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常用药物与用药原则
2020-04-20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副主任医师
●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副主任医师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经典药物或神经阻滞剂,按临床特点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分别以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为代表。
近年来问世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不但对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对情感平淡、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其代表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及阿立哌唑等。
利培酮 使用方法为由1~2 毫克/天开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为2~8毫克/天。症状缓解以后的维持治疗方法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同。
利培酮的不良反应较小,但有的患者仍可能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最突出的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等。因此在使用利培酮时,对有的患者也可合用安坦、非那根等药物加以对抗。此外,该药在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月经紊乱、溢乳、体重增加等情况。
奥氮平 起始剂量5~10 毫克/天,有效治疗剂量10~20 毫克/天。症状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方法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同。
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少数患者出现外周抗胆碱副作用、嗜睡、体重增加以及一过性的肝酶活性增高等。
喹硫平 起始剂量100~200 毫克/天,有效治疗剂量为300~750 毫克/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困倦、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及一过性肝酶异常等。
氯氮平 起始剂量一般25~50毫克/天,此后逐步加量,一般治疗量为300~600 毫克/天。
常见不良反应为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流涎、嗜睡较为明显,特别应注意的是该药易引起粒细胞的缺乏,故应定期查血象。
阿立哌唑 起始剂量5~10 毫克/天,有效治疗剂量为15~30 毫克/天。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静坐不能、恶心、呕吐等,偶见体位性低血压、困倦等。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原则
1.一旦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尽早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急性发作病例,包括复发和病情恶化的患者,根据既往用药情况继续使用原有效药物,剂量低于有效治疗剂量者,可增加至治疗剂量继续观察;如果已达治疗剂量仍无效者,酌情加量或考虑换用另一种化学结构的非典型药物或典型药物。疗效不佳者,也可以考虑使用氯氮平,但应该严格定期检查血液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量。
3.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剂量可酌情减少,足疗程治疗。
4.定期评价疗效,指导治疗方案。定期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
5.注重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既影响医生选药,也关系到患者是否停药。药物不良反应也可引起或加重精神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6.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非常重要,是决定疾病预后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关键因素。维持治疗是指病情稳定状态下的持续治疗,一定要保持急性期治疗获得的临床疗效,避免疾病复发与症状的波动。维持治疗的时间在首发患者至少需要2年,1 次复发的患者需要3~5年,多次复发的需要维持治疗5年以上。维持期治疗的时间应依据个体化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