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
2020-04-20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北京100083)
“自然生态摄影”是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新开设的一门艺术审美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属于通识课程的一种。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理解自然生态摄影的知识为目标,引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关爱生态、尊重生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一、“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的开设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相关领域的国民教育,这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内在需求[2]。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2]。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尊敬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局限性,认识与行为脱节[3]。因此,如何让高校学生理解、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有适合的教育方式和实践模式,因而“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应运而生。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需要学生走入自然,寻找、观察并拍摄自然生态美景,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时理解自然。可以说,自然生态摄影不仅影响着摄影者本人尊敬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还会辐射影响观赏摄影作品的群体,因此笔者认为开设“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最有效、适宜的途径。
(二)高校加强美育的需求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形式”[4]。北京林业大学是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的高校,林学、风景园林学是学校的优势学科[5]。“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应充分利用上述学科优势,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相关知识,以生态摄影为手段开展美育教学活动,精准匹配《意见》要求。
《意见》明确,“普通高等院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4],同时提出实践类艺术课程的需求。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美育工作会议要求“将美育课程与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高校美育评价体系,加快美育课程改革,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高校美育精品课程”[6]。“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摄影课程,围绕美育的本质探索实践育人的途径,是当前重要的美育实践课程。
二、“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学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共有24学时,1.5学分。该课程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其内容涵盖自然生态摄影导论、数码摄影基础、数码摄影流程、摄影美学、自然生态摄影专门技术、摄影作品研讨等,其授课类型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讨教学3种,具体课时见表1。
表1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情况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成绩评定遵循《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精神,“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该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7],使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见表2。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理论课作业、实践课作业等构成;期末成绩由课程收获与自评、结课作业2部分构成。
表2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
三、“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
(一)理论教学的探索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最接近的是奚志农等编著的《万兽之灵:野生动物摄影书》[8]。该书提供了不错的自然生态摄影理念和专门技术,但因其面向有一定摄影经验的受众,故并不完全适用零摄影基础知识的学生使用。因此,北京林业大学针对选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万兽之灵:野生动物摄影书》只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
关于摄影基础知识的调研显示:每学期的选课学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懂摄影基础知识,不到半数的学生略有摄影经验,只有极少学生摄影技术较好。因此,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中,笔者增加了摄影基础知识的内容,并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摄影内容做了深入浅出的处理,或被列为选修内容。
关于自然生物认知的调研显示,每学期的选课学生中有过半数的学生基本不认识自然生物,部分生物、园林专业的学生对植物认知有一定基础,极少数学生因个人爱好而对某些类群生物认知比较熟悉。因此,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中,笔者补充了生物认知基础的内容。
(二)实践教学的探索
实践性强是“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的特色,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高的教学环节。“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实践教学共安排4次教学,依照由易到难的思路组织教学。其实践教学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每组安排7~8名学生,每次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并在下一次理论教学中向全班学生分享。
第一次教学为摄影基础实践,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摄影器材、掌握基本的摄影概念、形成初步的摄影思维。其内容包括曝光、景深、色温、感光度、曝光时长等方面的实践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调研摄影器材的第三方评测报告,深入理解各类器材的特性。
第二次教学为博物馆摄影实践,旨在要求学生观察静态动物的姿态、理解不同类型动物的特点、寻找个人的拍摄思路,见图1。这项实践要求学生在室内针对静止不动的对象进行拍摄,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拍摄角度、用光、构图、色彩搭配等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摄影难度,有利于初学者上手练习。
第三次教学为校园摄影实践,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行寻找拍摄对象,并事先依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拍摄计划。此次实践放到半自然状态环境中进行,除人工种植的植物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这次实践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始接近真实自然生态摄影环境,学生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给他们的拍摄提出了挑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突发问题、学习如何找寻拍摄对象的能力。
图1 旨在寻找个人拍摄思路的博物馆摄影实践
第四次教学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摄影实践,要求学生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设计拍摄内容、寻找拍摄对象。此次实践将地点选到一个近自然管理的森林公园,各种自然因素丰富,更贴近真实的自然生态摄影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感,提升了摄影实践难度,锻炼了学生的自然生态摄影能力。
(三)研讨教学的探索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的研讨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10],并通过分享学生的作品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11]。研讨教学分为小型研讨教学和大型研讨教学。小型研讨教学使用课下时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这种研讨短小精悍,对实践教学反馈效果好;大型研讨教学则针对整门课程,每个学习小组需制作PPT进行汇报,介绍小组的优秀作品,总结该课程的学习收获,并相互点评小组的优秀作品。
(四)课程作业科学布置的探索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作业具有3个功能:第一,提供学生实践机会;第二,促使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第三,帮助教师评估学生摄影能力[12]。“自然生态摄影”课程作业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关联,且明确、具体、清晰[12]。“自然生态摄影”课程作业分为平时作业、实践作业以及最后的期末作业3类。①平时作业。平时作业2次,第一次要求学生提交2张(组)作品(不限题材),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摄影水平;第二次要求学生阅读、学习理论课上推荐的参考书籍或网站内容,并撰写学习体会,借此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视野。②实践作业。实践作业要紧扣实践课内容,完成规定数量和质量的自然生态摄影,以督促学生认真上好实践课。③期末作业。期末作业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自我评估,总结该课程结束时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另一部分是结课作业,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自然生态摄影主题后,小组成员共同构思、拍摄、命名并完成作业,该结课作业对学生自然生态摄影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探索
1.审美元素
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将审美元素融入其中,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该课程的美育教育是通过欣赏和创作实践实现的[13]。在该课程理论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件中展示一些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供学生欣赏,并点评其表现形式和摄影技术,见图2。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多方尝试,通过创作实践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讲授摄影美学的知识,从学术角度向学生介绍审美的哲学背景、思路和方法以及摄影美学的内涵。
图2 融入审美元素的“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理论教学课件中的摄影作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4]。因此,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中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笔者作为教师,以身作则,认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学生传递“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形成一种无言的教育力量。另外。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打造“平等”“公正”的课堂氛围。同时,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16],“自然生态摄影”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其本身就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是大势所趋。比如,教师讲授“数码相机成像原理”一节的“小孔成像”时,引用了《墨经》中“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是当时中国领先世界的物理发现。又如,在讲授“美学概论”一节的“美学的意义”时,引用了《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该画面反映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风貌和市井人物的生活状况,通过它引导学生从历史画面中了解历史、领略跨越时空的繁华,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四、“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一)经验总结
1.加强备课
备课是重要教学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17],对于一门没有专门教材可以使用的新开设课程,需要教师将备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教师要透彻理解教学大纲、认真准备课件和教案、仔细推敲教学细节、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同时,每一次课结束后,教师都要尽快根据课堂情况改进课件、完善教案。
2.重视课堂纪律
由于部分摄影课程安排在周六,与各类考试活动冲突,学生请假、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情况频繁发生。另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了解学校相关的请假规定。鉴于此,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第一节课上,笔者为学生准备了相关资料,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十九条、《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请假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北京林业大学课程考核管理规定(修订)》等,以规范该课程的教学秩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相关请假条例后,组织纪律性提升,能够主动提交规范的请假申请表。
3.建立“课代表-组长”负责制
在“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在第一次上课时选出一名课代表,负责提醒、通知全班同学与该课程有关的重要事项,如提交作业时间、实践课安排,等等。另外,在选课学生中,笔者还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7~8人,特别制定了课代表、组长加分政策,鼓励选课学生积极担当课代表和组长,切实实施“课代表—组长”负责制。
(二)深入思考
1.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考虑“自然生态摄影”课程理论教学完整性的前提下,笔者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了授课重心。第一,加强了摄影技法章节的教学,满足了学生对摄影技术的需求;第二,增加了摄影后期制作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摄影后期制作的需求;第三,加强生物认知的课时比重,弥补学生在生物认知方面的知识欠缺;第四,精讲部分内容,对理论性较强而学生需求不高的章节,比如摄影器材原理等,作为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
2.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
由于“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有限,因此授课教师必须挖掘学生课外时间,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加大对摄影实践的投入时间。笔者主要从2个方面拓展:第一,强化自然生态摄影专门类群的拍摄,在完成前三次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课后至少补充拍摄植物、动物、生态环境类照片各一组,每组设定一个主题,且照片数量不少于5张;第二,增加摄影作品分析训练,设计“观赏-实践-评价-再实践”的训练思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欣赏优秀摄影作品”“自我设定主题拍摄”“小组集体评价”“再次拍摄实践”4个环节的训练内容。
3.教材建设
高校教材应以“互联网+”为创新理念,以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建设立体化、多媒体、动态化的学习资源平台为目标[18]。“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尚无适合的教材可用,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互联网+”的现实环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强化数字资源,先期应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出现,经过学生试用之后再修订升级为电子教材,之后再进行定期修订与更新。
4.控制选课人数,突出学生学习小组的主体地位
“自然生态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选课学生人数太多,意味着教师无法分配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每一名学生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每学期该课程的选课人数应尽量控制在30人左右。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形式,一方面小组内学生的自我管理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小组内的良性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建议,未来的“自然生态摄影”课程必须突出学习小组的主体地位,课程内容要围绕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发挥主动性、展示个人特性和热情,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之,“自然生态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自我完善,实现美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