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易误诊

2020-04-2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3期
关键词:骨痛血液科骨髓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浆细胞系源于白细胞中的一种淋巴细胞,并能正常地产生抗体以帮助机体防御感染。单克隆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在骨髓中形成肿瘤并产生大量异常抗体堆积于血液或尿液中。多发性骨髓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

多发性骨髓瘤虽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5%左右,但对非血液科医师来说仍为较少见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患者出现骨痛、腰痛、贫血、恶心呕吐、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时,往往去骨科、肾内科、消化科、神经科就诊,而很少首诊在血液科,很容易误诊,有报道误诊率高达80%以上。

多发性骨髓瘤以前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有效率只有50%左右,且绝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少于5年。目前,随着新药物的应用,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生存期明显延长,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甚至可以带病生存10年以上。总之,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因素,误诊而延误治疗往往给许多患者及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那么,患者出现哪些常见症状需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呢?

1.中老年贫血。贫血的发生率在初诊骨髓瘤患者达70%,随着疾病的进展,几乎所有患者最终均出现贫血。主要原因为大量的骨髓腔被骨髓瘤细胞侵占,红细胞生成受抑、肾功能受损、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伴发的出血等。老年人在体检或就诊时如果发现了贫血,不能忽视,不要认为仅仅是牙口不好、营养不良造成的,应及时到血液专科检查排除骨髓瘤。

2.中老年骨痛、腰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会浸润并破坏骨骼组织,导致骨质疏松、甚至溶骨性骨破坏。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常见于胸部和腰背部,随活动而加重。此外,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打个喷嚏就骨折。骨折最常见于下胸椎和上腰椎,其次见于肋骨、锁骨、盆骨,偶见于四肢骨骼。这种情况下,不应仅仅考虑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造成的,为安全起见,应进行排除骨髓瘤的相关检查。

3.恶心呕吐。少数骨髓瘤患者也可能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常常至消化内科就诊。原因主要是因为体内骨质破坏,骨质内钙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钙升高所致。故在临床上,不明原因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不能仅仅考虑消化道疾病,常规的血生化检查往往就能发现问题。如果同时伴有骨痛、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4.不明原因肾功能不全。骨髓瘤相关的轻链和高血钙可以损害肾脏,大约4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和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肾脏损害的表现。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可能是骨髓瘤患者的首诊原因。如果患者既往无慢性肾炎病史,一定要警惕其他疾病继发性的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是其中常见原发病之一。遇到老年患者有肾脏损害的同时还有骨骼疼痛或与肾功能不全并不平行的贫血时,应进行有关骨髓瘤的检查。

另外,因为骨髓瘤患者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如果患者短期内反复出现感染,就应该想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出问题了,及时进行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可能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猜你喜欢

骨痛血液科骨髓瘤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