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交班沟通模式胸外科

江 丽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 330006

在临床工作中,心胸外科常收治大量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手术治疗后病情变化快,需要进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全方位的生命监测,以往手术室及心胸外科ICU护士多选择床旁口头交班方式交接患者有关情况,常出现传递信息不准确和交接内容不清等较多问题,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如何让护士完整、有序地将患者信息与心胸外科ICU护士进行交接班,是手术室护士非常关注的问题。SBAR沟通模式包含现状(S)、背景(B)、评估(A)与建议(R)4个步骤,属于一种标准化的沟通方式,其将证据作为基础,不仅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同时还能克服文化与沟通习惯的差异,确保信息高效及时传递[1]。目前,该沟通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ICU、急诊科、产科、麻醉复苏室以及日间护理等工作中,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减少医疗成本[2]。本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手术室与心胸外ICU交班的工作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12月接受心胸外科手术后转入心胸外科ICU的患者共1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交接,观察组根据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对照组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19~68岁,平均(45.26±10.38)岁。观察组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0~69岁,平均(45.30±10.32)岁。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选择常规口头交接的方法与心胸外科ICU护士进行转出交接,具体如下:医师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与家属沟通后在手术后开出转科医嘱,同时电话通知心胸外科ICU;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一起护送患者至心胸外科ICU,进行患者手术信息、各管道、血管活性药物、病历、患者物品等资料的交接,无异议后由心胸外科ICU护士在交接单上签名,并完成交接。

1.2.2观察组 观察组根据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具体如下:(1)依据SBAR沟通模式,设计出“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交班表”,S包含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术前诊断、麻醉方式、手术名称以及体质量等信息;B包含患者的主诉、过敏史、既往史、心脏彩超等其他影像学资料;A包含对患者体温、瞳孔、意识、生命体征、输液量、输液情况、出血量、尿色、尿量、各类血管活性药泵入情况、输血种类及量、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值、各类管道标识、置入管道长度与通畅情况(包含引流管、动静脉管以及气管插管等)、切口敷料、实验室检查与皮肤等情况进行评估的资料;R包含术后现存或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以及下一步需重点观察的有关内容。(2)SBAR沟通模式培训:科室由护士长负责,首先要加强手术室心胸外科组巡回护士对交接班的重视程度,进行法制教育和医疗事故风险的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含SBAR定义、起源、内容、意义和如何使用SBAR表等,开展现场培训以及模拟考核,有助于评估护士掌握程度及执行情况。巡回护士依据手术医师给出的转科医嘱,利用电话和心胸外科ICU护士获取联系,做好患者交接有关准备工作,根据SBAR沟通模式和“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交接单”逐项评估并填写患者具体情况并签字,携带填写好的交接单及病历资料等,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一起护送患者至心胸外科ICU,和心胸外科护士进行床旁面对面交接,心胸外科ICU护士认真核实SBAR交接单内各项内容并进行确认,核对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如有疑问再当面及时解决。

1.3观察指标 (1)转出交接所用时间:观察组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是指从ICU交接护士进行交接表填写开始计算,至交班护士签名确认无误时所花费的时间。对照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是指从ICU交接护士收到医师的转科医嘱开始计算,至交班护士签名确认无误,准备返回至ICU所花费的时间[3]。(2)转接问题的发生情况:1例患者在转出交接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一次性完整交接有关信息,或者沟通信息时出现错误,即可评定为出现1次转接问题[4]。(3)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选项包含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对总满意度进行观察。总满意度=(一般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为(15.41±1.58)min,对照组所用时间为(18.72±1.8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2,P<0.05)。

2.2两组转接问题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转接问题的发生率为2.94%(2/68),对照组发生率为19.12%(1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9,P<0.05)。

2.3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4.12%(64/68),对照组满意度为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目前医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患者安全、持续改进服务和提升护理质量。而手术室和ICU的工作节奏较快,且护理内容较多,护士的工作量较大。患者经手术室转至心胸外科ICU属于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患者转出交接十分频繁,需交接的信息较多,同时还应确保准确无误,护士于有限时间中开展全面交接,能确保整个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连续性。有研究表明,SBAR沟通模式能给医护人员间提供出简洁、及时、准确的信息,且呈现方式具有结构化和标准化的优点,利用该方式能保障信息交流过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

耿君等[6]对350例ICU患者开展研究,依据传统模式开展交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依据SBAR沟通模式开展交接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为(14.66±1.62)min,短于对照组的(21.33±3.76)min,转接问题的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为16.38%,患者满意度为94.22%,高于对照组为80.2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转出交接所用时间为(15.41±1.58)min,比对照组的(18.72±1.80)min更短,转接问题的发生率为2.94%,比对照组的19.12%更低,患者满意度为94.12%,比对照组的79.41%更高,这与耿君等[6]研究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交接中采取SBAR沟通模式可缩短转出交接所用时间,提升转出及交接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问题的出现。表格式交接单能给患者的交接工作节省较多时间,防止差错出现,避免以往交接方式中因交接内容不清晰而耽误时间,有助于规范和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同时,该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加强护士间交流沟通,有助于护理团队的团结协作。手术室和ICU的责任护士依据SBAR沟通模式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重点问题加强观察,能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分析评估病情的能力,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交接双方依据交接单中内容开展床旁交接,有效避免以往因无法一次性完成交接造成多次打电话的现象,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和交接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7]。

综上所述,利用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与心胸外科ICU开展交接,能缩短转出交接所用时间,降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交班沟通模式胸外科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缩短护理晨间交接班时间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