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瘀通窍活络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33例*

2020-04-20郜旭娜崔春凤赵剑锋朱青霞

中医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活络通窍汤加减

郜旭娜,崔春凤,赵剑锋,朱青霞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脑出血是脑病科常见病,10%~30%的脑卒中为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治疗不及时会持续神经功能恶化、临床结局不良[1-2]。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为探讨中医中药干预急危重症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干预脑出血的效果,2016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采用开瘀通窍活络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3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5岁,平均(54.12±9.5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平均(2.25±1.22)月;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9例。治疗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6岁,平均(54.82±10.2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平均(2.36±1.19)月;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①临床症状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3];②年龄45~75岁;③无开瘀通窍活络汤禁忌症;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者;②正在接受其他治疗,或近期有过其他治疗者;③凝血或造血功能异常者;④存在精神疾病等沟通认知障碍者。

3 治疗方式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和护理[4],包括保持环境安静,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寒,低流量吸氧,饮食,神经保护,控制血压、血糖,预防感染、褥疮,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瘀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桃仁12 g,红花12 g,赤芍15 g,三七10 g,石菖蒲12 g,远志12 g,牛膝30 g,川芎15 g,麝香0.5 g。加减: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25 g、桑枝25 g、地龙10 g;口角流涎者,加远志10 g、益智仁15 g;头晕目眩者,加菊花15 g、天麻10 g、钩藤15 g。1 d 1剂,水煎400 mL,取200 mL后纳入麝香,早晚分服。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4 观测指标

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神经功能评估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共0-24分,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分为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5个级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6],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7]内容由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4个维度组成,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订。显效:头晕、头痛、嗜睡等症状基本消失,影像资料对比颅内血肿明显缩小,颅压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改善明显,颅内血肿和颅内压比治疗前减轻。无效:患者病情未出现明显变化,颅内压和颅内血肿基本无改善,或原有疾病进一步恶化。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疗效对比 例

7.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NIASS与ADL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3 两组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出血恢复期患者GQOLI-74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4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褥疮2例。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4.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 讨 论

脑出血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通常为非外伤导致,如长期血压高,细小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弹性降低,情绪激动、用力时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6-7]。患者发病初期可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上升等症状表现,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发展至顶峰,恢复期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和意识障碍。在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可使得血肿消除,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8-9]。目前,西医内科以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胃黏膜、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法为主,效果不佳,往往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损伤大,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脑出血及其并发症仍然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不断被多个国家认可和接受。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10]。情志不遂,日久引起肝郁气滞;饮食不节,肥甘厚味导致聚湿生痰;劳逸不当,损伤气血,导致肝肾精血真阴损伤于下,肝风兼杂肝火,肝阳上亢,气血上逆,并冲于脑,复加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引发半身不遂,甚至猝昏。基本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虚是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实是指脏腑经络痰浊瘀血的阻滞、肝风兼杂肝火的亢奋。无论中风病患者属于何种病机所致,多兼脉络瘀阻,血溢脉外,成为瘀血。瘀阻脉络、脉络不通、脑窍被蒙是基本病机,因此,补虚祛实、活血化瘀、通窍活络是基本治法。

开瘀通窍活络汤方中黄芪为君,用于中风恢复期可益气以促进血液运行;红花、桃仁、赤芍、三七、川芎为臣,活血化瘀通络,川芎行血中气分、气中血分;石菖蒲、远志、牛膝为佐,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牛膝引血下行至偏瘫肢体;麝香为使药加强开窍功效,引导诸药到达病所。全方共奏养血活血、补气行气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11]发现:三七、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药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激活纤维蛋白原尿激酶活性,可改善血流、微循环、调节免疫等。在脑出血恢复期适当运用活血药可促进机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新陈代谢和预后。李冬生[12]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结果血肿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本研究运用开瘀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DL评分、GQOLI-74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开瘀通窍活络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活络通窍汤加减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具有同步结构的轮胎两半活络模具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分析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