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以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2020-04-20
(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儋州 571737)
“植物造景”是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方向)的基础课程,共24学时,在第3学期开课。该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步骤和方法,对各种不同尺度的景观进行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并掌握植物景观方案设计文本的制作、植物景观施工图的制图规范和施工图的绘图技法。然而,在“植物造景”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诸多不合理之处,需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期为“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过于狭窄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造景”课程的定位是“以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基本元素,经过各种美学原理及艺术手法的加工,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因素进行创作,并与山石地形、水体、建筑、道路广场等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完成园林的总体设计”。在这样的课程定位下,势必会影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组织方式。
往届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小尺度的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庭院绿地和植物专类园等为依托,利用植物素材营造景观空间,并将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形成美的景观。然而,植物不仅仅是作为装饰性材料存在于环境之中,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没有植物,就没有生态系统[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满足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风景园林工作者的任务已不再局限于景观设计,还需开展宏观尺度上的土地规划利用、受损环境修复、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等工作,这就要求风景园林工作者从更高层面去认识植物在环境当中所处的地位,使植物景观设计不只满足审美的需求,更要科学、可持续发展,实现植物景观的综合功能。
(二)与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不够紧密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造景”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这之前学生学习了“植物学基础”“制图基础”课程。与“植物造景”课程同一学期开设的还有“园林树木学”课程,而“园林花卉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第4学期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在上“植物造景”课程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园林树木学”和“植物造景”课程同步、“园林花卉学”课程靠后开设,导致学生对植物素材的积累不够,学生不认识植物,不懂得植物的体量、常见应用形式[2],致使学生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无法选择既符合生境又能满足审美需求的植物。
第二,“制图基础”课程更偏向于对园林制图规范的讲解,导致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示语言表达不到位,不能实现图纸层面上的方案设计。
第三,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比“植物造景”课程晚半学期开设,导致学生植物景观施工图设计(需要运用到Auto CAD制图软件)的学习无法开展。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不合理
“植物造景”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2个部分,其综合性、实践性均较强。该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艺术手法、设计要素以及植物群落设计和花卉应用设计等内容;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优秀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展示、植物景观实地调查及方案设计专项练习、植物景观施工图设计专项练习等。然而,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植物造景”课程仅24学时,教师很难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致使授课教师把实践内容安排在课堂之外。学生课下自行进行植物景观现场调研和设计,教师课下开展教学辅导工作。这样做导致的结果不仅增加了教师的额外工作量,而且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
二、“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风景园林为支撑的环境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及花园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园林植物及其景观不仅作为装饰物附庸在环境当中,而且它是城市风貌的主体和特色。因此,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植物造景”授课教师不能局限于小尺度下的植物配置,更应该拓展大尺度下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使植物景观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更能适应生长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根据以上思考,笔者建议“植物造景”课程更名为“植物景观设计”,其课程定位为“植物景观设计在满足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功能、构筑人类健康的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区域气候变化、环境及土壤修复、生态系统失衡、生物栖息地构建等更为广泛的环境问题”[3]。在这样的定位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势必会更广阔、植物景观类型更多样化、功能更综合。
(二)对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进行调整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和总结,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造景”课程已做了调整和优化,将“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统一调整、安排到了大一、大二的4个学期里,并将“植物造景”课程更名为“植物景观设计”,放到大三上学期(第5学期)开设,课时为2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见表1。此次调整后,将“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放到了大三的专业必修课程里面,且大大增加了相关课程的课时量,使“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3门设计课程呈现三足鼎立的情况,足以看出风景园林专业对“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
表1 “植物造景”课程在定位调整前、后基本情况的比较
(三)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根据风景园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对“植物造景”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形成了“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三合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该教学组织形式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构建以及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的再现[4-5]。“植物造景”课程内容调整后,笔者将该课程内容分解成3个模块:①植物景观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及植物景观典型案例课堂讲授模块(理论讲授);②植物景观设计案例课下搜集与分组讨论模块(内化吸收);③植物景观设计经典案例现场教学与实际项目训练模块(研究讨论),见表2。
(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模块的基础上,笔者根据不同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见表2。
在“植物造景”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于理论讲授模块,即植物景观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及植物景观典型案例课堂教学模块,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为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问题解答、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对于内化吸收模块,即校园植物景观、多类型绿地植物景观现场教学模块,采用案例问卷调查、学生Studio分组合作学习及案例课下搜集与分组讨论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对于研究讨论模块,即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实训模块[6],采用植物景观设计经典项目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实际操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的知识内化的过程。
表2 改革后“植物造景”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
三、“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笔者自2014年开始执教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风景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课程以来,经过不断摸索,逐步推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关植物景观设计的课程由最初的“植物造景”(24理论学时)逐步发展到今天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24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与实施教学改革前相比,风景园林专业在该课程的课程设置上更加完善、课程内容更加饱满、授课形式更加丰富。
(二)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在“植物造景”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摒弃了常规的“一人上一门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组把多位有植物景观教学及实践经验的教师吸纳进来,形成以植物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团队。目前,该教学团队有5名成员,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实验技术人员1名,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团队。该团队就植物景观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定期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讨论学科发展及工程实践的前沿动态,完善了教学方法。
(三)建立了教学资料库
在“植物造景”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教学资料库。例如,针对案例教学,搜集了地产项目、公园绿地项目、道路绿化项目、滨水绿化项目等多种类型的案例,包括植物配置实景图片、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植物景观设计施工图等资料;针对现场教学,教学团队根据校园环境和校园所处城市环境,经过考察选取校内、校外具有代表性的多个课程现场教学点;针对项目教学,教学团队搜集并分类保存了植物景观设计项目,建立了项目教学需要的设计场地库。以上各类资料库在教学团队的推动下,不断更新扩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
(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前,“植物造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仅24学时的理论授课,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更多地处在简易的植物组合搭配、植物视觉美感上。教学改革后,新增了48学时的实验课程,使“植物造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形成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并进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内化吸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植物造景”课程组的共同努力下,该课程教学紧扣实践,有效地提升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风景园林设计上的综合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成效。未来,课程组将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把“植物造景”课程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
资助项目:海南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djy1807;2018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