到刚才可能其中有什么我没有了解的地方,需要立即补救。中午放学后,我找到小宇,以很平和的态度与他谈话:“你当时那样对待小成,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小宇委屈地流下了眼泪,我又问:“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呀?”小宇说:“是小成先撞的我,妈妈教育我如果受到同学欺负,就要打回去。”我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就对小宇说:“你认为妈妈的说法正确吗?”小宇说:“不对。”我又问:“既然觉得妈妈说的话不正确,那为什么你还是要那样做呢?”小宇说:“学校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听家长的话吗?”我这下明白小宇这样做的真实原因了,就对他说:“老师和家长都会犯错,你自己要学会判断是非,要有自己的思想,觉得对的才听,不对的就不要听。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老师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了你,在这件事情上就做错了,老师今后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以后互相监督好吗?”小宇听后,明白地点点头。

班主任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班主任控制自身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带着情绪去处理学生的问题,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暂停”的方法控制情绪,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二、尊重学生,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和善是对学生的尊重,坚定是对于自身的尊重。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每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背后,都是班主任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更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的记录。每名学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与不足,班主任没有理由要求所有学生都不犯错误,尤其是初中班主任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的行为,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下面讲述一则运用正面管教方法成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案例。

小勇升入初中后一直是我班的问题学生,抽烟、打架、旷课、扰乱课堂秩序都是他的惯例。有一次小勇让别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人说他是小勇的父亲,小勇生病了,需要在家好好休息几天。我当时信以为真,但是过了好几天,小勇还是没有来上课,我立即回电话过去,对方却说他其实不是小勇的父亲。我当即意识到出了大问题。原来小勇是让一个朋友给我打的电话。我找到了小勇父亲的真实号码,让小勇的父亲带着孩子一起到学校找我。我单独将小勇叫到一边,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给他留足了面子,并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了一会,并且得知他羡慕学校学生会纪检部同学的想法,于是我就对小勇说:“要加入学校纪检部,自身就必须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管理好自身的行为,那么下学期我就向学校推荐你加入。但是如果你还是现在这样的表现,老师就要惩罚你了。”小勇果然慢慢地改正了自己的不良行为。我也遵守诺言,让小勇加入了学校纪检部,小勇表现得越来越好。

正所谓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我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没有惩罚小勇,而是尊重他的意愿,用发展的眼光帮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促进他健康成长。如果我只是一味对小勇进行批评,那么小勇仍然会是一名令家长、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

三、关注学生心理,正视“不良行为”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认为:所有孩子都是非常善于观察和敏感的,当他们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时,往往会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更加敏感,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对此,《正面管教》一书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提出帮助孩子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一理念。

班主任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事,总会有授课教师向自己反映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高声喧哗、顶撞教师,或者心不在焉、两眼无神、思绪游离,班主任要深入分析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通常学生这样做都是想获得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引起大家的关注,从中获得被关注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如果班主任仅仅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而不采取其他解决措施,那么学生从中得到的结论就会是“原来这就是可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正确方式”,就会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这样做的真实原因,也就是《正面管理》强调的要注意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书中反复提及“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纠正之前先联结”“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更好”等观念,认为只有主动寻找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彻底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班主任如果只是批评学生,那么只会让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增强。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主动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秘密,这样才能用更有效的办法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请他帮班级完成一项大家都认为非常困难的项目,再召开主题班会专门感谢他,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会获得价值感与归属感,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

四、学会鼓励,不过分表扬,也不严厉苛责

初中班主任要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对待学生的成就不能过分表扬,对于学生的问题也不能严厉苛责。

首先,要认识鼓励與表扬的区别。鼓励是激励学生持续进步的手段,而表扬更多的则是对孩子进行“贿赂”与操控的工具。很多初中班主任认为大量的赞扬能够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不良行为。但是,很多初中生也会因此沦为班主任的“讨好者”,并且总是过于在意别人认可的目光,在表扬之中成长的学生非常容易依赖别人,非常在意别人的观点。甚至有些学生看不得其他同学受到表扬,他们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害怕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被他人取代。因此,即使赞扬在某个时候有用,班主任也不能经常使用,而要运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学生慢慢重建信心。

其次,要善于运用鼓励取代批评。正如前文提到的:“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很多班主任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往往认为要帮助学生变得更好的途径就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与教育,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批评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自尊心,产生怨恨心理。例如,全班学生都在认真地练习合唱,班主任看到其中某名学生始终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肯定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并立即对该生进行点名批评,那么这名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一定会表现得越来越差。而如果班主任私下找到这位同学谈话,说明他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自己看到了他在不断地进步,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争取早点赶上大家,那么这名学生不管之前是故意捣乱还是真的跟不上节奏,都会认真准备,并且会迅速跟上团体节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会更加层出不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妨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善而坚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京华出版社,2009

[2][美]简·尼尔森,琳·洛特,斯蒂芬·格伦.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4)

作者简介:王颖(1984— ),女,广西博白人,研究生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初中语文和班级管理。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尊重学生学生心理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培养教师角色的领导力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处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